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能文,九岁指摘颜师古《汉书注》中的错误。他的诗词造诣很高,善于创作五律和五绝,其诗词语言富丽华美,意境开阔,气势雄伟。同时,他的诗歌也表达着强烈的情感,无论是早期的积极向上还是后期的悲凉沉郁都给人以深刻的情感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江二首 其一 初唐 · 王勃

泛泛东流水,飞飞北上尘。

归骖将别棹,俱是倦游人。

“泛泛东流水,飞飞北上尘。”诗人以江水东流和尘土北飞起兴,描绘了一幅广阔的旅途景象。江水的悠悠东流和尘土的纷飞,象征着旅途的奔波与辛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氛围。

“归骖将别棹,俱是倦游人。”诗人笔锋一转,将视线聚焦于即将分别的旅人。归骖与别棹,一陆一水,代表着不同的归途与离别。而“俱是倦游人”则点明了这些旅人共同的特点——疲惫与厌倦。这既是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叹息。

整首诗以江河为线索,描绘了旅途中所见所感的景致。通过东流水、北上尘、归骖、别棹等意象的巧妙组合,诗人成功地传达出离别、疲惫与思乡的主题。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江二首其二初唐 ·王勃

去骖嘶别路,归棹隐寒洲。

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

首句:“去骖嘶别路,归棹隐寒洲。”诗人以“去骖”和“归棹”两个意象,分别描绘了离别和归隐的场景。马儿在告别的道路上悲鸣,小船在寒冷的河洲上漂泊,这一静一动之间,将离别的哀愁与归隐的孤寂表现得淋漓尽致。

次句:“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诗人笔锋一转,将视线聚焦于江边的自然景象。落叶纷飞,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这里的“应想”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整首诗以离别和怀乡为主题,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怀旧之情。诗人以江河为线索,将离别的哀愁、归隐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情感与哲思的画卷。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富有象征意义,如“寒洲”象征着离愁,“木叶下”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时光的流逝,这些意象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其一 初唐 · 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江送巴南水”,诗人以长江为背景,描绘了江水悠悠、流向远方的景象。这里的“送”字用得极为巧妙,既写出了长江水流的动态,又暗含了诗人对离人的送别之情。

“山横塞北云”,诗人将视线转向远方的大山,以“横”字形容山的连绵不绝,同时以“塞北云”作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这句诗中的“山”与“云”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辽阔而深远的画面。

“津亭秋月夜”,诗人将场景聚焦到渡口边的亭子和秋夜的明月上。这里的“秋月夜”不仅点明了时间,还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与前面的江水、大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谁见泣离群”,诗人以问句的形式收束全诗,既表达了对离别时哭泣之人的同情与关切,又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这里的“谁见”二字,既强调了离别时的孤独与无助,也暗示了诗人对离人的深深怀念。

这首诗是王勃在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从诗中可以推断出,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津亭,启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有巴南、塞北之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其二初唐 ·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乱烟笼碧砌”,诗人以“乱烟”和“碧砌”两个意象,描绘了一幅朦胧而幽静的夜晚画面。烟雾缭绕,使台阶上的绿色显得更加深邃,同时也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飞月向南端”,诗人将视线转向天空,以“飞月”形容月亮的高悬和明亮,同时以“南端”指出月亮的位置,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这句诗中的“飞”字用得极为生动,仿佛月亮在夜空中自由翱翔。

“寂寂离亭掩”,诗人将场景聚焦到离别的亭子上。这里的“寂寂”二字,既强调了亭子的寂静无声,也暗示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寞。而“掩”字则进一步突出了亭子的关闭状态,象征着离别的结束和离人的远去。

“江山此夜寒”,诗人以“江山”代指整个自然景色,以“寒”字形容夜晚的寒冷。这句诗不仅点明了季节和气候,还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悲凉氛围。同时,“此夜”二字也强调了时间的特定性,使整首诗更加具有现场感和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