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首次实行军衔评定工作最早起源于1953年上半年,早在52年9月4日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苏联与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进行会谈,斯大林在谈到部队建设问题时专门提议中国军队应实行军衔制并颁发勋章,斯大林说:"军队没有勋章、没有官阶(军衔)、没有薪金是不正确的。不要将军、元帅是无政府主义的想法"。周总理解释说中国预计1954年完全实行薪金制。根据斯大林大元帅的提议,52年11月1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54年1月部队实行四大制度(其中一项为军衔制度)。53年1月9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实施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的指示》,要求全军上半年完成实施军衔制度的准备工作,如果有可能的话,拟于当年7月份在全军实施军衔制与薪金制,开始了共和国军队首次筹备实施军衔制度的工作。为此,53年1月20日,总干部部发出《关于军衔鉴定的工作指示》,要求全军干部的军衔鉴定一律于3月底前完成。53年2月,总干部部草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在军衔等级设置中共设6等21级,其中元帅军衔设为第一等,共分三级:共和国大元帅、共和国元帅、兵种元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军委与总干部部发布的两个指示,全军军衔鉴定工作于53年1月底全面展开,至此拉开了共和国军队军衔评定工作的帷幕。关于大军区以上首长的军衔鉴定,是由中央军委负责鉴定并报毛主席与党中央审批。当时大军区以上首长均为军委委员级以上高级将领,分别担任军委总部或各大军区领导人,他们的军衔鉴定工作由中央军委直接负责。关于大军区以上军官的军衔等级,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根据军委意图,拟定了一个16人元帅初评草案。16个元帅初评人选中大元帅为军委主席毛泽东,对等当时苏联大元帅斯大林,另15人为元帅初评人选。罗荣桓上报军委评议元帅的15个人选中,军委副主席刘少奇位列名单之一。

罗荣桓开始上报的拟评15人元帅名单中除刘少奇外,还有周恩来、高岗、张云逸、粟裕四人,再加上55年实授十位元帅,元帅人选共15人。15人中属新四军系统4人,八路军系统9人,另周恩来为军委领导,高岗的身份则代表了西北红军。罗荣桓草拟的初评元帅草案上报军委后,军委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了军衔鉴定。由于中国军衔的设置仿效当时的苏联军队,53年2月军衔鉴定伊始,苏联大元帅1人(斯大林),苏联元帅名额为13人,为使中苏元帅军衔人数对等,故罗荣桓上报的15人元帅拟评名单中需至少减少两个名额才能与当时的苏联元帅人数对等。根据中央规定的元帅初评名额不能超过苏联人数13人的指示,中央军委召开会议商讨削减元帅名额。会议根据中央指示新四军元帅名额应削减及中南局元帅席位有2个的原则进行评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根据中央军委制定的评衔工作分三期进行的规定,因病离职休养的人员暂不参加53年8月以前第一期评定工作,他们的军衔放在53年8月之后的第二期进行。鉴于张云逸从51年后因病离职休养不在职,故军委经过研究,暂定元帅初评为14人(中南局元帅2席位为林彪,叶剑英),并于4月22日由赖传珠与徐立清联名上报毛主席与党中央。

关于军委上报的大军区以上军官的军衔鉴定与军衔等级的报告,现已有新近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三卷给出了历史史料,《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三卷记载如下:1953年4月22日,赖传珠同徐立清向彭德怀呈报了关于请中央审批大军区以上军官的军衔问题的报告,建议各大军区以上首长之军衔等级能于5月5日前审批下来,以便着手进行正兵团级以下军衔等级的研究。从赖徐二人联名呈报的报告内容来推算,关于大军区以上首长的军衔鉴定与军衔等级在53年4月22日以前已经军委内定并按审批权限于4月22日上报毛主席与党中央。此时呈报的元帅名额为14人,刘少奇与粟裕均列名单中。后毛主席在呈报文件中批示:"军衔评定工作推迟至年底好!",军衔评定工作预以延期评定。但元帅的评定工作并未因军衔评定延期而中断,仍然在按部就班中评定。

毛主席和党中央在收到军委上报的14人元帅初评名单中,经综合审议,一致决定元帅人选中新四军名额为两席,因时任副总参谋长的粟裕军队级别与职务均达到元帅授衔标准,与其他拟定元帅相比,资历与党内职务均有所不及,故中央经研究后否定了粟裕为帅的提案,初评元帅暂定为13人与苏联元帅人数持平,此时的时间为53年5月,刘少奇居13人元帅之列,并位在朱德之后总理之前,排元帅次席。评衔工作遂暂告段落。

历史上1953年是个多事之年,3月初斯大林不幸逝世,共产主义运动使去了领袖。6月份苏联又发生了贝利亚事件,贝利亚被捕入狱,其元帅军衔被剥夺。而此时的中国政坛也波澜起伏,"五马进京"中的高岗与饶漱石二人破坏党内团结结成反党联盟,阴谋欲篡夺党的领导权,将斗争矛头指向刘少奇同志。高岗在6月份召开的全国财经会议上"批薄射刘",恶毒攻击刘少奇。而饶漱石大搞政治投机,在10月份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讨安反刘",配合了高岗的反党活动,加紧了对刘少奇的攻击,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高岗在反对刘少奇的阴谋活动中,散步"枪杆子上出党","党是军队创造的",制造了"军党论"谬论。并说中共党史上存在"二元论",把刘少奇说成是白区代表,而自已自诩为红区根据地的代表,并反对刘少奇授元帅军衔,并鼓吹白区干部要篡夺党权。高饶二人的反党活动煽动和蒙蔽了相当一部分干部,让刘少奇同志在党内声誉与名望受到了极大影响,但中央很快觉察到二人的反党阴谋,从53年底开始了对二人的揭露与清算,为加强党的团结并极力挽救高饶二人,使二人知错悔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3年12月7日至1954年1月26日,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召开,共和国123位高级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即为评定元帅人选。此时由于苏联元帅中贝利亚的被清算与波兰开始摆脱苏联的实际控制,苏联元帅人数已有原13人减少为11人(波兰籍的波兰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防部长索科罗夫斯基元帅未再计入苏联元帅名额)。为此在军委高干会评定元帅由原13人需减少为11人时,毛主席为粉碎高岗的军党论,阻止高岗染指军队评为元帅,在会议投票元帅选举之前,特别提议已在地方担任要职的政府人员不再参加元帅评定。为此刘少奇向中央提出,因自已的工作重心是负责党中央的日常工作,不再兼顾军队工作,故主动提出退出元帅评定工作。为此高岗也因毛主席授意而知趣退出了元帅评定名单。为此军委高干会通过88人投票产生了十一人元帅人选。55年12月12日,军委高干会举行之际,毛主席与周恩来参加军委高干会的100多位高级将领合影,此时军委副主席的刘少奇却未参加,这说明此时刘少奇已退出了元帅评定。12月15日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增加七人为军委副主席,确定了十一位初评元帅名单,此时刘少奇已辞帅成功,而叶剑英则成功挤入元帅名单,成为元帅之一。做为军委副主席之一的高岗也被排除在元帅名单之外,落选元帅评定实在情理之内。为加强党的团结,阻止高岗评帅,刘少奇主动退出元帅评选,显示了对党的忠诚与高丰亮节的节操,永为世人所敬仰爱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