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索菲亚大教堂

踱步至圣•索菲亚大教堂景区,这座巍峨壮丽的建筑,始建于 1907 年,由当时的沙俄军队奠基兴建。历经风雨沧桑,今天我们所见的,是1932年修缮后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教堂通体红砖,顶端为绿色的拜占庭式球状尖顶,是中国保存至较为完好风貌纯正的拜占庭式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7 年,圣•索菲亚大教堂被授予新身份,变身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教堂。在改建成艺术馆后实施了内部改造,借由展示照片和城市规划沙盘,再现了哈尔滨的历史风貌与当代现状,描绘了这座城市的未来愿景,彰显了哈尔滨市独有的建筑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宗教场所,而作为艺术馆,俄罗斯演员按时演奏手风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圣•索菲亚大教堂Tips:

开放时间:8:30-17:00

门票:20元

霁虹桥

步行返回宾馆,原本依赖导航前行,未曾想导航竟绕了远路,竟意外地邂逅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属于中东铁路建筑群的“霁虹桥”,真可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霁虹桥始建于 1926 年,在哈尔滨桥梁的发展历程中,它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哈尔滨桥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既是城市桥梁史上第一座名副其实的立交桥,同时也是中东铁路建筑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霁虹桥横跨道里与南岗两区的分界点,紧邻繁忙的哈尔滨火车站,作为滨洲、滨绥铁路的跨线桥,桥下密布着众多的拱柱和错综复杂的铁路线路,见证了无数列车的轰鸣与岁月的流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霁虹桥是一座极具代表性的欧式桥梁建筑,其正桥的两端矗立着古埃及式方尖碑作为桥头堡,四周分布着 24 个精美绝伦的花环状装饰浮雕细腻而精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桥头堡的上方,各筑有两个相对较小的桥灯塔,桥下面的柱子上精心刻制着狮子头像。在坚固而有力的钢栏杆上,镶嵌着“飞轮”中东铁路路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6 年 11 月 28 日,当霁虹桥举行落成命名典礼上,最终定名为“霁虹桥”,此名的典故出自杜牧的《阿房宫赋》中“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这一诗句中的霁虹二字。恰如其分地描绘了这座桥梁的壮丽与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