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林海东

首先亮明我们的观点——确认朝军入俄,但对入俄朝军参战问题存疑。

为什么对外界“朝军参战并出现重大伤亡”的消息不确认?首先,因为各路消息说法不一,疑点太多;其次,作为一个旅游公号,"IN朝鲜”可以确认朝鲜开放旅游至今没有任何确切消息,但没有能力去独立证实俄乌战场发生的事情。

泽连斯基说朝军伤亡超过3000,乌军方也说朝军伤亡超过1000,美韩情报机构也“证实”了伤亡,还无法确认?是的,因为都是说法而已,缺乏实锤铁证。

入俄朝军是特战部队“暴风军团”吗?不知道。但从目前传出的各种图像以及逻辑推理上看,不太可能。“暴风军团”,也就是李奉春中将麾下的第11军团,是朝军精锐,连韩国国情院都说“暴风军团”不过4万多人,且这个军团的首要任务是朝鲜打韩国的时候做战时先锋,金正恩有可能把这支部队的四分之一1.1或1.2万人派到俄乌战场上填坑吗?

我们之所以对入俄朝军是否参与一线作战的问题存疑,因为此事非同小可,一旦被证实,不仅是搅动俄乌战场的事情,也是影响欧洲及东北亚安全的事情,甚至可能扩大战事,延烧成WW3。这将成为一个关键或决定性因素,所以,我们有担忧;所以,在没有更进一步的实锤铁证出现之前,我们希望入俄朝军参战的事情不要发生。如果一旦此事得以真正证实,则需要根据这一确定性因素去看待新的不确定因素,看它对欧洲和东北亚局势产生何种影响,进而对我们的周边安全环境造成什么影响。落脚点在这里,而不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曾经说过,乌军抓住朝军战俘是早晚的事情,属于“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事情。现在,在朝军伤亡情况连续炒作数日之后,第一名朝军战俘似乎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the_warshal18的“电报”页面

当地时间12月26日,一位名为“the_warshal18”的乌克兰博主在他的“电报”频道里发布了一名疑似朝军士兵被乌军特种部队俘虏的照片及消息(上图)。这位博主说,乌军特种部队在库尔斯克方向作战并获胜,抓到一名朝鲜“雇佣兵”,还缴获了一辆BTR-82装甲运兵车、武器、文件等战利品。这消息被乌克兰军事媒体militarnyi援引,朝军俘虏的照片也在其他多个乌克兰博主的“电报”频道里传播(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ilitarnyi相关页面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他博主发布在“电报”的无水印全图

12月27日上午,韩国国情院在回答韩媒对此事的询问时表示,“通过与友邦国家情报机构的实时信息共享,国情院确认一名受伤朝军士兵被俘;国情院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我们无法得知国情院如何“确认”友邦的实时情报信息,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即韩国国情院的“确认”建立在友邦情报信息的基础上,并非“独立确认”此事。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即韩国国情院的“确认”只是个二手消息,那么,它怎样才能“独立确认”呢?很简单,按照韩国国会情报委员会10月份提出“如果朝军士兵被俘或投降,需要韩国特工与他们进行沟通”的要求,派员去乌克兰见见这位“首名朝军战俘”,跟他聊聊。但从目前情况看,做到这一点不容易。

有图为证,但未必就是真相,因为这里面可操作的空间太大,而且疑点仍然存在。而这位“首位朝军战俘”的出现,也证实了此前视频中那个裹着绷带、在病床上痛骂朝鲜的所谓“朝军伤员”是西贝货。这张照片中的所谓“朝军战俘”,的确是东亚面孔,而且基本符合外界对朝鲜人的刻板印象,瘦、黑、弱。当然,显得虚弱据说是因为受了重伤,这个容易理解,关键是他的瘦与黑。

按照乌方及美韩方的说法,入俄朝军、参战朝军是特战部队“暴风军团”。我们虽然没有亲眼见过“暴风军团”的朝鲜兵,但从朝媒发布的图片及视频中可以知道,朝鲜特战军都是年轻的壮汉,手劈一摞砖、胸口碎大石的主儿,主打一个“年轻力壮、勇武剽悍”,否则不足以“暴风”。其中有个别黑瘦的,但结实是前提。这是认知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了,我们再来看照片中的这位“首位朝军战俘”,瘦到眼窝凹陷、颧骨高凸。说他是“暴风军团”的兵,未免羞辱了朝鲜特战部队。这位的形象,大致与乌方及美韩方的“朝军特战部队参战”主张对不上号。此为疑点一。

疑点二,如果这个又瘦又黑又弱的“首位战俘”真的是朝军士兵,那么,不仅入俄朝军是否属于“暴风军团”存疑,而且入俄朝军的构成就成了问题。我在最初评论朝军入俄时曾经说过,视频里的士兵斜腰拉胯,不像特战部队,倒像新兵。这个“首位战俘”似乎就有点儿新兵的意思,而且相貌状态更像中年人。那么,这位有没有可能是图瓦兵?只要他说的不是朝语或韩语,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在开战以来的多段视频中,我们看到过类似的图瓦兵,比如那位满嘴“苏卡不列”、又瘦又垮的图瓦老哥。

疑点三,韩国国情院的“确认”来得有点儿快。尽管它说是来自“友邦情报机构的实时信息共享”,但这种“确认”速度还是让人觉得有点儿可疑,毕竟情报的确认是有一定程序、要花一点儿时间的。在我看来,国情院此举不能排除尽快介入此事的可能性,甚至存在把朝军参战这事儿迅速扩大以达到某种“围魏救赵”目的的可能性。

不知各位是否看过鉴宝节目?里面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对一件“宝物”,专家只要有一点对不上,就鉴定为“不真”,而“国宝帮”则是只要有一点对得上,哪怕碗底儿写着“微波炉专用”、“适用微波炉”,他也坚持手里的那只碗是古董,因为“有气泡”。所以,即便出现了这么个“首位朝军战俘”,我们依然存疑,因为我们不知道他说的是朝语、韩语还是“苏卡不列”。当然,您愿意相信,那是您自己的事儿,不必让我们像您一样信。没吃过丹东草莓,就说跟它其他草莓没区别,与此同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