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友兰

冯友兰笔下的蒋介石颇耐人寻味。据冯友兰晚年回忆,抗日战争时期,他在西南联大,但每年总要到重庆去一两次。凡是从别的城市到重庆的比较知名的人士,蒋介石都照例请吃一顿饭。冯友兰差不多每次到重庆,都会接到送来的请帖。

每次吃饭,大约有20人,座中常有别的城市的头头。蒋介石看见这些人总是问:“你们那里现在怎么样?”如果回答说很好,他就不再问了。如果回答说有些问题,他就追问是些什么问题,回答的人如果有些话说得不合他的意,他就发怒,有时还当面斥责。所以,去参加吃饭的那些头头,都是战战兢兢的。

“经过几次这样的场面,我发现一条规律:善于做官的人,如果蒋介石问他所“管辖的那个地方的情况,总是说很好。这是一个最简单最容易最保险的回答。说一个‘好’字就过去了。假使回答说有问题,甚而至于还要说有什么问题,要对那些问题作一种分析或请示,那就麻烦了。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可能还要受到斥责。我心中忽然明白了一个问题: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许多皇帝,也不能说是不聪明,到后来总是把事情办糟。像唐明皇,在安禄山已经打到潼关的时候,他还是照样寻欢作乐,那些掌权的大小官员,在他面前都不敢说真话,因为说假话最容易最保险,而说真话会引起麻烦。大小官员都不得不用官 主义的一个妙诀,就是前面说过的“瞒上不瞒下”。瞒来瞒去,就只瞒着掌握最高权力的那一个人。等到那一个人也觉得他是被瞒了的时候,事情已经糟到极点,无可挽回“《《三松堂自序》,三联书店出版,1984年第1版,第112~113页)冯友兰观察细微, 这段评论也是极为深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

个政治家很少会说不愿听真话,有时还会在公开场合语重心长地鼓励入们讲真话呢,但由于个人的品德观念、办事风格,更由于制度和他所代表集团势力的上升或没落,很多时候恰恰就听不到真话,甚至走到不愿听真话的地步。听不到真话,意味着不了解真实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当然存在很大风险。

1942年,由于日本侵略,连年战争,再加旱灾,河南省发生了大饥荒。据后来回忆,当时“飞 蔽天,野无青草;灾情惨重,人民卖儿需女”。国民党政府以“影响抗战士气”、“妨碍国际视听”为由,对灾情实行新闻封锁。同年秋,河南省推举3位代表到重庆陈述情况,呼吁救灾。当时他们也打算见见全权在握的蒋介石,但蒋介石拒见他们,而且禁止他们在重庆公开活动,宣传灾情。1943年2月初,重庆《大公报》相继发表通讯《豫灾实录》和社论《看重庆,念中原》,被蒋介石勒令停刊3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实的李培基

蒋介石的秘书陈布雷说:“委员长根本不相信河南有灾,说什么‘赤地千里,哀鸿遍野”“嗷嗷待哺” ,委员长就骂是谎报滥调,并严令河南征缴不得缓免。蒋介石的刚模自用可见一斑。到1943年3月底,当美国记者白修德从河南考察归:来向蒋介石陈述灾情时,他还矢口否认,故作惊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雪健饰演的李培基

蒋介石的态度, 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下级的自私和残忍。河南省主席李培基为了向上邀功,瞒灾不报。灾情发展到1942年秋天已十分严重,不仅国内记者纷纷报道,外国记者也到灾区,深入了解解。为堵塞外人非议,国民党政府此时才派两位大员到河南视察,路上见有灾民在剥树皮,一位大员还说是地方上故意:造作给他们看。其实剥树皮的事早两个:月已经开始,且各处都有。后来两位大员把缩小的灾情报蒋介石,他再据此决定救灾的方案…...

河南饥荒,约300万人(一说500万人死于饥饿!可谓惨绝人囊。大灾荒中国民党政府上下的应对和结果,为冯友兰:对蒋介石的评论提供了一个无比沉重的例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国立主演的电影《1942》

当年一位传教士的观察引人深思:“灾难完全是人为的,任何时候都没有超出当局可以控制的程度—如果他们有愿望和热情去做这些事的话。

愿不愿听真话,能不能保证听到真话,是否言行一致地行动,是审视一个人物、团体兴衰的重要视角,更是一块可靠: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