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途中,蒋介石曾扬言:要让毛泽东和朱德成为石达开第二!

那么,蒋介石何以放此狂言呢?主要原因是当毛泽东带领红军在过了金沙江之后,开始沿着大渡河的方向前进,而这一条路,正是当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走过的死路。

老蒋彻夜苦读《庸庵文续篇》,却不知毛泽东早已烂熟于心

为了完成自己的春秋大梦,蒋介石彻夜苦读清末北洋幕僚薛福成所著的《庸庵文续篇》,他之所以这样勤奋好学,是因为此书中详细记述了1863年石达开带领的太平军在大渡河边全军覆没的惨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

蒋介石越读越兴奋,在他的心里好似已经标定了红军的葬身之地。可蒋介石哪里知道,在他读这本书的时候,毛泽东其实早已将这本书中的故事烂熟于心。论兵力,毛泽东所带来的红军确实不如蒋介石的国民党军,但要是论智谋,毛泽东对老蒋来说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再要是论读书的话,蒋介石在毛泽东面前分明就是关公面前舞大刀了。

当时的实际情况恰恰正是这样,蒋介石读的是清军全歼起义军的经验,读得异常开怀,而毛泽东读的则是起义军被全歼的教训,并逐一找到了破解之法。

石达开兵败安顺场的原因教训

1863年,石达开率领4万大军,准备经由安顺场北渡大渡河,却最终兵败大渡河南岸,其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因为久久徘徊在大渡河以南,贻误了最佳的渡河时间。尤其是在即将准备渡河之际,石达开的夫人又生了个小王子,翼王一高兴再庆贺三天,而就在此时,天降大雨,山洪暴涨,数万大军,背水临敌,如惊弓之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 剧照

二是当时的太平军并不懂得什么叫统战工作和团结群众。军纪涣散并突如其来的太平军被当地土著人视为洪水猛兽,土著人不但协助清军剿灭太平军,甚至还直接组织武装对其进行袭扰。太平军面对举步维艰的生存压力,尤其是在粮草断供之后,开始军心思变,战斗意志锐减。

三是曾国藩有勇有谋,湘军勇猛顽强。湘军在之前的战斗中虽说屡战屡败,但在曾国藩的带领下却又能做到屡败屡战、越战越勇,并最终将背水扎营、粮草断绝、军心大乱的太平军一举歼灭,一雪前耻。

所以,作为起义军将领的石达开最终败于晚清名臣曾国藩之手,并不算丢人。

历史的瞬间惊人的相似

1935年,当红军到达安顺场时,不论时间、路线,乃至敌我的兵力,都与72年前的那场战斗十分相近,而他们所面对的更是同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渡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军强渡大渡河

大渡河是长江的支流之一,河面虽然不是很宽,但是水流湍急,河床上乱石丛生,这就造成河面上到处都是漩涡,自古就无法直接涉水泅渡,一旦失水,即便是水性再好的人也绝无生还的机会。大渡河的两侧悬崖陡峭,仅有一条凿出的小道顺着河流的方向悬挂在峭壁之上,而要想渡过这条河流,唯一的方法就是依靠木船顺流摆渡。

历史上的这一瞬间虽然惊人相似,但不同的是,走在这条道上的,已不再是当年石达开带领的太平军,而是由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了。

红军战士严格执行民族纪律

毛泽东熟读历史,更是提前研究了太平军失败的缘由。为此,毛泽东要求红军战士一定要与当地土著人搞好关系,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

当时有一支小分队前去执行侦察任务,由于执行了毛泽东打不还手的命令,竟然被土著人捉去,最后回来的时候,连身上的衣服也被扒光了。

红军战士强忍着屈辱仍牢记民族纪律,毛泽东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开怀地笑了,因为在毛泽东看来,红军战士一身裸露展现出的是红军队伍的坦荡胸怀,而土著人仅仅是脱去了红军的衣服,说明其良心并没有泯灭,这样的火候也算是刚刚好。

刘伯承与小叶丹歃血为盟

之后关于刘伯承与小叶丹歃血为盟的故事大家就更熟悉了。由于红军严格执行民族纪律,绝不向受苦受难的彝族同胞开枪,彝族首领小叶丹深受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伯承与小叶丹歃血为盟 剧照

毛泽东见感化彝族同胞的火候已到位,时机已成熟,便请刘伯承前去找彝族首领进行交涉。小叶丹在见到红军参谋长、红军北上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后,对红军更是深怀敬意,提出要与刘伯承司令员按照彝族习俗歃血为盟,刘伯承欣然应允。

5月22日,刘伯承与小叶丹在山清水秀的彝海边举行了结盟仪式,并授予小叶丹“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支队”的旗帜。小叶丹派向导为红军带路,让红军顺利走出凉山彝族地区,直达安顺场,为红军大部队顺利过境创造了条件。

由此可见,阻挡我们前进的不是高山大河,而往往是自己鞋底一粒小小的沙粒。

数百年来,生活在大渡河沿岸的彝族同胞,在这一相似的历史事件之中,他们既可以成为革命道路上扎透脚心的一粒沙子,也可以成为助力成功的垫脚之石。

毫无疑问,红军强渡大渡河的伟大胜利,正是因为毛泽东所制定的严格的民族政策和对土著人的秋毫不犯这两条军规,这是因为赢得民心而赢得的胜利。而蒋介石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巨大威力,而这样的失策直到他最终被赶到台湾以后,在重新回忆起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时才若有所悟,可又为时已晚。

不知大家对此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