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一种被称为"垃圾鱼"的生物正悄然在我国许多地区蔓延,这种鱼类具有极强的适应力,能够在高度污染的环境下生存繁衍。
这种鱼不仅大量繁殖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甚至仅靠吃粪便就能生存下来,不少的河道里面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罗非鱼之路:从“垃圾鱼”到“水中鸡肉”
这种鱼名字叫做罗非鱼,原产于非洲,与我国的鲫鱼外形相似,但其实并无血缘关系,罗非鱼的生存“超能力”令人意想不到,它可以在污染最严重的河流、垃圾池、甚至是臭水沟等极端恶劣环境中生存繁衍,对环境适应力极强。
这种强大的适应能力,成为罗非鱼在中国被贴上“垃圾鱼”标签的原因之一,许多人误以为罗非鱼可以靠吃垃圾存活,但实际上它只是对污染水体的耐受性极强。
生活在严重污染中的罗非鱼,肉质会出现劣变,散发出异味,作为外来物种,罗非鱼还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冲击。
罗非鱼具有极强的侵略性,它能快速繁殖,数量激增,会与许多本地鱼类争夺食物和栖息地。同时,罗非鱼的攻击性也非常强,会主动攻击其他鱼类,对原有的生态系统产生破坏。
因此环保人士纷纷呼吁限制罗非鱼的繁殖,许多地方将大量捕捞罗非鱼视为治理当地水域的重要措施。
在民间,“罗非鱼”这个词已成为对水质污染和生态失衡的象征,被贴上了“垃圾鱼”的标签。
但是当罗非鱼被引入美国市场后,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改变——原本在中国饱受争议的罗非鱼,成为美国人竞相追捧的餐桌新宠。
罗非鱼受美国人欢迎的原因有几个,首先是它的轻松食用性,罗非鱼只有一两条大刺,基本没有小刺,吃起来十分方便,相比之下,美国人常吃的三文鱼,小刺多而锋利,非常容易导致鱼刺堵塞。
其次罗非鱼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每100克的罗非鱼中含有20.2克的蛋白质,这一数据甚至高于鸡蛋。
罗非鱼蛋白质的利用率也达到95%,因此被美国卫生部门誉为孕妇和儿童的良好蛋白来源,以健康著称的美国人非常看重这一点。
再者我国出口的罗非鱼需要通过严格检验,确保达到标准,这让美国消费者对其质量放心,最主要的是罗非鱼的价格只有三文鱼的一半左右,更易为美国的中低收入人群接受。
不得不说没有吃不了的食物,只有喜不喜欢它的口味,罗非鱼的肉质和制作方法也非常符合美国人的味蕾。
罗非鱼可以直接煎炸,制作成受欢迎的鱼排或鱼柳,相比之下,美国人不太适应中国的烹调方法,也不习惯处理河鲜。
罗非鱼之所以能成功打开美国市场,是因为它提供了价格低廉而营养丰富、容易食用的鱼肉产品,切合了美国主流消费者的需求。
见面我们有说道,罗非鱼算是外来物种,一开始我国的海域里面并不存在,那当时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呢?
罗非鱼的中国之路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水产养殖业面临发展瓶颈,以鲤鱼、草鱼等为主的养殖模式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为了引入新品种推动产业升级,广东等地的专家将目光投向了非洲尼罗河流域生长迅速、对环境要求不高的罗非鱼。
1957年,第一批罗非鱼从越南进入广东,起初养殖户对这个陌生品种持谨慎态度,然而很快他们发现,罗非鱼6个月就可上市,对当时的农民而言无疑是全新的经济来源。
这一发现引发了罗非鱼热,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加入,并从日本引入红色罗非鱼进行杂交改良,在强劲的市场需求拉动下,罗非鱼养殖规模以每年30%的速度扩张,成为南方多省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野生罗非鱼量激增,它对本地生态系统的破坏也日益显现,罗非鱼可以在各种环境下繁衍生存,在无天敌的情况下迅速增殖,吞食其他鱼类的食物和栖息地,导致许多稀有鱼种濒临灭绝。
有报道称,野生罗非鱼暴涨后,某水域中罕见鱼类的数量骤减90%,为恢复生态平衡,各地不得不花巨资清除罗非鱼。
罗非鱼之所以能在中国野生环境下大量繁殖,原因在于它优异的适应力和繁殖能力,罗非鱼可以在淡水和咸水环境下都能存活,甚至在污染严重的水域也能生存。
它们能够利用各种食物资源,从浮游生物到软体动物都可以捕食,更关键的是,成年母鱼会用口腔孵化自己的卵,一次可产下数万颗卵,并为仔鱼提供稳定安全的成长环境,因此罗非鱼的成活率极高。
早期从越南引入的罗非鱼主要用于养殖,但部分鱼隻被意外流入野外,这些逃逸的罗非鱼凭借强大的适应力,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迅速繁殖。
根据报道,广东一些水域的罗非鱼数量在短短几年内就暴涨了数十倍,这给当地的淡水鱼类造成了巨大冲击,许多稀有鱼种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被罗非鱼瓜分一空,数量骤减90%以上,一些物种甚至濒临灭绝。
面对野生罗非鱼的泛滥,不少地方被迫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清除,但由于罗非鱼生殖速度太快,这项工作艰巨无比。
即使捕捞掉90%的罗非鱼,最终还是无法遏制它们的增长,这成为许多地区水生态系统恢复的巨大阻力。
目前罗非鱼已被列为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它的出现说明引入非本地物种时的风险评估不足,也警示我们在利用外来物种时要审慎对待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不过相比较来说近几年这样的情况又再次出现了好转,大家也逐渐的接受罗非鱼,只要是正常养殖的还是很受大家欢迎的。
而相比较起来,接下来的所出现的才是真正的垃圾鱼,对于海洋的危害和罗非鱼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低调的生存专家
比如说清道夫和鲶鱼都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因此被戏称为“垃圾鱼”。但这其实源于对它们的误解。
清道夫原产南美洲,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中国,它可以利用任何水资源进行繁殖,甚至在完全干燥后遇水复活。
当年就有某水库发现大量清道夫,工作人员抽干了水库水试图消灭它们,然而过了一段时间水库再次注水,清道夫还是活蹦乱跳,这主要是因为清道夫能在泥土中存活几十天不等,这次事件充分展现出了清道夫愈挫愈勇的生命力。
成年清道夫每天需要摄入自身重量2%的食物,会捕食其他鱼类,对当地生态造成破坏,有专家调查后发现,清道夫数量激增之后,周边20公里范围内许多地方的原生鱼类数量锐减。
因为一条成年清道夫每天能吃掉3000-5000个鱼卵,还会吞食小鱼,严重捕食其他鱼类资源,在食物短缺时,清道夫还会互相攻击以获取食物。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适量的清道夫也有净化水体的作用,关键是要掌握数量,防止过度繁殖。
有研究表明,清道夫吞食底层微生物和污染物,对某些富营养化水体碳氮循环具有一定净化效果。
另一个垃圾鱼叫做鲶鱼,之所以这样称呼它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鲶鱼生存能力强大,可适应各种环境。
之前一则网传视频显示,某养殖场的厕所直接排放到鱼塘,大量鲶鱼争相撕咬粪便,场面相当恶心。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这只是个例,大多数养殖场已转为专业化、规范化操作,使用无公害的有机肥,鲶鱼是健康卫生的食品。
清道夫和鲶鱼都曾被贴上“垃圾鱼”的标签,但这只是因为误解了它们强大的适应能力。
我们应该合理利用清道夫的净化功能,适当控制数量,采用科学养殖,让鲶鱼成为营养美味的食材,不应轻视这些低调的生存专家,应充分发挥它们的生态价值。
总结
不过目前来说罗非鱼和鲶鱼都通过现代化养殖获得了规模化生产,所以大家也不用担心吃到不干净的鱼。
相比较起来清道夫就属于是真正令人嫌弃的生物了,不仅肉不好吃,还会让当地的其他鱼类没有生存空间,真正算是海洋里面的“搅屎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