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的王国里,配对忠诚并不普遍。就拿我们身边的牛、羊、猪来说,这些家畜并非天生的“一夫一妻”。纵观野兽的世界,即便是猛如狮虎,也非严格遵循一夫一妻的模式。甚至在与人类血缘关系较近的类人猿中,一夫一妻也并非常态。
放眼整个哺乳动物界,仅约3%的物种展现出一夫一妻的行为模式,但纵使如此,这种结合更像是临时伴侣,真正的相处模式往往是“露水情缘”。简言之,今日相伴,明日一拍两散,各自寻觅新欢。
或者,仅仅在繁殖季节才走到一起,一旦季节结束,双方便分道扬镳,下一个繁殖季节早已物换星移。
由此可见,在人类的视角下,所谓的哺乳动物“一夫一妻制”其实非常相对。大多数动物结合的初衷仅仅是繁衍后代,一旦完成使命,便各奔前程。
然而,某些鸟类在这方面显得尤为忠诚。以天鹅为例,一旦伴侣去世,它们很少再寻觅新的配偶,也不再进行繁殖。
生物学家认为,鸟类坚守“一夫一妻制”的背后,是它们共同抚育后代的强烈需求。
众所周知,鸟类是典型的卵生动物,产卵仅是开端,后续需要筑巢、孵化。这个过程既漫长又繁重,需要雌雄双方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如果雄鸟在交配后离去,单凭雌鸟之力,成功孵化后代的几率微乎其微。即便幼雏孵化成功,也常因多种因素而夭折。
那么,为何与鸟类相比,哺乳动物坚守一夫一妻制的情形如此罕见?
首先,繁殖策略无优劣之分,都是自然界的筛选产物。在哺乳动物界中,雌雄双方并没有太多共同的利害关系,难以保证它们能长伴左右。
通常情况下,在完成交配后,雄性哺乳动物不承担照顾雌性或幼崽的责任,这些全由雌性独自承担。雄性往往一走了之,继续在繁殖季节中寻找新的配偶,以扩散自己的基因,确保后代数量。
动物界的一夫一妻制并不符合其繁衍策略,可能会影响后代的数量和基因多样性,因此很少见。而且,相比人类的婴儿,动物的幼崽生来就更加强健,很快就能独立活动,这有助于它们更好地生存。
那么,人类为何会形成一夫一妻的制度呢?
根据生物学家的研究,人类原本并非一夫一妻制。人类与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拥有共同的祖先,而灵长类物种起初普遍实行一夫多妻制。后代不认父亲,雌性对雄性的忠诚度也无足轻重,父亲通常不参与幼崽的抚养。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一夫多妻与封建时期的一夫多妻有本质区别。封建时期的家庭中,父亲扮演着重要角色,家庭由夫妻和孩子共同构成,父亲受到家庭的尊重与忠诚。
实际上,封建时期的一夫多妻并非社会主流,仅是个例。
那么,人类为何会演变为一夫一妻制呢?学术界尚无定论,但提出了一些假设。
首先,是出于保护自己后代的需要。研究显示,男性更愿意守护自己的孩子,以免受到其他男性的伤害,因此愿意留在女性身边。
早期的人类在繁殖后代上残酷无情。如果女性处于哺乳期,就不会与其他男性交配;如果胎儿不幸夭折,女性便可以再次怀孕。因此,男性留在女性身边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血脉。
其次,是抚养孩子的需要。与大多数动物不同,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摆脱了发情期的限制,可以随时繁衍后代。但男性并不知晓具体的繁衍时间,也不清楚是否成功受孕,因此必须守在女性身边,以确认后代的安全降生。
此外,人类的婴儿非常脆弱,这是直立行走的代价。动物的幼崽很快就能独立活动,而人类的婴儿则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学会行走,非常依赖父母的照顾。在严酷的原始社会中,单靠母亲一人很难抚养婴儿,需要男性的协助。
第三,人类社会发展出了承诺和信用关系。
动物世界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但人类社会并非如此,因为人类拥有丰富的思想、逻辑和自我意识。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信用和承诺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
动物的基本本能是生存和繁衍,但作为高级智慧物种,人类还有更高的追求,并不完全受生存和繁衍的束缚。男性寻求更安全、有效的繁衍方式,就是与女性相依为命。女性也乐于接受男性的承诺,因为有了伴侣,抚养后代会更加轻松和安全。
当然,上述观点仅是科学家的假设。人类自诞生至今已有数百万年,而一夫一妻制的确切起源时间尚无定论,可能仅持续了数千年。在早期的原始社会中,人类生活艰难,没有形成固定的社会关系模式,生存和繁衍仍是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