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万岁!”
1927年7月19日,刑场上,士兵押送着一个伤痕累累的年轻男人走向铡刀。
年轻人虽然已被折磨得不成人样,但依然挺直着腰板,不管士兵如何施加压迫,都不愿意流露出一丝颓气。
到了这一刻,他的命运已不可回避。但年轻人脸上依然是坚定不屈的表情,甚至用尽最后的力气喊出了那句嘹亮的口号。
如此气势如虹,如此无所畏惧。
接着一声剧烈的断裂声,鲜血四溅,染红了刑场的水泥地。一颗头颅在地上翻滚,然而只剩下身躯的尸体却依然笔直立在刑场之上,如生前一般。
这个年轻人就是烈士赵世炎,他为了党的事业牺牲了珍贵的性命,当时年仅26岁。
赵世炎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绚烂无比。
地主家庭出身的有志青年
1901年,赵世炎出生在四川。他的父亲是当时的一个财主,坐拥大片良田,家里条件远超许多普通人家。
在这种家庭中成长,赵世炎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但是优渥的家境并没有让赵世炎染上一些富家子弟的纨绔特质,相反,他是个相当勤勉、求知若渴的人。
因为物质不缺,见识也比普通人多,赵世炎的父亲很注重培养孩子读书。赵世炎从小就接受了全方面的良好教育。
他甚至不需要上学堂,父母自然会把老师请到家里来。还不止一个老师,不同老师负责不同科目,看得出来,赵世炎的父亲对自己的儿子寄予了厚望。
对于其他孩子来说,这或许是一件烦事,但赵世炎却深深沉浸其中,自得其乐。每天,赵世炎将大量的时间放在课本上,不知疲倦。
加上赵世炎头脑灵活,记忆力奇佳,他学东西很快,轻松掌握了老师教他的知识,这也使得今后的赵世炎有走入更高学堂的资本。
有一种看法,一个人懂得越多,那么他就更能接受多元的观念,拥有更开阔的视角。赵世炎就是这样的。
通过老师和书本,赵世炎了解到了跟他身处社会截然不同的世界。
慢慢地,他不满足于中华传统书籍,而是放眼到更大的世界中,了解不同国家的风俗和制度。他开始意识到,他所处的社会有许多相当闭塞的地方,很多制度是不合理的。
带着对家国的爱,赵世炎的心中种下了一颗救国的种子。
赵世炎很喜欢一位叫王勃山的老师,他的看法既独特又进步,赵世炎从他身上得到了很多启发。
王勃山告诉赵世炎,封建制度是害人的制度,这个帝制的社会也是一个病了的社会,必须要改变现状,才能令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赵世炎也开始对封建社会产生了厌恶,而他头顶那根代表着旧时代风俗的长辫,更是招致了赵世炎的嫌弃。
他认为既然要追求进步,自己的身上怎么还能存在落后呢?
于是他拿起剪刀,毅然决然地把蓄了多年的长辫剪掉。
头发落地,赵世炎觉得自己又摆脱了一点时代的迂腐。
可是传统的母亲却急了,觉得这样会招人闲话,让他先戴上一根假辫子,赵世炎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这也是赵世炎告别封建主义的第一步。
11岁那年,赵世炎告别私塾,正式进入学校。因为成绩优异,他被老家最好的学校录取。
一位叫做李玉坤的老师给赵世炎讲了革命的故事,这是赵世炎第一次接触到了这个概念,心中大为震惊。
14岁,举家搬迁,赵世炎来到了繁华的北京城。
在当时,北京已经是文化重地,无数不同的思想和文化在这里激烈碰撞。赵世炎进入了北京有名的中学之一—北师大附中。
赵世炎在这里得到了彻底的解放,他不仅与当时的文人志士有了密切交流和接触,还开始了自己的独立思考。
他参与到北京城瞬息万变的时事中,不断地写文章批判和发表见解。渐渐的,他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影响力,还有了更深一步参与到革命中去的机会。
18岁那年,梦想着改变国家的赵世炎与李大钊结识,两人因为同样的抱负和见解而相见恨晚。
赵世炎积极投身到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中,不过他还是觉得不够,赵世炎感受到了自己身上仍然存在着局限性,赵世炎决定亲自在外面的世界中进行实践,去增长自己的能力。
于是赵世炎远渡重洋,来到了法国留学。
展开工人运动
在法国,他与一众有识之士产生了密切的联系,甚至成为朋友。其中就有周恩来。
赵世炎与周恩来,是这些留学生中最具号召力,最让人信服的人了。
他们不仅头脑绝佳,而且对事业充满热情,在赵世炎和周恩来的身上,有一种能改变时代的决心。
赵世炎一边求学,一边开展了自己的动员行动,与无数的留学生讨论进步理念。他永不衰竭的精力让人敬佩。
赵世炎当时就已经意识到,要成立新的共产主义国家,首先就要团结起工人的力量。
他虽然出生于地主阶级,但赵世炎却能理解工人的困境,他为了更加深入体会工人的处境,还亲自到工厂打工,做最重复、艰苦的工作。
切身的体会,使得他更能理解共产主义的内涵。
后来赵世炎还和周恩来一起成立了一个旅法共产主义小组,以异国为阵地,开始扩展革命事业的影响力。
当时因为国内的运动受挫,留学生中普遍弥漫着一股颓丧之气,赵世炎还与周恩来一起组建了一个青年共产主义的组织。
集结起有志之士的力量,所有人不再感到缺少组织而无法施展能力,一扫一蹶不振的气氛。
1922年,赵世炎从法国回到祖国。他的第一站停留在上海,这座繁荣且思想相对解放的城市。
在法国的经历,让赵世炎更坚定了团结工人力量的重要性。
在上海这座城市,有着成千上万的工人,他们是这个国家的中坚力量,赵世炎不计代价地想要让这些工人获得觉醒。
赵世炎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工厂,深入到工人中间,跟他们打交道,了解关怀他们的生活。一来一去,处于不同阶级的他们开始建立了信任和联系。
很多工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年轻人,总是饱含热情地关注他们的生活。
很多时候,赵世炎不仅仅是闲话家常,他的最终目的是要传播马克思理论,让这些工人也能理解并认同新思想,积极加入到建设祖国的队伍之中。
很多时候,赵世炎站在工人中间,激情澎湃地展开演讲,他简洁明了的演说充满感染力,很多人都情不自禁地被他折服。
每次结束演讲,台下都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赵世炎让这些平时忙于眼前庸碌的工人充满力量和自信,也唤起了他们要参与国家未来,做国家主人公的决心。
不过这个过程也存在着不少阻碍,比如工厂老板就对赵世炎“策反”他的工人,让他们想东想西,不好好干活极度不满。
一次,在赵世炎动员工人时,厂房内突然闯进了几名彪形大汉,他们不由分说地就要对赵世炎动粗,威胁着想赶跑他。
原来是这家厂的老板早已看不惯赵世炎,想给他点颜色看看。
赵世炎却丝毫不惧,他极通人心,又能言善辩,一下子就把几名大汉说得敬佩不已,对赵世炎充满好感,也就不再提威胁的话了。
周围的工友看到,赵世炎连一向眼高于顶的打手都能轻易打动,对他更加的信任和敬佩。
赵世炎的努力很快就有了回报,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工会的存在,并且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除了在底层中游走实践外,赵世炎在同一时期也不忘坚守文化阵地,产出了众多理论性的文章。
他的文章主旨都是关于工人力量的重要性,和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析。给后来的工人运动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赵世炎很为工人的觉醒感到高兴,他好像看到了建立共产主义国家的希望。
在一场大型的工人运动之中,赵世炎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工人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力量。
毫无疑问,赵世炎是共产主义革命的灵魂人物之一,他一手促进了当时的许多重大变革。
可对于国民党反动派而言,赵世炎却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事业,恨不得生啖赵世炎的肉,喝他的血。
在赵世炎忙于指挥工人运动时,国民党的魔爪也悄悄伸向了他。
英勇就义
赵世炎在开展革命时,很小心地隐藏了自己的行踪。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化名为夏仁章,衣着朴素的年轻男人,就是一呼百应的共产党人赵世炎。
不幸的是他被一个叛徒出卖,国民党掌握了赵世炎的行踪和身份。
根据情报,国民党很快就找上了赵世炎家中来。当时只有赵世炎的岳母和妻子、年幼的孩子在家,赵世炎外出办事了。
赵世炎的岳母保持镇静,小心地与国民党搜查员周旋。
“赵世炎是谁?我们这里没有这个人。”
“老实点,想清楚再说,不然有你好看的。”
“长官,冤枉啊。我真的不清楚。”
岳母表面上无辜,但心里早就急得不得了,不断祈祷赵世炎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回来。
然后上天并没有听到她的心声,赵世炎此时走到楼下,眼看着就要上楼来。
岳母呼吸一窒,下一秒便假装不经意,扫过了窗台上的花瓶。希望赵世炎能领会到她的提醒。
砰的一声,瓷器落地,碎了一地。但是正在深思的赵世炎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依然心不在焉地上楼。
赵世炎刚打开房门,迎接他的便是凶神恶煞的国民党人。
赵世炎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了,但依然保持着镇定,借机小声对妻子说:“快,把这个消息传给王若飞。”
赵世炎并没有蒙骗过狡猾的国民党人。
他们将赵世炎逮捕了起来,不由分说地押走。
妻子夏之栩,此时已经怀有身孕,但也顾不得悲伤,在丈夫被抓走后,立马去给王若飞通风报信,让他们赶紧躲起来。
赵世炎被捕后,无论怎样都不肯承认自己的身份,国民党对他用了酷刑,但无论再难熬,赵世炎都没有松过口。
最后国民党还是通过多方证据,还是确定了赵世炎的身份。
国民党人大喜,觉得自己抓住了共产主义的领军人物,一定能获得更多情报,于是更加残酷地对待他,这个过程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痛苦,谁想赵世炎是这样一块硬骨头,硬是一个字都没有透露。
眼看着赵世炎没有了利用价值,国民党也没有手软,1927年,26岁的赵世炎被当街斩首。
他的遗体就如他的气节一样笔直,甚至让侩子手心生畏惧。
赵世炎死后,他的妻子悲痛欲绝,但为了革命事业,她将两个孩子寄养在儿童院,周恩来夫妻对于赵世炎的遗孤充满了心疼。
夫妻俩收养了赵世炎长子,周恩来亲自给他起名。
虽是收养,但依旧让他姓“赵”,给他取名为“赵令超”,并在之后视如己出,含辛茹苦的抚养他长大。
只可惜,赵令超在成年前就因为疾病去世了。
为此邓颖超对于赵世炎夫妻充满了愧疚,觉得自己连烈士遗孤都没有照顾好。
赵世炎的妹妹赵君陶也是一位革命战士,她从小被哥哥改变国家的热情影响着,长大也投身其中,为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赵君陶的儿子李鹏,也就是赵世炎的外甥,也被父母辈的爱国精神影响着,立志要为国家做出一番贡献。后来他成为了国家总理,延续了赵家一脉的赤胆忠心。
赵世炎的一生无愧于国家与人民,他的这份精神也影响了一代代人,成为民族中不灭的顽强和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