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农药行业波澜起伏,从政策法规的重磅调整到市场行情的风云变幻,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到信用体系的全新构建,每一个事件都在深刻 重塑着这个行业的格局。让我们一同回顾这一年农药行业的关键节点,洞察其发展脉络与未来 走向。

01.草铵膦、草甘膦等多种农药纳入限制类名单

事件: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自2024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目录将草甘膦、阿维菌素等28种农药生产装置列为限制类项目,并禁止新建,现有生产能力需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改造升级。同时,草甘膦含量在30%以下的水剂、除草醚、杀虫脒等43种高毒农药产品被纳入淘汰类名录,要求禁止投资并按规定期限进行淘汰。

解读:此次目录调整旨在引导产业结构向更加绿色、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鼓励类项目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限制和淘汰类项目则有助于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02.我国生物农药产业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事件:3月24日发布的《中国生物农药行业报告》称,中国生物农药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报告》显示,当前生物农药(含农用抗生素)占国内总农药市场规模的比例超过10%,未来,随着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持续推进与落实,中国生物农药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解读:目前,中国生物农药行业发展迅速,生物农药产品登记数量逐年递增,产品覆盖杀虫剂、杀菌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品类,不少行业公司已经开始布局生物农药业务。随着巨头企业的进入和行业集中度的逐步提升,生物农药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将不可避免。综合来看,未来包括产品、技术、管理方面的创新,都将成为生物农药企业在竞争中实现突破的“制胜法宝”。

03.丙硫菌唑迎来首个登记高潮

事件: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自2024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目录将草甘膦、阿维菌素等28种农药生产装置列为限制类项目,并禁止新建,现有生产能力需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改造升级。同时,草甘膦含量在30%以下的水剂、除草醚、杀虫脒等43种高毒农药产品被纳入淘汰类名录,要求禁止投资并按规定期限进行淘汰。

解读:此次目录调整旨在引导产业结构向更加绿色、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鼓励类项目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限制和淘汰类项目则有助于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04.浙江打响“肥药两制”改革“第一枪”

事件:2019年,浙江省在全国首创以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实名制购买、定额制施用为内涵的“肥药两制”改革;2022年,浙江又在全国率先开展土壤健康培育,形成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新格局。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最初的“肥药两制”内涵也在不断拓宽,变为“双实名、双定额”,即化肥农药都要实名制、都要定额制。数据统计显示,从2013年到2022年,浙江省化肥、农药用量实现“九连降”。其中,化肥降幅27.5%,农药降幅47.27%。

解读:浙江利用“肥药两制”改革的杠杆撬动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品质。实行“肥药两制”改革,是建立健全农业绿色发展机制体制,全面推进肥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

05.草铵膦上半年价格整体缓慢下跌

事件:上半年,国内草铵膦市场延续2023年下半年跌势,走出一波盘整向下行情。从年初均价7万元(吨价,下同)盘整向下至6月底的5.35万元左右,整体跌幅23.57%,居上半年化工产品跌幅榜前列。

解读:草铵膦价格的缓慢下跌也与其产能有一定关系。2022年以来,草铵膦产能增量巨大,供求关系严重失衡,这是草铵膦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从应用场景来看,草铵膦相较于草甘膦用药量只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单位效率较高,但不杀根的特性注定了其应用场景有限,这也将影响草铵膦的市场回暖。

06.农业农村部发布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事件:7月26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对拟定的《食品中2甲4氯异辛酯等83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征求意见稿)》和《动物源产品中胺苯吡菌酮等57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征求意见稿)》标准文本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食品中2甲4氯异辛酯等83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征求意见稿)》规定了食品中 2甲4氯异辛酯等83种农药302项最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动物源产品中胺苯吡菌酮等57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征求意见稿)》则规定了动物源产品中胺苯吡菌酮等57种农药324 项最大残留限量。

解读: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不仅是判断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指标,同时也是各国保护本国农业产业安全的技术性贸易措施。

07.限制类农药拟实名购买,且不得销售给未成年人

事件:8月20日,在《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修订草案)》立法听证会上,创新增加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内容,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条例(修订草案)》规定购买限制类农药的,必须出示个人身份证明或者其他有效证件,说明实际用途。农药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限制类农药。

解读:山东省农产品品种多、产量大,农业投入品用量大,不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违规使用禁用农业投入品是当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隐患。此举可实现对限制使用农药的全程可溯源管理,同时也是保护未成年人和公众安全的重要一环。

08.四种高毒农药正式禁用

事件:自2022年9月1日起,撤销甲拌磷、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灭线磷原药及制剂产品的农药登记,禁止生产。自2024年9月1日起,甲拌磷、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灭线磷等4种高毒农药禁止销售和使用。

解读:也就是说,上述4种农药现已属禁用农药。依据《农药管理条例》规定,按照假农药处理。生产、经营和使用禁用农药,属于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09.多家肥料企业获批农药生产许可证

事件:近期,有多家肥料企业获批农药生产许可证。这些企业,多数并未取得农药登记证,应是以接受委托生产为主。以湖北省为例,自2023年12月到2024年9月4日,在首次获得农药生产许可证的7家企业中,有5家为肥料生产企业。

解读:近年来,因药肥(多为颗粒剂剂型)具有省工节本、广谱高效、互作增效等优点,已逐渐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种普遍措施,市场需求量持续放大,生产企业不断增加。企业应突出创新、突出绿色发展、突出市场导向,在新一轮发展中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生产出更多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湖南特色小宗作物用药,为服务“三农”和行业发展发挥表率作用。

10.农药市场涨价风潮暗流涌动

事件:9月中旬,农药市场总体需求维持相对疲软态势,多数产品价格走势平稳。上游原药工厂开工率不高,下游制剂端逐步消化库存,加强回款。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整体市场趋于保守,仍有少数产品因其低库存状态而显得尤为抢眼,这些产品的上游厂商正酝酿价格上调策略,如阿维精粉、甲维盐、苯醚甲环唑等均出现了价格上调的迹象,且涨幅各异。

解读:农药价格的此番上扬,其背后实则蕴含着多重深层次原因:原材料价格的持续攀升;市场需求回暖;农药生产企业普遍在成本线上挣扎,经营压力过大。值得注意的是,少数产品因市场供需失衡,其价格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整体而言,这种波动将控制在较为合理的范围内,不会引发市场剧烈动荡。

11.全国范围推行应用《农药登记证》等电子证照

事件: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2024年1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应用农业农村部本级颁发的《农药登记证》、《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证书》、《肥料登记证》、《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批件》、《国(境)外引进农业种苗检疫审批单》共5种电子证照,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同步制发、并行使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自2025年1月1日起,不再制发上述5种电子证照的纸质证照。

解读:应用《农药登记证》等电子证照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部署要求,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能够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12.中国农药生产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上线

事件: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农药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中国农药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以农药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成果为基础,搭建完成覆盖全部农药生产企业的″中国农药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于10月13日正式宣布上线。

解读: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供需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坚实基础,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民经济循环高效畅通、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13.农药行业即将迎来真正大洗牌

事件: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农药管理制度,11月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农药登记管理办法〉等5部规章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第三十一条第一款指出,在″农药标签和说明书不得使用未经注册的商标″增加″同一登记证持有人的同一农药产品标签只能标注同一个商标″。从″同一生产企业仅可使用一个品牌标志或商标″修改为″同一登记证持有人的同一农药产品标签只能标注同一个商标″,″一证一品″或将成为现实。

解读:随着“一品一证”政策的逐步落地,2025年或将成为农药产品的“淘汰”之年。这一政策要求每个农药产品都必须对应一个唯一的证件,这将直接导致大量同质化、低质量的产品被淘汰出局。而正是这场行业大洗牌,也必将促使农药产品回归到其核心本质,即品质与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注生物有机肥行业前沿资讯/最新热点,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作者/编辑:崔志欣

责编:张亚静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