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者按

2024年,厦门市检察机关聚焦法律监督,突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更加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同时,我们积极从检察业务中积淀和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检察工作品牌,以检察工作品牌的“百花齐放”推动各项检察工作“春色满园”。

今起,“厦门检察”融媒体策划推出“厦检巡礼”专辑,为您呈现厦门市检察机关“以品牌促工作、以工作树品牌”的实践成效。邀您一起检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厦检巡礼|海沧区检察院:法润两岸,融情共谱新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创新机制保障台胞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省首创涉台检察帮教机制,为台湾地区犯罪嫌疑人在同等适用非羁押强制措施及缓刑方面创造条件。

被告人庄某某通过检察帮教基地协助开展审前社会调查和落实帮教监管,得以适用缓刑,该案例入选最高检涉台典型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立涉台案件公开审查机制,邀请台胞台商代表参与涉台案件公开听证、公开宣布等程序,实现不起诉案件公开听证率100%,台胞听证员和台胞人民监督员参与公开听证率100%。

以检察建议推动社会治理

通过大数据分析归纳,“一案一类一建议”推动治理。针对本市涉台人员危险驾驶发案率较高的情况,以类案态势分析警示,向厦门台企协会发出检察建议,发放防范醉驾宣传手册,开展预防危险驾驶系列专题讲座等,有效降低涉台人员危险驾驶发案率,获得台胞高度认可。

以司法政策落实平等保护

落实台湾地区犯罪嫌疑人和其他案件当事人在强制措施、不起诉、缓刑适用等方面享有同等司法待遇。协助台湾地区犯罪嫌疑人申请法律援助,实现涉台刑事案件审查起诉阶段辩护律师全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需求为导向,精准施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立检察官包联台企工作机制,检察官化身“网格员”包联66家规上及小微等台企。2022年以来,通过包联机制走访服务台企142次,发放宣传材料1500余份,收回法律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反馈80余份。

对台企生产经营中的法治需求加以分析,建立问题台账。针对性提供相关法律意见、建议47条。相关经验做法被推广到全市检察机关。

以平台为抓手,优化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通全国首条具有闽南特色的24小时双语检察服务专线,用“乡音”传“法音”。2024年以来累计接听37次,提供法律建议22条。

建立以厦门市台商协会为总站、海沧辖区台商创业馆为分站、辐射全市的“固定+流动”“线上+线下”的“1+1+N”三级“涉台检察法治驿站”。2023年以来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活动9场,受众人群500余人。

以合作为延伸,多方发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强与行政主管部门的协作配合,联合外力擦亮“检护企航”品牌。联合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税法专题讲座、劳动关系讲座、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沙龙、企业服务接待日走进海丝中央法务区等活动9场,受众企业300余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治融合网 架起台胞参与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立台胞检察联络制度。深化“一室多员”工作机制,以台胞检察联络员为纽带,构建多维度、全方位、系统化的法治融合网。

台胞检察联络员协助收集、汇总全市台胞台企的相关法律需求,让“需求清单”转化为检察“履职清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治活动行 引领台胞共融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泛邀请台胞参加公开听证、旁听庭审、参与检察开放日、法治宣传讲座等,2023年以来台胞以检察联络员、听证员等身份参与各项检察工作56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展台湾地区法科学生到检察机关实习实训,通过课程培训、上岗实习、参与听证、心得交流、案例分析会、庭审听庭和实地走访台企等多种形式,鼓励支持台湾青年来厦门学习、就业、创业,增进两岸青年交流合作,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唤醒同记忆 增进台胞认同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推动台胞以文物保护志愿者的身份参与认领和守护涉台文物,进一步完善“检察监督+台胞参与+社会共管”涉台文物检察保护模式。

台胞公益诉讼观察员全程参与“开台王”颜思齐祖陵颜慥墓涉台文物公益诉讼案,共同走访、实地查看整改情况,守护两岸文脉。该案获得台胞侨胞热烈反响,人大代表齐声点赞,被多家国家级媒体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持续以检察开放日、公益诉讼“回头看”等形式,邀请高校台胞教授、台胞志愿者及台湾青年实地查看涉台文物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以台胞视角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海沧高素质高颜值国际一流湾区建设,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