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银行股成了领头羊,到底是谁在买,

明白了这个问题,大家应该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操作了!

另外,本篇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最后一部分【重要提示】这一节非常关键,

本篇的精华都在其中,大家可千万不要忘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市场过于离谱

现在很多人觉得市场没有机会,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不是,先来看看这两天的独大的银行股!

到底是谁在买银行?是传说中的某队吗?亦或者是机构?

如果是他们买入的,那理由和逻辑又是什么?

如果是基于业绩驱动,那么银行员工的工资奖金应该拿到手软吧,

毕竟,随便扫了一眼银行板块。

什么业绩承压,员工还在降本增效?

那么买入的逻辑单纯只是为了护盘?

这也是纯扯淡,随便翻开任何一家银行的前十大股东信息,

我们会发现国资已经持有了95%到96%的股份。

国资还有必要单独「开小灶」再去买吗?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现在冲银行的,与之前抱团炒小,炒差的大概率是同一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给各位看张图,某银行etf盘中出现「闪崩」,这是机构能干出来的事?

当然,这种做法非常聪明,原因无他:

银行股本身很难减持,这就意味着,很少量的资金就能拉动,而且误导性极强。

然后,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散户们蜂拥而至的时候,就「咣」的一声,全卖给你。

所以,大家不要让自己的个人情感给投资标的带上光环,

很多人现在往往只看自己持有股票的正面消息,

对于负面消息就选择忽视,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

换句话说,股市中的机会都是轮流的。

真正的机会不是市场中的热点,而是热点起来之前的潜伏,

当大盘股热起来之后,市场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多,

因为大盘股的上涨会带动指数上涨。

二,机构闷声干大事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看数据,

但很多人并没有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的能力,

这就需要用大数据工具了,通过对原始交易数据的收集、筛选、整理和挖掘,

并通过模型进行比对后,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特殊现象,

比如「交易行为」数据,尤其是机构交易行为,

因为其本身就具有连续性、规模性和重复性的特征,

因此就可以揭示更多鲜为人知的交易细节。

其实大家都知道股票的定价权在机构手中,

所以如果能用大数据看到机构资金的交易行为,那问题就简单了,大家看下面这只股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注意看图中的橙色柱体,它是「机构库存」数据,

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特有的,表达机构资金参与交易的意愿,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持续时间越长,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也说明机构资金越看好!

图中明显能看出,图中标注部分虽然股价在震荡一直处于一、二级交替阶段,也就是机构控盘区,

这时候其实是不用过于担心的,

但有些股票出现的情况就不一样了,看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只股票虽然股价也是在震荡,但此时已经是在三、四级交替阶段了,也就是机构观望区,

这就说明机构已经不再积极参与交易,这时候不跑最后还得吃亏!

三,重要提示

显然,机构已有所行动,可我们该怎么跟上其步伐呢?

重点在于把握机构大资金的走向,然而市场上鲜少有能对机构资金进行全面观测的渠道。

你知道到底哪些股票里面有机构资金参与,同时还是很积极地吗?看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图可知,实际上「机构库存」数据正整体下滑。

真相是这些长线资金往往聚焦于少数股票,而非雨露均沾,这才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之处。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小雅,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