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龙涎香”这个名字大概不陌生,即使不知道它究竟是何物,通过影视剧也能知道它的珍贵。电视剧《甄嬛传》中华妃炫耀独属于她的“欢宜香”时,曹琴默在一旁说:“其中所加的一味龙涎香,还是先帝赐予皇上的。”可见龙涎香是极珍贵的香料。宋代背景的电视剧《梦华录》里,琵琶女宋引章初入教坊司,龙涎香是她送给教坊使的礼物。教坊使收到以后,极为惊喜,其贵重也可见一斑。清代车万育在编写童蒙读物《声律启蒙》时,写道“龙涎三炷博山炉”,更是将宫廷“第一香”与古代知名的博山炉相匹配。

作为产自“南海”(唐代“南海”范围甚广,包含波斯、阿拉伯、东南亚诸国等)的名贵香料,龙涎香在唐人文献中便已多见。在宋代诗文中,它也是“珍贵”的代名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龙涎香最重要的特质不是香味,而是稀缺。明人周嘉胄《香乘》中“进龙涎香”条云:“嘉靖四十二年,广东进龙涎香七十二两有奇。”广东是嘉靖海禁以后仅存的贸易口岸,所以这就是嘉靖时明代朝贡贸易体系下一整年的龙涎贸易量。比起同时期沉香、檀香等大宗香料动辄一整船上万斤的贸易量来说,这是极少的。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龙涎是一种生物肠道的病态分泌物。抹香鲸吞入难以消化的坚硬物质后,肠道为了自我保护,分泌出复合油脂包裹它们,在一段时间后会形成团块状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在抹香鲸呕吐或排泄的时候排出体外,因为质地轻于水而漂浮在海上,其中很少一部分会被人类收集,这就是龙涎香。可想而知,这种香料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

龙涎香刚被抹香鲸排出体外的时候是黑黄色,称为“黑龙涎”。在海上漂浮一段时间以后逐渐发白,变成灰白色甚至白色,这就是“白龙涎”。这一点,宋代那些酷爱焚香的士大夫是很清楚的。方岳《叶秘书致白龙涎》中说“书册懒随黄犊角,岩霏宁识白龙涎”,苏轼则在称赞儿孙做的玉糁羹的时候说“香似龙涎乃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而黄庭坚《与芝上人昙秀》中则提到“寄惠黑龙涎、白莲汤,皆佳物,珍感珍感”。可见宋时龙涎就有黑白之分。

龙涎香中含有一种叫“龙涎醇”的有机物,它原本无色无味,但可以被光降解,产生二氢紫罗兰酮、降龙涎香醚等香味物质。在人类的嗅觉感知中,它呈现出类似麝香或者兰花的香味。这大概是世界上最贵的一种花香了,产自深海巨兽,经历漫长的漂浮与光转化过程,在无垠的海天之间开出一朵花来。

龙涎香因为珍罕,引得人们竞相追逐。商人囤货居奇,文人善于编造神奇故事,两相堆叠,把龙涎香炒作成了半虚半实的神话之香。从龙涎一名将该香与龙相关联,便可见其神异色彩。

因为贸易量有限,在宋代,能够用上天然龙涎香的只有皇家和上层士大夫,实际上就算是皇家,真龙涎也要酌情节省着用。洪刍《香谱》和陈敬《陈氏香谱》等香事专著中记载了许多名为“龙涎香”但并不添加真龙涎的方子。如《陈氏香谱》中有一龙涎香方:“沉香一两,檀香半两,(腊茶煮)金颜香半钱、笃耨香半钱、白芨末三钱,脑、麝各一字。右细末,拌匀,皂儿胶捣和,脱花,爇之。”整个香方不用一点龙涎,而是通过炮制、拼配等手段,将诸多香料营造出一种与龙涎香有关的整体气调。

宋人和香重视“意和”,凝和诸香时不追求气味的绝对相似,而是将重点放在意境营造上。譬如在调制“梅花香”时,不仅有象征花朵的丁香和麝香,还会加入象征雪的龙脑和檀香。整个香氛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含义。龙涎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宋人酷爱龙涎,在整部《陈氏香谱》中,题目带有“龙涎”的香方共有26个,其中真正使用龙涎香的只有3个。所以大部分时候,宋人用的龙涎香应该是和香。

白玉蟾诗云“如焚古鼎龙涎饼,坐对幽窗水墨屏”,吴倧诗云“竹牖迎风翻贝叶,铜炉温火养龙涎”。这些龙涎香饼,多半都是用多种香料凝和而成的,其中未必含有真龙涎。这些香饼的价格比之千金难求的真龙涎或许不如,但好的龙涎和香依然价格不菲。蔡絛《铁围山丛谈》记载了一则政和年间检索奉辰库(收藏珍品的内库)得到龙涎香饼的趣事:“时于奉辰库中得龙涎香二琉璃缶……香则多分赐大臣近侍,其模制甚大而质古,外视不大佳。每以一豆火爇之,辄作异花气,芬郁满座,终日略不歇。于是太上大奇之,命籍被赐者,随数多寡,复收取以归中禁,因号之曰‘古龙涎’。为贵也,诸大珰争取一饼,可直百缗。”这玻璃缶里的龙涎香饼看起来其貌不扬,但熏爇后有一种奇异的花香,这正是龙涎香的特征。这些香饼的质量如此之高,徽宗以帝王之尊都不惜“反悔”,将分赐出去的龙涎香饼收回来,宫中的大宦官们也争相购买,说明上品的龙涎和香也很珍贵。

天然龙涎香价格昂贵,且有价无市。而制作龙涎香饼的香料如沉香、檀香、金颜、丁香、麝香等,价格实际上也不便宜,而且这些香料大多产自域外,供应也是有限的。在两宋市井经济进一步繁荣的背景下,和香中的龙涎香饼也有了一些变化,其中之一就是花朵精油开始用于制作龙涎香。

除了花香以外,天然龙涎中还有许多复杂的气味。学者扬之水有一篇短文《龙涎珍品与龙涎香品》,其中提到:“龙涎香具有生动的动物香,清灵而文雅,同时有很特别的微含木香、苔香。一种特殊的甜气和尤其持久的留香底蕴使它很有温暖朦胧的意蕴。”她在文中也论述了宋人以素馨花、茉莉花制作龙涎香的问题,认为以素馨花、茉莉花的精油制作龙涎香饼,在南宋时是很流行的。

素馨与龙涎联系紧密,张元干《青玉案》中有“心字龙涎饶济楚,素馨风味,碎琼流品,别有天然处”。最著名的是广州城中的“吴家心字龙涎”,宋时流行心字纹样,宋墓中出土过心字金耳环、心字帔坠等物件,诗词中也有“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广州的商户吴氏将素馨精油制成的龙涎香饼做成心字,成为流行一时的香品,供不应求。

素馨、茉莉都被归为“南花”,是海上丝路贸易中引进的品种。这些花在中国尤其是两广地区种植以后,生长得非常好,和本土花一样能够大规模生产。这意味着在中国掌握精油蒸馏技术以后,素馨、茉莉的精油完全可以本土生产。龙涎香饼的制作不仅有了更丰富的原料,产能也更稳定了。素馨和茉莉中的吲哚类物质,能够营造出一种温暖的香氛。精油制作时,往往把邻近花朵的枝叶也一起放入容器蒸馏,所以原始的花朵精油是带有木香的。再配上人们喜欢的心字外形,难怪吴氏的“心字龙涎香”供不应求。

◎本文原载于《光明日报》(作者袁晶、马一),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