【我的故事】
寻常好故事,最是动人心。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马桥镇推出“我的故事”系列报道。在这里,参与闵行建设发展的新老马桥人以第一视角,娓娓讲述他们的故事。
他们中有城市建设者、科技创业者、教育工作者,也有平安救火英雄、公益“民星”、文化传播使者……他们很平凡,却又不平凡。他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默默奉献着,用热情绘制城市温暖画卷,用耕耘创造着城市发展的新高度。
本次故事的讲述人是蒋士冠,她是同心村村民,同心村剪纸班、大合唱班老师。
我今年89岁了,回首往事,我与同心村的缘分,真是源远流长。我老家在浦东鲁汇,我的爱人则是马桥镇同心村人。我们相识于上海县中学,也就是现在的闵行中学。那时候,我们都是班上的文体积极分子。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安亭师范学校,我爱人考上了苏州建筑学校。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南汇一所中学做音乐老师,1970年调到马桥荷溪中学,1989年到邻松小学,一直到1995年退休。退休后,我在同心村剪纸班和大合唱班担任老师,在为同心村的文体发展贡献一份力的同时,也在热爱与坚持中收获了幸福感和满足感。
自幼热爱剪纸艺术
自小,我就对剪纸有着一份特别的喜爱,这份情感它就像一颗种子,悄悄在我心里生根发芽。记得小时候,大人们做鞋垫时,我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鞋头上那些精致又有趣的花样,心里头那个羡慕,简直没法说。我总是忍不住,拿起铅笔就在白纸上小心翼翼地描摹那些花样,虽然只是简单地模仿,但那份对剪纸的热爱,却在我心里越长越茂盛。
岁月流转,我对剪纸的热爱也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愈发深厚。在邻松小学任教期间,有一次我到同事家里做客,一眼就看到了桌上那套喜字剪纸,那精美的图案、细腻的线条,简直就是艺术品!我当时就被深深吸引了,立刻向同事借来剪纸样品,开始自学这门艺术。我仔细研究,用心刻制,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剪纸的创作中,刻了一套又一套,还兴奋地给同事们每人送了一套,分享我的喜悦和成果。
退休后,我被聘请到马桥成人学校担任剪纸老师。这让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来传授剪纸技艺,与更多的人分享我对剪纸的热爱。我带着一群同样热爱剪纸的村民,从最简单的花样开始教起,耐心地指导他们每一个步骤。看到他们的剪纸技艺逐渐提高,创作出精美的作品时,我心中的成就感无以言表。那种感觉,就像是看到了自己播下的种子,在别人的心田里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除了教学,我还不断地研究和学习剪纸的新技艺。后来,马桥镇成人学校聘请了来自颛桥镇的专业剪纸老师,我更是虚心求教,认真学习。在课堂上,我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课后,回到家里,我便自己研究、创作。我的剪纸技艺不断精进,也创作出了许多富有创意和个性的作品。
退休后再次走上讲台
我在马桥镇成人学校一边学习一边任教的同时,同心村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陆续开办了剪纸班、大合唱班等,让大家在业余时间里能够有所学、有所乐,还特地邀请我去做老师。
接到这个邀请时,我的心里真是既惊讶又激动。惊讶的是,自己退休后竟然还有机会再次“走上讲台”,而激动的是,我能够有机会把剪纸这门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的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于是,我欣然接受了邀请,带着满心的期待和热情,走进了同心村剪纸班。看着那些淳朴的村民,我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前,那些坐在教室里用稚嫩的眼神看着我的孩子们。我教他们基本的剪纸技巧,从如何握剪、如何运剪开始,一步步引导他们掌握这门技艺的精髓。我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不要拘泥于传统的图案和样式,而是要敢于创新,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剪纸作品。看着他们一个个从最初的笨拙到后来的熟练,再到最后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我的心里真是充满了成就感。
大合唱班更是我的情感寄托。退休前,我就是一名音乐老师,教了几十年的唱歌。虽然退休后嗓子已经不如从前,唱不出来了,但我对音乐的热爱和教学的热情从未减退。在大合唱班上,我和另一位老师搭档,一人教唱歌,一人教识谱和伴奏。我负责教大家识谱,为大家弹琴伴奏,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与音乐的不解之缘。
就这样,同心村的文体活动一下子就丰富起来,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红红火火。剪纸班和大合唱班在村里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尤其是剪纸班,村民们对这门古老艺术的热情超乎我的想象。更令我感动的是,班上很多学生都是我退休前教过的孩子。在学校时,我教他们唱歌,退休后,我教他们剪纸。走到哪里,他们都亲切地叫我蒋老师,这份跨越时光的师生情谊,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期待更多人传承剪纸技艺
剪纸这事儿,可真是我这一生的情结。从我年轻时起,我就对那些红红绿绿的剪纸着了迷。从《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到《红楼梦》里的十二金钗,再到我们国家的五十六个民族,每一幅作品都像是我的一个孩子,承载着我深深的情感和思考。我家里那几大箱子的剪纸作品,就是我这些年来的心血和见证。
现在,村里的一些老人都搬走了,但我们的村委还是心心念念着剪纸这事儿。他们知道,这项非遗不能丢。最近,还特地办了“蒋士冠剪纸作品展”,展出了我的部分剪纸作品。看着这些作品,我心里很激动,眼前好像再现了当时剪纸的各种情景,手也不禁“痒”了,忍不住想要再次拿起剪刀创作。
可是我年纪大了,女儿儿子们都不允许我再剪纸了,生怕我累着。他们甚至把我的剪纸工具都收起来,藏得严严实实,但我心里还是放不下这门技艺。我是一名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大家都习惯地叫我一声“蒋老师”。如果有人愿意学,我也愿意再次拿起剪刀,把这门技艺传授给他们。我真心希望,这项非遗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我想,只要还有人愿意学,还有人愿意剪,这门技艺就不会消失。我期待着有人能接过我的剪刀,在马桥继续传承这门技艺。
供稿: 马腾平
编辑/ 初审: 岳顺顺
复审:姚怡莹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