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授权,请勿搬运,需要开白请联系后台】

文 | 读书君

腊月,是农历年的最后一个月,一般到了这个月,民间开始祭灶、扫尘、杀年猪,囤年货,开始忙碌着过年的准备。

而腊月初一,作为这个月份的第一天,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在一些地方,腊月初一又被称为“咬灾节”,且有“咬1物、吃2样、忌3事”的民俗说法和讲究。那么,到底怎么理解呢?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咬灾节”呢?

“咬灾”,即通过咬食特定的食物,将灾难和不幸“咬掉”,迎接新年的吉祥和好运的意思。这一习俗的出现,主要是为了驱邪避祸、祈福纳祥而被发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咬灾节”,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习俗呢?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冬天是非常难熬的,一是社会生产力落后,二是冬天太冷,御寒取暖设备有限。所以在过去,老话常说:

“人怕腊月死,更忌腊月生”。

腊月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阶段之一,三九、四九一般也是处在这个时期,天气极为寒冷,人们很容易因为寒冷而生病,如冻伤、风寒感冒等。

这些在如今看来,是小毛病的问题,在过去那个医疗水平落后的年代,是可以要人命的,尤其是对于那些体质较弱或年老者来说,更是生死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老百姓的粮食收成主要集中在秋季,到了腊月,余粮逐渐减少。且冬天土地冰封,无法种植作物,加之储存技术有限,食物保鲜困难,食物供应就会变得紧张。而对于贫困家庭而言,这无疑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在腊月,人的死亡率会上升。也为此,人们对这个时节充满敬畏,会通过祭祀、祭祖等活动方式来祈求平安。

在民间,每到过年,人们经常说“年关到”“年关到”。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以为,所谓的年关,就是临近过年,预示着红红火火的喜庆新年,就要到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实际上,读书君在此前的文章中就详细提年关的深层含义,在民间,老人们经常念叨的“过年关”,在过去,可不是喜庆热闹过大年的意思,而是指过年的关卡,难关。尤其是对于穷人来说,这是一个难过的关卡。因为又穷,又冷,债主不断催债,还有“年兽”等侵扰等,导致过年很难。

你看,正月初一过年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其文化历史由来是为了驱赶年兽的,寓意驱逐瘟邪,求得吉利平安。所以,这个咬灾节的习俗,其实寓意也差不多,为了驱邪避祸、祈福纳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间说的“咬1物、吃2样、忌3事”具体指什么呢?

1.咬1物

“咬1物”指的是咬熟豆子。为什么是熟豆子呢?

其一,因为在古代,豆子也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且容易获取;其二,也很容易理解,其寓意大概和过年放鞭炮是类似的。

炒过豆子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炒这类干豆子的时候,豆子受热时,一般都会发生噼里啪啦的响声。而且,在咬食这些食物时,嘴里也会发出“咯吱咯吱”等清脆的响声,其寓意就很好理解了,即希望通过这样的声音,来将灾祸和不幸赶走和“咬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吃2样

这里的“吃2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指代,比如有的是吃爆米花和花生,有的是吃蛋炒饭等,其寓意基本一样,都是将吃的这些食物,赋予美好的愿望。

比如吃爆米花和花生,其寓意和吃熟豆子类似,都是希望借声音的力量,来达到祈福,求平安的目的。

而吃蛋炒饭,也很好理解,即希望金银满堂,财运兴旺。想象一下,蛋炒饭其金黄色的蛋包裹着米粒,那不就是一种黄金灿灿的感觉吗?寓意财富丰盈、金银满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在古代,米饭和鸡蛋都是珍贵的食材,能够吃到蛋炒饭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是一种奢侈。所以,蛋炒饭也寄托着人们对富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3.忌3事

腊月第一忌是吵架。中国老话说“家和万事兴”,腊月是辞旧迎新的重要日子,尤其是腊月初一作为“岁末”的开端,古人认为,这一天的情绪影响新一年的运势。为此,要避免吵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腊月第二忌是借钱。在传统观念中,腊月初一正式进入“岁末”,这一天借出钱财可能寓意着新的一年都在“送财”,难以积累财富。当然,这种观念具有迷信色彩。

抛开以上不说,从理性的角度看,年底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置办年货、开销大,钱财借了出去后,难收回,可能会影响家庭的和睦。尤其是在古代社会,经济不发达、金融体系不完善,借钱往往意味着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所以,在腊月比较忌讳借钱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腊月第三忌是熬夜。寒冬腊月,天气寒冷,提倡早睡晚起、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古人认为,熬夜会影响身体健康和运势,尤其是在腊月初一这一天熬夜。

从科学的角度看,因为熬夜会损伤阳气、导致身体虚弱和精神不振等。所以,我们要避免熬夜,顺应自然规律作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免疫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腊月初一“咬灾节”是一个充满民俗韵味的节日,了解这些习俗,有助于大家平安,愉快过年,也有助于提升文化内涵。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讨~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