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欧盟第15轮对俄制裁清单中列入了中国企业和个人。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对此强烈不满且坚决反对,并将采取必要举措坚决捍卫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欧盟公布的第15轮对俄制裁方案首次把中国企业和个人纳入“全面制裁”名单。在答记者问时,发言人指出,中方一直反对缺乏国际法依据和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欧方此举违背了中欧领导人共识精神,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欧盟通过第15轮针对俄罗斯的制裁举措之际,其宣布对7家中国企业和若干中国个人施行制裁,制裁手段涵盖旅行禁令、资产冻结以及禁止提供资金资源等,这是欧盟首次针对中国开展所谓的“全面制裁”。欧盟委员会宣称,遭到制裁的中国企业和个人有向俄罗斯军队提供无人机零配件以及微电子组件的嫌疑。然而,就在上个月,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曾公开表示,无法证实中国为俄罗斯提供了军事援助。显然,欧盟对中国发起“全面制裁”的理由不过是捕风捉影之举。

早在俄乌冲突爆发伊始,针对我国的制裁就已经开始了。今年6月份欧盟制裁俄罗斯时,我国14家企业就成为了西方国家的针对目标。此次欧盟理事会发布的公告,意味着我国实体和个人首次遭到欧盟组织的全面制裁。为了给制裁我国的措施找到借口,欧盟组织内的成员再次编造所谓的“真相”。按照欧盟官员的说法,此次制裁我国企业的原因仍然是非法援助问题,根据欧盟国家所掌握的“证据”,我国在俄乌冲突期间非法向俄罗斯提供了“无人机卫星导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董一凡接受直新闻采访时表示,欧洲把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视作“对抗西方”的表现,这是对中欧关系的错误认知。中欧合作根基深厚,然而欧洲一方面秉持错误战略方向,另一方面在不必要的领域频频制造矛盾,这既削减了中欧合作潜力,又加剧了双方在重要领域的信任危机。董一凡认为,此举反映出欧盟内部在涉俄问题上对中国施加更大压力、持更强硬立场的趋势,体现了欧洲在应对复杂国际局势时态度的转变。

今年以来,尤其下半年,中欧关系整体上确实不够平稳。无论是双方相互加征贸易关税,还是长时间悬而未决的对华电动汽车加税法案,尽管目前已初见端倪,但毕竟尚未完全确定,都致使中欧关系出现了一些裂痕。此前,像马克龙这样的欧洲领导人曾表示,希望中国就俄乌冲突向俄罗斯施压,然而,中国一贯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不会如欧洲一些国家所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俄乌冲突爆发起,欧盟的立场就始终追随着美国。无论是向乌克兰运送武器,还是对俄罗斯进行全方位的制裁,这些举措都源于拜登政府的主张。此前,美国还以涉俄为由对多家中企实施制裁。而现在,拜登即将下台,候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已明显对支持乌克兰缺乏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欧盟仍然继续拱火浇油,甚至借俄乌冲突的题目发挥来针对中国企业,这一做法实在是既短视又不明智。欧盟其实也清楚,特朗普上台后将会给自身带来巨大的冲击,诸如加征关税、加收保护费之类的手段,又会像以前一样落到欧盟各国的身上。

全世界都清楚,欧盟实际上早已沦为美国的附庸与小跟班。过去主要体现在军事和政治领域,如今在经济和金融方面也未能幸免。欧盟主席冯德莱恩俨然是美国利益的代言人,而新上任不久的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更是一个坚决的反华分子。在接下来的数年里,恐怕中国与欧盟的关系难以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