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朋友们,在阅读文章之前,辛苦您动动小手点击一下“关注”,我们将持续更新历史故事,既方便您后续的阅读,又可以与志同道合的读友进行讨论,感谢您的支持。

身为开国大将的粟裕,名扬天下,战绩赫赫。

在我军总计134场的重要战役中,粟裕指挥了数十场,其中有12场歼敌数都在3万人,要知道解放战争中歼敌数超过3万人的仅仅只有38场,可见这是一位多么传奇的大将。

两人在失意之时结识,粟裕的真诚与尽责让主席深感同情,对于这位不可多得的将才,伟人常常在众人面前大肆褒奖,两人的关系也是亲密无间。

然而,1947年发生的一件事让主席对这位老朋友心生不满,连发7封电报,可粟裕迟迟不动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粟裕有何隐情?矛盾又是如何化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役失败,粟裕自责

粟裕一生征战四方,经历的战役不计其数,且很少有失手的时候,因此,人们将他称之为“常胜将军”。

常胜将军能力强,作战精良,但奈何也有天公不作美之时,而这也让他痛心疾首。

粟裕指挥的这场战役为临朐、南麻战役,在正式介绍之前,需要提到孟良崮战役。

1946年,老蒋公然毁约,下令国民党向我军发动全面进攻,因准备不足我军多个战场伤亡惨重,兵力也消耗殆尽。

国民党背信弃义,趁人之危,见我军处于弱势,立马调整策略主攻重要地区,其中就包括延安、山东。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剿灭国民党第74师的机会慢慢显现。

敌军大刀阔斧的走进山东,众多部队中张灵甫率领的74师格外显眼。张灵甫是老蒋身边的得意小将,抗日战争中极力卖命,即便受了重伤也不退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7年5月,敌军45军与华野交手,尽管实力悬殊太大,我军也毫不犹豫,不放过任何作战的机会。

敌军装备先进,兵力高达3万余人,便自信满满认为陈粟没有能力抵御,所以,张灵甫率领74师猛烈进攻,丝毫不顾左右两边的风险。

我军抓住机会,火速集结,最终于孟良崮将敌军团团包围,以少胜多,剿灭74师近3万2千多人。

国民党王牌部队被灭,老蒋勃然大怒,重重处罚了相关将领。

另一边,孟良崮战役的胜利给予了我军足够的信心,为之后的战役部署发挥着巨大意义,是我军由防御转为反攻的一大转折。

同年7月,距离孟良崮战役已经过去了整整两个月,不得不说,剿灭三万余敌军的优秀成果,让华野对于那些不敌张灵甫的敌军有些松懈。

中原野战军进入大别山,我军内线压力骤减,但此时的野战军要面对数十万的国民党兵力。

为了帮刘邓分担压力,伟人将华野分为5个纵队,分别从不同方向赶往鲁西南。

除了个人能力,作战最重要的还有天时和地利,偏偏南麻这一场华野缺少这两大要素。

正式开始前,天降大雨,路、桥接二连三的损坏,以至于行军路途艰难,行动难以开展。

粟裕本想事先到三岔店放只楔子,可瓢泼大雨扰乱了他的计划,事先做好的计划也功亏一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奈之下,他只好临时决定,3个纵队联合攻打敌军11师,剩余1个纵队切断对方的援助。就在计划实施之际,新的问题出现了。

国民党在南麻多个要地搭建子母堡,严重阻碍了我军的地面攻击。

一转眼,大半个月过去,可敌方毫发无损,并且国民党支援部队马上抵达南麻。

考虑到整体局势,粟裕只能选择撤退,等待时机。

可谁也没想到,支援部队趁机霸占了临朐,严重影响华野各个纵队进行联系。

队伍还未休整过来,立马投入了新的战役:临朐战役。结果,开战前又下暴雨,我军排除万难才抵达指定位置,终于7月24日凌晨打响这场战役。

敌方防御能力惊人,华野主攻部队打得异常艰难,三天过去,临朐还没拿回,国民党支援部队又火速往这边赶来。

粟裕担心队伍被双面夹击,果断带兵撤退。这一次,我方损伤2万余人,而敌方不足2万。

战场上的失利让粟裕难以接受,看着伤亡数字,他不停地自责,久久不能释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迟迟未动身,主席不满

时间回到1947年5月,国民党军频繁进攻,所到之处一片焦土,伟人得知消息,当场下令刘邓率军挺进大别山。

在伟人看来,老蒋的双手已经在陕北、山东牢牢捆住,暴露在外的只剩他的胸膛,这时候的刘邓就如一把利刃,若是直插要害,必能实现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目标。

只不过,刘邓队伍单枪匹马,若没有后方保护,很容易陷入险境。

为了保证战略的完美实施,伟人开始调遣兵力援助刘邓,其中就要求陈赓、谢富治兵团到豫西,横跨黄河,到豫陕鄂的交界处实施计划,而华野去往豫皖苏。

以“品”字为型兵分三路,黄河以南为主要地区,将外来入侵者赶出中原。

与此同时,老蒋兵力在山东猛烈进攻,华野主力这个时候全部撤出不现实,当务之急,必须留出足够力量守卫山东、苏北两地。

华野首次分兵就是七月分兵,之后还会分第二次、第三次。

前方战况危急,粟裕还没从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陷入自责的他刚准备递交自请处分电报,伟人开始了二次分兵。

8月4日到之后的7天,伟人连着给粟裕发了7封电报,主要内容就是让他带兵挺进鲁西南,担任兵团司令员和政委,指挥陈、唐等人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伟人与粟裕的交情深,两人早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对于粟裕,伟人一向都非常放心,也尽可能支持他。

然而,面对伟人多次电报,粟裕却置之不理,一直拖了二十几天才去往鲁西南。接到通知后,粟裕向军委提出要与陈毅一同前往,伟人于6日同意。

另一边,华野二次分兵结束,野司带领6纵和特纵到鲁西南,和叶陶、陈唐会面后,一起指挥中野11纵,7个野纵加1个特纵,辅助刘邓,落实中原指令,对外还说是“华野”。

刘邓跃进大别山浩浩荡荡,气势非凡,但该来的暴风雨还是一点都不少,只要拿下这一战,必然能稳定全国局势。

伟人到达神泉堡后,再次调遣野战军10、12两支纵队,要他们前去支援刘邓。

另一边,伟人下达命令给粟、陈、刘伯承等人,务必于九、十月份拿下这场战役,削弱对方力量,为后面部队创造胜利条件。若目标未完成,则有严重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粟裕到鲁西南的通知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可伟人迟迟等不到队伍出发。

30日,伟人焦急万分,在给粟裕的电报中口吻严厉,态度迫切,一边指责,一边强调要他们当即过河,以最快的速度与刘邓会合。

粟裕这二十多天做了什么

31日,粟裕收到电报后复电,说明了驻留原因,表示9月3日出发与陈唐碰面。

那么,粟裕在这期间都做了哪些事情?难道他不知道此举让伟人不满?答案是肯定的,粟裕之所以没有立马动身是因为与伟人想法不一致,他心思缜密,做决定以前一定会把考虑到方方面面,但凡有任何闪失都不会去做。

当然,他也绝不是胆小之辈,孟良崮战役就是最好的说明。

粟裕迟迟不走,是他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队伍还没调整过来,自己更没从上次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如果就这么直接过去,很有可能重蹈覆辙,就真承受不住了。

为了打赢这场战役,他这二十几天主要干了三件事,调兵、带上陈毅,以及安排后勤。

想到此前的失利,粟裕必须要在打仗前提高战士们的信心,唯有这样完成组织下发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向上级提出,要六纵王必成一同前往,叶、陶、王三人是他新四军时就结交的虎将,有了这三人,他也能更安心。

另外,伟人一开始是没有让陈毅去的,而是粟裕主动要求的,粟裕称华野西兵团是主要力量,陈毅身为司令员和政委,应当出现,两人虽不会因为隶属问题有想法,但不能保证部队上下各级的人都没有,两大野战军协同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大家的心情。

若粟裕只身一人,则只能代表西兵团,代表不了整个华野,只有陈毅也去,大家才有归属感,这样仗也更好打了。

至于后勤,粟裕找到新四军时期自己的老部下乔信明,要他担任后方总留守主任,管理机关,安置士兵的家人孩子,照顾伤员,提供其他保障工作。

鲁西南是场避免不了的恶战,粟裕必须亲自安排,他能放心,在战场火拼的将士们也能安心。这一系列准备,都是他负责、思虑周全的表现。

准备工作完成后,带着伟人的殷切期盼,粟裕与陈毅终于动身,然而不管什么原因,光是七封电报没叫动人这件事,就足以让伟人产生不满。

9月3日,大军浩浩荡荡,即将抵达鲁西南,伟人再次发来电报,其中几句说的有些重:你们太过于依赖后方,自身心理也受其影响,望速调整。

这封电报的言外之意就是粟裕安排总留守的事情,伟人不愿点明,给他留有余地,也给予了最大的宽容与耐心,希望能用实力来说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年来往,伟人还是第一次用这种态度与粟裕对话,电报一封接一封,伟人的想法粟裕不难猜到。

大获全胜,陈毅劝和

3日晚,陈粟率领的纵队与大部队成功会合,兵力高达18万人。如此强大的阵容,粟裕提着的心也就放下了,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让伟人安心。

他们先是瞄准了邱清泉,国民党5军的军长。

邱清泉能力不突出,但在解放战争中常常捡到“大便宜”,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带着手下抢占我军的领地,因此越发高傲自大,甚至大放厥词:解放军打不过他。

想到那副得意的嘴脸,粟裕心里一团火,好在这次邱清泉没那么走运,与华野交手的过程中,他率领的57师追的很紧,一直到沙土集才反应过来,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看着送上门的猎物,粟裕连忙集结3大纵队,在7日之前完成了对其的封锁。

仅用了半天时间,华野就把敌军吃干抹净,俘获近8000敌军,缴获了大量先进武器与物资补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清泉部队的沦陷,为我军进攻豫皖苏打下了一定基础,也让国民党不得不从其他地区调集兵力援助鲁西南,这样一来,刘邓与山东的行动都能加速进行,伟人压力也能减少一些。

得知前方传来捷报,伟人立即电报祝贺,我军士气大涨,信心满满。

不过,就在大家为此高兴庆祝时,陈毅皱着眉头想着怎么化解伟人与粟裕间的尴尬局面。

从事实出发,粟裕准备的二十多天并非没有一点行动,整个部队也是在向鲁西南前进,只是感观方面让伟人有些不开心。

粟裕思维缜密,但人情世故方面一点都不周到,陈毅作为他的好搭档,一直想着能替他缓和一下。

思来想去,陈毅想到沙土集战役的胜利,何不借此机会对方创造一个机会呢?

9月17日,陈毅以两人的名义给组织发去电报,明确表示:只要是伟人和中央下达的命令,都会毫不犹豫立马执行;

敌人兵力军事虽然压制我军,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坚信伟人的正确战略目标;

最后,整顿兵团纪律,自我检讨。

事实证明,陈毅完美化解了两人之间的不愉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伟人与粟裕并肩作战多年,两人是战友又是知心朋友,粟裕将军睿智过人,伟人的眼光也是无人能及,把这两人放在一起就好比千里马遇上伯乐,双剑合璧,创造一个又一个经典战役。

正是太多像他们一样优秀的人,才有了今日繁华的盛世,从无到有,历经沧桑,今日之中华,已不惧任何入侵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