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于享乐主义的批判是源源不断的,但消费主张这一概念的盛行,

似乎让二者之间产生出了一种含而不露的默契。

“这并不冲突,只是听起来些许刺耳。”

时至今日,我们对于那些自相矛盾却又表现出默契十足的“模式”已经淡然接受,

与此同时,在矛盾之中的握手言和,

并不能让彼此身后的刀锋,

顿挫半分。

人们之所以需要让火堆烧的更旺,不需要太过复杂的理由,

取暖是为了生存,借由火,然后获得更多改善生活的可能性比如烤肉,

这是“当代本能守则”。

所以对于火堆本身的添柴行为和保护行为,都属于这些因火而受益的群体所达成的共识,

这是无需解释,无需废话的共识。

当然了,如果说还有什么需要解释,需要说一些废话,

那么便是“烧什么”这个问题的微妙博弈。

记得以前上小学时,思想品德教育课上,老师教育我们要奉献自己,

当时我记得有一个比喻被反复提及,

那就是燃烧自己,温暖他人。

我那时候很小,什么都不懂,印象中我对老师的比喻未能完全理解,

我当时的理解是,我燃烧自己,温暖他人,

这说明我是超人,

我燃烧自己,说明我比别人厉害,因为别人没办法燃烧自己,

因为我很厉害,所以我温暖他人,

那么基于这样的认知,我得出一个很不成熟的结论,

当我足够强大的时候,我一定要帮助别人,

毕竟别人可没那个燃烧自己的本身,但是我有。

虽然这个结论很不成熟,但这个结论却很有意思,

燃烧自己,然后温暖他人的前置条件,

并不是让我成为“燃料”,而是让我成为那个超人,

别人冷,而我能发热,我燃烧自己,温暖他人,

别人开心高兴,我也开心高兴,

这是我在年幼时期所理解的“双赢”。

其实现在想来,这种对双赢的理解,本身其实没问题,

谁有“发光发热”的本事,谁就站出来承担发光发热的责任,

但现实的残酷之中藏着戏谑的调侃,对人性本身的调侃,

因为现如今的现实,出现了更为微妙的“逆转”:

假设,我是说在假设状态下,

有这么一个超人,横空出世。

所谓的这个超人并不认为双赢是他必须追求的究极目标,

但终究有人要承担这样的责任,于是乎,

超人心善,他虽然没有分享他的能力,

但却用他的能力挖了一个坑,

坑里的人,负责发热,

坑外的人,负责支持发热。

显然超人疏忽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入坑可能是一条单向道,

这就好比我去过很多商场,向上走,

往里走的扶梯是自动的,

向下走,往外走,离开商场的扶梯,

得靠自己的双腿挪出去。

这并不友好,但属实没辙。

再加上人们很清楚,下坑的结果是什么,

于是很多人选择默不作声的观望,

观望的不仅仅是这个坑本身,

也在观望那些往下跳的人,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

诚然,眼睛无法看穿他们的所思所想,

但是当他们跳下去之后的表情,

似乎也给出了一些问题的合理解释。

分析到此为止,假设仍不停息。

很遗憾,我不是超人,我没办法评价超人的想法。

很庆幸,我人在坑外,我可以观察坑里坑外的状态。

其实这里外之间,有些东西是一样的,

比如微笑,嚎叫,相互指责,相互讽刺。

而如果非要说出个四四五六的是非对错,

我只能以坑外之人的立场,理性的看待坑里之人的选择,

有些是没办法,有些是“网红效应”,

有些是拼一下,有些是“跟风代价”。

当然,若是上升一点高度来看,

我认为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分割,

分割的都是普通人,坑外的是普通人,坑里的也是普通人,

可当初那坑是怎么来的,

我相信,各位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