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癌症晚期的钱瑗给母亲杨绛打电话说:“娘,您从前有一个女儿,现在她没用了!”几天之后,钱瑗陷入昏迷,80多岁的杨绛拉着女儿的手说:“你安心睡吧,我和你爸爸都祝你睡好!”随后,钱瑗笑着离开了。

此时杨绛并没有嚎啕大哭,反而很是平静,处理完女儿的事情后,又赶另一家医院去照顾丈夫钱钟书

她没有对钱钟书说女儿去世的消息,一如往常一样报告:“阿媛最近好多了,你放心吧。”

因为患上膀胱癌而躺在病床上的钱钟书听到这话,脸上有了些许笑意,一家三口两人在病床上,听到女儿好转的消息他很是高兴。

之后杨绛依然像往常一样向他报告女儿的情况,为他读书,只是停留在他这里的时间变多了。

直到4个月,杨绛才告诉他:“她已去了。”听到这话,钱钟书原本冷静的情绪突然升高,体温也变得很高,整个人控制不住地颤抖。

第二年的年底,钱钟书也永远闭上了眼睛,临终前他拉着杨绛的手用尽所有力气说道:“辛苦你了……”

杨绛点点头,略微茫然地接受了这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好奇丈夫和女儿离开后,为何她没有掉泪,她说:老人眼睛是干枯的,可是心会流泪,心被捅了一下留了一个血泡,就像一直饱含热泪的眼睛。

但在《我们仨》中她也说:“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亲人离去的伤痛会从他们离去那一刻,直到自己也离去的时候,尤其是感情甚笃的钱家一家三口。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新老思想交替,因此出现很多荒唐的事情,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文人的风流故事,但钱钟书和杨绛显然是股清流。

1932年,两人在清华园相遇,话一搭上就再也断不了,此后两人每天一封书信往来,互相交流各自的想法。

要问为什么有这么多话说,只因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读书,生活中除了读书就是创作,因为这个兴趣互相吸引。

第二年钱钟书就到苏州去见杨绛的父母,成功定下婚约,两年后两人正式结婚,婚后到英国牛津大学求学。

那时钱钟书是正式的留学生,杨绛就去旁听,不去旁听就在图书馆读书,学习,假期到了两人就一起泡在图书馆里,将各个世纪的经典书籍全看一遍,再互相交流读后感。

每天的日子都过得相当充实,1937年女儿钱媛也来到了他们身边。看着女儿小小的脸庞,钱钟书说的第一句话是: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

他们想要的就是一个女儿,将所有的爱都浇灌在她身上,杨绛曾打趣钱钟书,问:再生一个吧。

钱钟书很是严肃拒绝,这种思想在那个年代尤其是难得,从此三人的命运紧紧相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是在外面,还是在家里,他们都时刻尊重对方,为了让钱钟书尽快写出《围城》,不会做家务的杨绛甘为“灶下俾”,学习生火做饭,去菜市场买菜。

第一次去买菜时,钱钟书知道她难为情,还特意陪着她去,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俨然一副平常恩爱夫妻的模样。

在外面,钱钟书一提到杨绛,总是掩藏不住的骄傲,称赞她的散文是天生的好,是无人能及的好,那模样让友人不由得说他有“誉妻癖”。

作为两个文豪的女儿,钱媛从小就喜欢读书,长大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又从俄语专业转到英语,到英国留学两年归国后,她继续教书育人,1993年成为博士生导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工作中她一直都是拼命三郎,为了能将更多知识传授给学生,每天都备课到深夜,编写的英语教材《英语文体学教程》还获得北京市社科科研成果一等奖。

1995年她确诊患上癌症后,她还写信安慰父母,逗她们开心,在病痛中还坚持写《我们仨》。

可惜只写了五篇,就撒手人寰了,之后这本书又由杨绛继续写,记录他们一家三口的深刻情感和回忆。

参考信息:清华校友总会:钱钟书 杨绛 钱瑗 最好的爱情 最深的亲情。张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