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朝鲜的前夜,政治局吵成一团,毛主席:你们都太小题大做
清清河边草
2024-12-27 21:14山东
1950年10月1日,新中国迎来了“1岁的生日”。
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毛主席却收到了一个意外的“礼物”——金日成的亲笔求援信。
因为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这一天不顾中国的正告越过了“三八”线。
情况危急,毛主席连夜召开了中央书记处的紧急会议,商讨是否出兵朝鲜。
出兵朝鲜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决定,因此会议经过激烈地商讨后并没有定论。
之后毛主席先后组织了多次会议,征求是否出兵朝鲜的意见,最终在10月5日决定出兵朝鲜。
可是就在10月18日,也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前夜,政治局委员还是为了是否出兵一事吵成了一团。
但是毛主席却认为他们都小题大做了,这一战非打不可。
毛主席力排众议
1950年10月18日,周总理从苏联返回北京,彭德怀从东北返回北京,两人到齐之后,毛主席立即召开了中央会议。
这次会议主要就是听取周总理和彭德怀的汇报,然后决定出兵朝鲜的具体时间。
周总理带回来的是:苏联暂时不出兵援助中国的消息;而彭德怀带回的是:东北地区已经做好了入朝作战的准备。
原本定好的出兵朝鲜,在此刻又引起了政治局委员的质疑,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苏联不出兵,中国打赢美国的胜算不大。
其实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是反对出兵的主要依据,可是这件事已经讨论了无数次,如今已经是箭在弦上,政治局委员吵成一团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最终,毛主席力排众议,认为他们都太小题大做,有苏联出兵援助自然更好,可是没有苏联出兵援助,这一仗也是非打不可的。
无论有多大的困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决定都不能再变,出发的时间也是刻不容缓。
当晚21时,毛主席下令:中国人民志愿军按照原定计划于19日出兵朝鲜。
而毛主席作出这样的决定,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心路历程,可以说这是毛主席一生最难做的一个抉择。
10月1日的会议上,周总理列举了当时中美两国的武器对比情况,结论毫无疑问是:中国在武器装备上没有任何优势,尤其是美国可以凭借强大的空军牢牢掌握制空权。
朱德、刘少奇等人,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当时国内经济和老百姓的生活都正处在恢复期,出兵朝鲜的代价太大,而且一旦失败,后果也将十分严重。
由于会议召开的时间紧急,与会的人员不多,大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是关于是否出兵并没有表态。
10月2日,围绕是否出兵朝鲜的议题,毛主席又主持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参会的范围扩大了一些。
当天下午,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刘少奇等人通盘考虑,初步达成了一致的观点——出兵朝鲜。
不打无准备之仗,毛主席又连夜做了两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