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西方对中国似乎总是充满了“恨意”,带着这种“恨”,对华政策方面开始变得偏激,那么,这种“恨”到底从何而来?
1、出口管制,打不倒中国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上的崛起,美国通过技术封锁来遏制中国发展的意图变得愈发明显。此番出口管制,无疑是美国欲在半导体产业链上进一步打压中国的一步棋。
但正如美媒所指出的,“鉴于中国工业品在全球市场上的重要性越来越大,西方所能采取的惩罚措施很快将达到极限。”相反,中国的反制,才刚刚开始。
美国方面,部分媒体和政客依旧沉浸在一种“统治世界使命”的幻觉中,往往忽视了不断发展的全球化现实。俄智库锐评,中国的经济实力与技术进步已令所谓的“盎格鲁-撒克逊式夜盲症”变得愈发不切实际。
根据世界报业辛迪加的报道,未来数年内,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形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这个最大出口国的走势。然而,一些美国分析师却频频对中国经济状况作出错误估算,这是对中国崛起的无知,也是在为自身衰落找寻借口。
2、中美“制裁战”,不在于谁怕谁
对于外界来说,中美间的制裁与反制似乎是一场关于技术主导权及资源控制的长期战争。从人口结构到经济模式,中国的每一步转型都被西方严密监视。尽管过去几年,中国经济遇到了一些挑战,但与西方国家的内忧外患相比,其发展势头仍然不可小觑。
以镓和锗为例,这些材料在现代电子产品制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在这些领域的供给制约将直接影响到美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可能造成供应链的中断。显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谁怕谁”的问题,而是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分工中取得平衡。
在此背景下,欧洲的态度显得尤为关键。虽然一些传统观点认为欧洲只是美国的跟随者,但实际上,面对自身经济停滞和产业升级的需求,欧洲企业正在主动寻求与中国的合作。据路透社调查显示,许多欧洲公司已经开始依靠中国企业在动力电池生产等关键领域的领先优势,与之成立合资公司成为趋势。
3、欧洲或能更早摆脱“夜盲症”
这种转变不仅仅是为了短期利益的最大化,更是因为欧洲逐渐意识到,单纯依附于西方阵营并不能有效解决面临的结构性困境。
事实上,这一合作模式的形成或许能够帮助欧洲更早摆脱“夜盲症”,实现与中国的双赢局面,进一步认识到,被美国渲染的“中国恐惧症”,实际上毫无道理。
面对外界的质疑和挑战,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调整。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还是制造业的巨大产出,中国都以其实力证明了自身模式的可行性。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中美在半导体与稀有材料领域的对峙,很可能会继续加剧。然而,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博弈可能反而推动全球科技和资源管理的新一轮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