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杨先生,平时工作应酬较多,最近半年经常会出现餐后上腹部不适的症状。起初并没有太在意,后来在当地医院通过胃镜检查,才发现在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长出来一枚约1.0cm*1.5cm大小的“草莓样”肿物,并且活检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属于癌前病变的一种,如果不积极治疗,进一步可能会发展成癌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二指肠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汇合后通往肠道的“大门”,因位于十二指肠,所以被称为十二指肠乳头,它是胆汁和胰液的排出口,胆汁和胰液从这里排到肠道帮助消化食物。

当地医院建议杨先生手术治疗。由于位置较为特殊,一旦手术,需要切除包括部分胰腺、邻近的十二指肠、胆管下端、部分胃及空肠上端,并且需要做胆总管、胰管、胃和空肠的吻合,是普外科目前创伤最大的手术之一。除此之外,该类患者术后还将可能面临胆道感染,吻合口狭窄的远期并发症,生活质量将大打折扣。

得知上述情况后,杨先生一家人陷入了恐惧,“为什么这么小的肿瘤,需要做这么大的手术,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经过多方打听,杨先生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窥镜诊疗中心门诊就诊。

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窥镜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魏安伟在详细了解杨先生的病情后,为他安排了住院,并进一步做胃镜、CT、MRI(磁共振)等检查。

通过反复研判患者病情,并经过医院MDT团队讨论后,魏安伟团队决定为患者实施内镜下乳头肿瘤切除术+内镜逆行胆、胰管支架置入术。该手术在保留十二指肠完整解剖结构情况下,还可以完整切除肿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5日,在魏安伟团队一个小时的精准内镜手术操作下,肿瘤被完整切除,并顺利完成胆、胰管支架置入术。

杨先生术后恢复顺利,术中精细操作及术后科学的管理,有效预防了术后胰腺炎和梗阻性黄疸的发生,第五天已开始进少量流质饮食。

几天后,拿到病理报告的杨先生彻底放下心来,术后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灶癌变,底、侧切缘阴性。杨先生术后只需要定期复查即可,避免了外科手术。

魏安伟介绍,内镜下治疗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等显著优势。但由于十二指肠特殊的解剖因素,加上十二指肠肠腔本身弯曲度大,视野暴露困难,极大地增加了内镜下操作的难度。此外,杨先生的肿瘤位于十二指肠乳头部位,肠壁薄、切除肿瘤时穿透肠壁可能性极大。若肠壁破损,胆汁、胰液等强腐蚀性液体将严重损害肠体,引发出血、肠瘘、感染等并发症,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手术医生具备娴熟的内镜技术。

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窥镜诊疗中心负责人、主任医师刘桢桢说,一般情况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大多是做胃镜检查时被发现,发病率为1/10万,仅占消化系共同肿瘤的0.6%-0.8%,男女比例约为1.5:1。

此外,相关数据显示,肿瘤一级亲属发病率比一般人群增高2到3倍。40岁以上人群以及有消化道家族病史的患者(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胃肠镜检查。

刘桢桢特别提醒,如果出现以下腹部不适症状,需要提高警惕并及时就诊:

01

黄疸大部分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首发症状不明显,可出现深黄色尿和白陶土样大便,部分患者伴有皮肤瘙痒

02

消瘦可出现体重下降,伴乏力、衰弱

03

腹痛多为右上腹、上腹部隐痛或不适感或为背痛,伴嗳气、恶心、呕吐

04

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或仅有粪便潜血阳性

05

腹部包块可在上腹部触及肿物包块

(曹建 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