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华金融评论》周茗一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5年“三农”工作。
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5年“三农”工作。
会议强调,要聚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重点实事,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要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顺应人口变化趋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要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全面落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任务,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探索闲置农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是激活农村内需的重要方式。当前,农村金融仍旧是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薄弱环节。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不仅有利于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也有利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封面专题建议,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创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马九杰在《清华金融评论》2024年12月刊中认为,创新和完善政策性金融体系,发挥政府引导基金、政策性担保、政策性保险的作用,并完善对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支持政策,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监管政策体系、货币政策体系,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支持社会资本下乡。同时,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乡村法治,保护合法合理合乎农民利益的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改善市场交易环境,保护社会资本设立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建议,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明年的“三农”工作应聚焦以下几个关键领域。一是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推动精准农业、智能农业等新兴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实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国家开发银行原行长、广东省原副省长欧阳卫民表示,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在支农支小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金融系统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需要重点关注的若干问题,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向始终不能偏离服务“三农”的初心和使命。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道许表示,数字化转型为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注入新动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下,农村金融作为支撑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的关键力量,其改革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强大引擎,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边界,还显著提升了服务效率、优化了风险管理,并增强了金融的普惠性。
编辑丨周茗一
审核丨丁开艳
审核丨兰银帆
Review of Past Articles -
0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