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50年代,张万年上将一家拍下了一张珍贵的合照,照片中的张万年,年轻帅气,浓眉大眼,脸部轮廓流畅清晰,英气逼人,他的妻子钟佩昭,温柔又端庄,扎着两条麻花辫,笑容满面,显得格外亲切。
他们的三个女儿,个个都是美人胚子,长得和爸爸妈妈可真像,眼睛大大的,黑溜溜的,一看就知道是遗传了张万年上将的好基因,这一家子,真是其乐融融,让人看了都羡慕不已。
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张万年他早早的就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由于家境贫苦,他不得不靠要饭和学做木匠活来维持生计,受尽了旧社会的折磨。
当日本人占了胶东,他看到那些日伪军到处烧杀抢掠,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无情掠夺,这更加坚定了他投身革命的决心,他心里就暗暗发誓,一定要救国家、救百姓。
在1944年8月,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八路军,成了胶东北海独立团3营7连的一名战士,打那以后,他就踏上了革命的征途,开始了他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抗日战争的解放战争的时候,张万年的聪明有了用武之地,他脑子灵光善于思考,打仗也很厉害,抱着不怕死的态度,一股脑的就往前冲,很快就从一个普通士兵变成了指挥打仗的好手。
他参加过很多大战,比如胶东抗日时期,他和鬼子斗智斗勇,保护咱们的根据地;还有解放烟台的时候,也是冲在最前头,在战场上的张万年,虽然眉头紧皱但是充满了大智慧,穿着军装依旧英姿飒爽,有一种坚定从容的气质。
特别是那个孟良崮战役,这场战役可真是惊心动魄,张万年他们部队是打头阵的,对着国民党军的精锐,就是那个“五大主力”里的第七十四师,硬是把他们给全歼了。
这场仗打得漂亮,张万年的指挥才能和那股子拼劲儿,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就是人民心中的英雄,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和智慧。
别看张万年那么严肃的样子,但他的性格却是个平易近人的,那时候的张万年是十二师的参谋,却没有一点领导的架子,在业余时间,他经常和大家打成一片,玩在一起,下棋啊,打球,游泳。
这样一个有趣的人也从不居功自傲,1953年的东山岛战役,蒋介石集团为了配合美帝侵朝战争,反攻大陆的一次行动,东山岛在闽南,靠近广东,位置特别重要。
那时候敌人进攻得特别突然,我们的军队都没来得及做准备,急急忙忙就上了战场,结果通信都乱了套,上级的命令根本传不到下面去。
是张万年发挥了他的长处,他的通信联络技术很是在行,对地形也熟悉,就自己跑到战场最前线去,把上级的命令一条一条的传达给了各个部队。
正因为张万年的及时雨,咱们的军队才没有乱套,大家按照命令行事,互相配合,最后成功取得歼敌的胜利,张万年的功劳如此之大,可他从来没有炫耀过,是一个踏踏实实的好同志。
在工作中不苟言笑的张万年,私下生活里,也是个随和的将军,他穿着一身军装坐在吊床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双手交叉放在膝盖前,看起来很是自然,他面带笑容头戴军帽,既有着随和温柔的体现,又有着军人的沉稳和威严。
为了让那些在机关里工作的文书、绘图员、保密员、译电员这些还没在步兵连队待过的初级干部,也能学会怎么在一线指挥打仗。
上面就安排张万年同志带着军司正后部的30多号人,到野外去实地练手,还特意从警卫连调了些干部战士来,假装是敌人,让我们练练怎么对付他们。
翻山头,过小溪,跑田野,张万年啥苦都吃,啥泥都沾,一点架子都没有,和大家一起摸爬滚打,浑身都是汗和泥,从这张照片就能看出,张万年将军能和人打成一片,旁边的人严肃的站着,只有他站姿随和,面带微笑,看着就是很好相处的人。
他还一边跑一边喊口令,看地形,想对策,教大家怎么根据敌人的情况和地形来打仗,喊得嗓子都干了,这么拼命的态度,大家看了也都练得特别认真。
这样一个优秀的人,自然离不开他妻子钟佩昭背后的默默支持,他能有那么大的成就,钟佩昭功不可没,她总是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他,让他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和战斗中。
钟佩昭是一个温婉端庄,知性温柔的女性,她比张万年小了七岁,她原先是在41军军部幼儿园工作,后来调到了广东揭阳人民医院外科担任护士长,也是在这里,她和张万年结识。
她和张万年结婚的时候,简单的不能在简单了,就在处会议室里,挂了个新婚大喜的横幅,毛主席像旁边贴了个大红双喜字,桌子上就铺了块布,摆了点糖果、点心和香烟,每人一杯清茶,就这么招待来宾了。
当时作战训练处的人,都挺有才的,他们一起商量着给张万年写了副对联,这对联,用的都是打仗时候说的术语,挺有意思的,他看了以后,也是特别高兴,特别喜欢。
那时候,张万民和同志们都住在民房里,他的新房也是公家给配的,那里面就两副铺板、四张板凳拼起来的一张宽床,一张书桌,几把椅子,还有个热水瓶、几只茶杯。
被子褥子一铺,再搭上个大花床单,一个大蚊帐,还有两个大花枕头,就这么简单,当时同志们还给他屋里贴上了红喜字,门口贴上了那副对联,喜庆得很!
张万年和钟佩昭能走到一起,就像是老天爷特意安排的,那时候的张万年,虽然年轻有本事,但日子过得可真苦,整天在部队里忙,根本顾不上家,钟佩昭呢,白天在医院上班,晚上回到家还得操持家务。
他们俩虽然感情好,但结婚后的日子过得并不容易,特别是那段三年困难时期,家里经常连饭都吃不上,钟佩昭就一个人带着孩子,天天靠喝粥填饱肚子,可就算这样,她也从来没抱怨过一句,总是默默地支持着张万年的工作。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会儿,张万年带的部队可真是出了名的能打,这都是靠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指挥,官兵们对他那是又敬又爱。
就在张万年前方打仗的时候,钟佩昭在家里可担心坏了,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就盼着张万年能平安回来,直到后来听说张万年没事,安全回来了,她这才算是把心放回肚子里,脸上也露出了好久没见的笑容。
钟佩昭曾回忆说,她和张万年上将结婚这六十多年来,生四个孩子的时候,张万年都没能在身边陪着,家里里里外外的事儿,全都是她一个人在操心,由此可见,张万年上将真的是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军队工作上。
他虽然忙,但对四个女儿的教育可是抓得很紧的,他从来不让女儿们借着他的名头去捞好处,所以他的四个女儿,一个个都特别低调,不张扬。
褪去军装的张万年将军,没有了严肃,只剩下一片岁月静好和宁静和谐,和很多老年人拍照的姿势一样,一手轻拿枝叶,一手自然垂下,脸上带着充满活力的笑容,整个画面充满了平和与安宁。
他们夫妻俩一起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他们一起经历过好多事情,也一起看过时代的变化,从他们身上,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那种革命伴侣之间深厚的感情,还有那种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离不弃的坚定。
除了对张万年的事业给予全力支持外,钟佩昭还非常注重家庭的教育和培养,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尽力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她的悉心教导下,孩子们都健康成长、学业有成,他们不仅继承了父母的优秀品质,还成为了社会的有用之才。
张万年上将离世后,他的小女儿张艳选择继承父业,以大校军衔入伍。至于他的大女儿、二女儿和三女儿,现在大家都不太清楚她们具体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所以我们也就不去乱猜了。
在解放军报《缅怀张万年同志:铁血铸忠诚 丹心耀南疆》的文章里,提到了张万年的三女儿张蓉,当年下乡到农村当知青的时候,好几次跟老将军说想参军,但老将军都没答应。
有一年,师里面有3个女兵的名额,可是符合条件的有4个人,张榕还排在第一位呢,但老将军愣是把自家闺女的名字给划了去。
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那也是要求得紧,总是叮嘱他们要品德好、做人低调、工作认真,还得乐于奉献,绝对不能搞特殊化,更不能给党的事业丢脸。
总的来说,张万年的四个女儿个个都很努力,都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