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位同事说:她给上大二的儿子一周发一次生活费,每次500元。
我第一次听说按周给孩子发生活费的,挺诧异,不禁问她:“你不嫌麻烦吗?孩子不嫌难受吗?”
她说:“我不嫌麻烦。起初也是一月发一次生活费。但是,他只要不缺钱就跟消失了似的,从来不主动打电话、发微信,我给他发微信,他的回复都是一两个字,很少超过3个。所以,我改成一周发一次生活费,顺便问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可以多聊几句。”
听着挺有道理,但就是有种说不上来的很别扭的感觉。
没想到,又看到一个比我同事更“厉害”的家长,不但给上大学的孩子一周付一次生活费,还要定“考核指标”——每天主动发微信,“指标”全勤完成还有奖励!
“我们家一周付500元,每天主动微信发言奖励10元,月底发言满勤奖200元。学费、书费、服装费等全部报销......”
妈呀,这简直就是管理员工的模式啊!
这样管理之下,孩子满足了家长的期待:定时跟家长沟通,不会乱花钱。
但是,家长有没有想过,一次拿到2000元跟一次拿到500元,感觉是很不一样的。你家孩子的真实感受你了解吗?当亲情成为任务,与金钱明确绑定,孩子会不会有被压抑的窒息感?
我认为,家长这样做,除了忽视孩子作为成年人的感受之外,孩子有一项重要的能力没有机会去学习,而这项是本该在上大学之前就应该大体掌握的能力:如何支配金钱和管理金钱的能力。
一、控制欲过强的父母,容易将孩子养成“仇人”
对一个年满18岁的孩子,生活费每次发放不超过500块钱,说不“控制”孩子是假的,孩子心里没有想法也是不太可能的。
一位朋友说:我上大学那会,我妈就是按周给我生活费。她也说过,如果要买其他东西,她会给另外报销。但我怎么会好意思呢?我曾经商量妈妈按月发给我生活费,她坚决不肯,我哭也没用,说什么担心我花到月底没钱了,实则就是想控制我而已!那种不被人信任的感觉太难受!就是被捆绑的窒息感!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控制欲,而且特别容易表现在控制孩子上面。
因为孩子太弱小,需要父母的照顾,当孩子幼年的时候,必然要依照父母的意愿,很多父母误以为“控制孩子”就是爱孩子。
但是,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具有自我意识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强,他们需要完善自我,需要一定范围内的支配权。
有多少是在父母的“控制”阴影之下长大的呢?是打着爱的名义,行使着控制之名呢?在网络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相似的经历,心理学家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当中有不少事例,很多人也有自己的切身经历。
父母过强的控制欲,以为能够让孩子生活顺遂而幸福,实际上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
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父母对孩子控制欲强,容易对孩子造成长久的心理伤害,令他们长大后幸福指数较低、依赖性较强。
孩子都是大学生了,父母尚且不放手让他管理几千块钱,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够学会管理呢?等到工作以后掌握更多的钱会不会失控呢?
二、学会管理欲望和金钱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一项能力,也是幸福生活的根本
对金钱的掌控能力,直接决定人生的幸福程度。
在这个借贷特别容易的时代,一个人,若没有学会支配金钱和欲望之间的关系,很容易透支信用、透支贷款,陷入经济困境。
有多少人明明收入不菲最后却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基本都是因为没有学会量入为出,合理支配收入。
孩子不是天生就会控制欲望、合理消费,也不是父母讲讲大道理就可以学会,而是在支配钱的过程中慢慢地学会的。
有的父母认为限制孩子消费就会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实际上,过于限制消费反而很难形成合理的消费观。
老是缺乏金钱的孩子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匮乏感,在有钱后产生报复性消费、非理性消费。
也可能不敢花钱,一旦花钱就会产生罪恶感。
从某种程度上讲,学会管理消费欲望、合理安排金钱的能力比学习成绩还要重要。
一个不会合理支配金钱的人,一个不会管理消费欲望的人,即使工作后经济收入可观,也很可能因为不会理财而过得不安定、不幸福。
孩子必须学会正确分配手中的钱,学会量入为出,才能过上与自己能力匹配的生活,才能得到心理上的安宁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