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夫,霍查与铁托,是兄弟还是仇敌?

如今中国的年轻人基本不知道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媒体上也很少提到它。

阿尔巴尼亚位于地中海东岸,巴尔干半岛西南部,在欧洲古代史上没有多少存在感,在近代,它也一度沦为欧洲最穷的国家。

它的领土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300万。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6.64万平方公里,人口720万人,阿尔巴尼亚没有半个宁夏大,人口也没有宁夏一半多。阿尔巴尼亚的体量在中国也就是一个小地级市或者大县城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这么小的国家却在国际舞台上,尤其在中国人民印象中曾经有很强的存在感。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位领导人,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一书记恩维尔·霍查,从1945年到1985年统治阿尔巴尼亚整整40年。

恩维尔·霍查生于1908年,家乡位于阿尔巴尼亚南部的吉诺卡斯特城,是一个商人家庭的小儿子,父亲和大哥去美国做生意,霍查在做市长的叔叔家长大,叔叔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他对霍查的三观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0年,22岁的霍查到法国留学,他对所学的植物学兴趣不大,却对政治产生了浓厚兴趣。霍查成绩非常糟糕,不得不中断学业。靠着家族的影响和自己的激进,霍查当上了阿尔巴尼亚王国驻比利时大使馆的秘书,其间他不时在法共报纸上发表文章。在比利时待了一段时间后,1936年霍查突然回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将霍查推上了阿尔巴尼亚的政治舞台。霍查动员、领导群众投入反法西斯斗争,并成为当时反法西斯组织的创始者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1年,阿尔巴尼亚共产主义小组召开建党大会,霍查被推举为领袖,领导阿共开展反法西斯斗争。那时候的霍查,是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位抗击法西斯的民族英雄,他成了意大利当局眼中的头号死敌,被缺席审判定为死刑。这无疑更增加了霍查头上的英雄光环,他在党内的威望与日俱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4年,霍查率军攻陷首都地拉那,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45年阿尔巴尼亚建国,并在同年举行大选,霍查成为国家领导人,而且一干就是40年,直到1985年去世。

霍查统治期间的阿尔巴尼亚,废除了落后荒凉的传统民族宗教习俗,成长为一个世俗国家,工农业和医疗事业均有较大发展,跟历史纵向相比,霍查干得还算可以。但在一个200万人口的小国里,专修内政是无法给他创造这么大的名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霍查在国际上出名的,不是他励精图治领导小国寡民自力更生、共同富裕,而是他成功得罪了当时世界的两大阵营。

霍查的外交政策,到底是有着浓烈的个人独裁色彩、又穷又横的强盗逻辑?还是有着不屈不挠的民族主义和不畏强权的斗争精神呢?

本文以霍查领导下的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夫的外交为例说明。

1945年阿尔巴尼亚建国初期,对于自己南边的邻居希腊和北边的邻居南斯拉夫,霍查自然要靠近社会主义阵营的南斯拉夫。希腊是君主制国家,受英美支持,自然是革命者霍查眼中的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9年至2003年建立的南斯拉夫,是以塞尔维亚族为主、以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建立的国家。

然而同一阵营、互为邻居的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是友好邻邦吗?铁托与霍查有革命友谊吗?

如果说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当之无愧的老大哥,那1929年建国的南斯拉夫就是当仁不让的二哥,1945年建国的阿尔巴尼亚成了南斯拉夫的小弟,南斯拉夫也急于树立当哥哥的威信,想把阿尔巴尼亚当成自己的小跟班。它第一个承认霍查领导的政权,并与之签署友好互助条约,霍查为获得国际支持,也投其所好,紧紧跟随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

铁托喜欢枪,霍查在国内四处寻找铁托喜欢的那种类型,一共找到了三支,其实霍查本人也很喜欢这三支枪,他请南斯拉夫大使将三支枪送给铁托过目,让铁托挑一支,不料,铁托同志对这三支枪都非常喜欢,霍查只好忍痛割爱,恋恋不舍地将三支枪全部送了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霍查第一个访问的国家是南斯拉夫,他也是第一个被南斯拉夫授予最高勋章的外国人。南斯拉夫把霍查当亲兄弟,霍查也没把自己当外人,他大喊口号:“我们与南斯拉夫是兄弟关系,这是我们生存的保证。”

但是在霍查心中,他非常讨厌南斯拉夫人。

南阿两国在科索沃归属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前2000年,今日阿尔巴尼亚境内的阿族人就在科索沃居住,公元9世纪,科索沃处于拜占庭统治之下,在同拜占庭和保加利亚的斗争中,诞生了塞尔维亚国家,所以塞族人将科索沃视为塞尔维亚民族的发源地和文化的摇篮。

而生活在此地区的阿尔巴尼亚族在历史上长期遭受奥斯曼土耳其、塞尔维亚王国、南斯拉夫以及二战期间法西斯占领者的奴役,长期以来,阿族人心中一直存有建立“大阿尔巴尼亚”思想的种子。霍查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中,曾用委婉动听的词藻赞美阿尔巴尼亚人的优点,并极力贬低南斯拉夫人,幻想他的祖国的边界应延伸到希腊、科索沃、马其顿和黑山。

二战中,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德国攻占南斯拉夫。

1937年4月7日,墨索里尼侵入阿尔巴尼亚,随后将其占领。1941年4月6日,德国入侵南斯拉夫,被意大利统治的阿尔巴尼亚傀儡政府参与了对南斯拉夫的肢解行为。其后,科索沃—梅托希亚归并于意大利,并将此地划归为意大利统治下的阿尔巴尼亚。

在这件事上,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共党都首先站在了民族主义的立场上,都希望科索沃并入自己的国家。其实在南斯拉夫心中,他们还希望阿尔巴尼亚都并入自己,这引起阿共党的极端敏感和强烈反对。

1943年,南共提出建立“巴尔干参谋部”来统一指挥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希腊和保加利亚游击队时,阿党就表示反对。

1943年12月底,科索沃以及梅托希亚的共产党人和游击队代表在阿北部小镇布雅召开会议,通过了“科索沃和梅托希亚愿意同阿尔巴尼亚联合”的决议,遭到南共的坚决反对。

1944年3月,南共中央致函阿党和南共科索沃区委,拒绝了布雅决议。南共称,当此两国人民共同抵抗法西斯侵略的关头,两国两党应加强反法西斯斗争的合作和协调行动,边界问题应该留待战后解决。

在1944年11月举行的培拉特会议上,南共代表提出的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建立联邦的计划,又遭到霍查派的坚决反对。

二战中,南斯拉夫人几乎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抵抗了德国法西斯的进攻,从而取得了胜利,这一壮举激发了南斯拉夫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战后,科索沃根据该地区居民自由表达的意愿,科索沃自治省和塞尔维亚联邦合并,同时加入南斯拉夫联邦。

阿尔巴尼亚到嘴的鸭子飞了,此后报复性地向南斯拉夫索要财物。

战后的南斯拉夫认为自己的地位仅次于苏联,苏联也授权南斯拉夫好好“照顾”阿尔巴尼亚这位小兄弟。

阿尔巴尼亚物产并不丰富,从此开始“吃爹喝爹不谢爹”的模式,啥都问南斯拉夫要。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夫签了一系列条约,霍查要求南斯拉夫援助铁路、援建钢厂、援助粮食,还要求援助酒精,索要的数额竟然超过其国内人均需要的十倍以上。

南斯拉夫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措施,给阿尔巴尼亚不断输血,使阿尔巴尼亚成为其卫星国,而且还试图将其以第七共和国的身份纳入自己的联邦之中。但以霍查为代表的阿尔巴尼亚部分领导人,反对南斯拉夫的控制和干涉,主张阿尔巴尼亚要走独立发展的道路。

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夫,在科索沃问题上,在控制与反控制方面几经斗争,它们之间从来就不是什么兄弟,也就不能一味嘲讽霍查狮子大开口向南斯拉夫要这要那,或许这是霍查的一种策略呢。

霍查一直认为,南斯拉夫人想对阿尔巴尼亚搞殖民政策,让阿尔巴尼亚成为南斯拉夫人的粮仓。

战后南斯拉夫对阿尔巴尼亚的过分亲密与拉拢,引起莫斯科的怀疑和不满,南斯拉夫越来越不听“大哥”的话了,南斯拉夫问苏联要专家、要支援,转身又在阿尔巴尼亚面前装老大,要啥给啥,这不是想“兼并”阿尔巴尼亚吗?你这么做尊重“大哥”吗?你这么做也让“大哥”在英、美等国家面前难以交代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苏联直接往地拉那派专家,帮助阿尔巴尼亚勘探石油,南斯拉夫也是个“穷国”,它能给阿尔巴尼亚的,苏联更能给。而霍查也借机与铁托决裂。

本来,科索沃这块到了阿尔巴尼亚嘴里的肥肉被南斯拉夫叼走一直让霍查耿耿于怀。

1948年,苏联和南斯拉夫交恶,对于南斯拉夫这位曾经大力援助过阿尔巴尼亚,巴尔干半岛上的老大哥,霍查没有半分客气,毅然决然地跟苏联站到了一起,猛烈攻击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严厉谴责南共领导人的“公开叛变”行为,指责南共领导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背叛了社会主义阵营。此后,南阿关系迅速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