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政协网

第二时间

我们很难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但我们会在第二时间权威发声。第二时间,与您相伴。

近日,央视曝光未成年人通过租号绕开“防沉迷系统”只需4元的报道冲上热搜,引发广泛热议。报道中称,在网络上,有不少专门提供给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的所谓畅玩服务,租号就是其中一种。通过这种方式,不少未成年人以成人身份绕过防沉迷系统,再无游戏时间限制。还有商家甚至推销“玩家无需账号密码即可畅玩游戏的极品号”,实现一键上号,提供一条龙服务。

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已上线数年,为何效果未达预期?如何堵住绕开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的漏洞?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防治网络游戏沉迷既要齐抓共管,还要齐给共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成年人为何与防沉迷系统“捉迷藏”?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游戏公司仅可在周末固定时间向未成年人提供3小时服务,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因为力度空前,《通知》也被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政策”。

“最严防沉迷政策”已落地3年多,然而,从租号平台的快速上号,到代练市场的火爆交易,未成年人绕开防沉迷的手段层出不穷。

“首先是利益驱动‌。一些租号平台、代练公司、部分电商平台,在丰厚的利益面前不惜铤而走险,为未成年人提供绕过‘防沉迷’的捷径。其次,国家出台的防沉迷规定,仍存在一些漏洞。这些漏洞被不法商家或个人利用,从而形成了绕开防沉迷系统的‘灰色产业链’‌。”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舒勇分析称。

在舒勇看来,家‌庭监管缺失,也使得未成年人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帮助”绕开防沉迷系统的服务并沉迷其中‌。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未成年人还处在身心发育阶段,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加上在虚拟世界容易找到‘自我存在感’‘自我满足感’,容易激发他们对游戏的强烈兴趣,进而千方百计地寻找绕开限制的方法,最终沉迷于网络游戏。”说道。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媛媛认为,网络游戏并不是洪水猛兽,社会一定要正视这个虚拟的生态系统,它模拟了真实的世界,并搭建了朝向虚拟生活的桥梁。未成年人未能在真实世界达成的精神满足,可能转向网络游戏寻找。这是他们容易沉迷于虚拟世界的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视齐给共育,探索“以游戏控游戏”

除了租号,绕过“防沉迷”的一个典型做法,便是冒用成年人身份信息注册游戏账号。

在舒勇看来,堵住漏洞首先要在源头上发力。“从家庭层面来讲,家长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等个人信息,避免被未成年人冒用;还要定期检查孩子的游戏账号,发现异常及时与游戏平台联系‌。‌”

舒勇同时表示,游戏企业、互联网平台和行业主体,也应当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提升技术手段,堵住系统漏洞,确保防沉迷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如加强实名认证环节审核,采用安全可靠的验证方式,确保用户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疑似未成年人的账号,游戏平台应进行更严格的审核和监管。“游戏平台应建立完善的举报机制,鼓励用户举报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的行为‌。对于查实的冒用行为,游戏平台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处罚,如限制账号使用、罚款等‌。”

如何让孩子合理而有节制地使用网络?郭媛媛表示,除了强调齐抓共管,还应重视齐给共育,以进一步加强技术机制运用为一种路径,探索更多“植入规则于游戏过程”模式,从源头强化未成年人对社会行为边界、规则的遵守。而家长方面要保证有带领性的陪伴,在孩子沉浸于虚拟世界时及时将其拉回到真实世界中来,帮助他们把握好现实与虚拟区分;学校要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定期开展防沉迷教育,树立健康游戏观,同时积极探索游戏方式对学习读书的辅助、促进作用,科学用好游戏功能服务未成年人的教育教学。

在郭媛媛看来,如何引导未成年人正确看待游戏,让他们的好奇心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功能性游戏是那种把某些职业规则、实际操作规范等融入其间,然后人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养成素质、培育专门技能,以实现对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培养。”

“游戏是未来真和虚之间的主流媒介和桥梁,要关注、用好这个桥梁,前瞻性帮助孩子们更好成长,提升他们在数字文明时代新的学习、生活素质和能力。”郭媛媛建议,要加快建立真虚时代的人类社会行为规则,并探索性地将这些规则放进游戏产品中去,助力人类生存、成长和发展进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织好“防沉迷之网”需多方协力

如何织好“防沉迷之网”,守护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两位委员在接受采访时形成一个共识:必须多方协力,老生常谈还得谈。要结合未成年人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可行方案并积累经验,这样未成年人网络防沉迷的长效治理才能越走越远。

“游戏企业首先要树立真、善、美的价值观,要遵循适龄原则设计游戏,不得设计诱导沉迷的游戏机制。同时,要对游戏内容进行分级管理,确保未成年人接触到的内容是健康的。‌其次,要为家长提供监护功能,允许家长设置游戏时间限制、消费限额等保护性手段。”舒勇建议。

舒勇还表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也明确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账号租售服务。“因此,各平台或者个人应当有义务核实租售的对象是否为未成年人,若明知对方为未成年人还向其提供租售服务,则可涉嫌违法。”

“‌作为家长,自身应做好榜样,减少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手机或玩游戏的时间,培养孩子健康的上网习惯‌。‌”郭媛媛建议,作为学校,应将网络安全与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让孩子在课程体系中学习、认识正确使用网络、识别网络风险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网络素养‌。

郭媛媛还表示,‌全社会要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样化的娱乐活动、更丰富的学习环境、更绿色的电子内容产品等,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氛围。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合力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唯此才能真正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系‌。”舒勇表示。

记者:周佳佳 谢阿愁 宋宝刚

文字编辑:李晨阳

新媒体编辑:莫愁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