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件瓷器的真伪,我们要实打实的从技术上来考量,而不是一味地用“唯心论”来解决问题。比如“传承有序”就是个很好的借口,一旦碰到自己拿不准的,就拿这个当幌子。
古瓷鉴定,当以造型、胎体、釉面、纹饰、款识这五个方面来当作主要判断依据。
但是别急,第一要素并不是这五点,而是先学好历史!
瓷器鉴定,学历史、断年代、识窑口是基础知识。比如著名的汝窑,是北宋晚期的窑口,为什么名贵?因为徽钦二帝的奇葩操作,弄出个千古奇耻,河南汝州生产的汝窑,自然在这段动乱时期,大量损毁遗失。
以至于南宋建立时,重臣张俊搜罗了十几件汝窑,来讨好高宗赵构,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可见,短短几十年,汝窑从北宋过渡到南宋后,就已经变得非常珍贵了。
后面历朝历代的宫廷,都把汝窑视为绝顶收藏,再到清末后流失全世界,成了拍卖行上的压轴重器。对此感兴趣的人,自然而然就会搜罗各种历史资料,然后对比求证,眼力就会迅速提升。
相反不喜欢历史,不钻研进去的话,就很难在鉴定方面继续突破。
再者,所有关于釉、胎、纹等各方面的鉴定考量,很复杂说起来也枯燥。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在找一个重点:岁月留下来的自然痕迹。
我们得先断真假,然后再断年代。但现实是“断代易,辨伪难”,所以学好辨伪事半功倍。
古瓷因长期使用,底足、内部及器身常有自然磨损,底足手感光滑。碗盘盆类内部磨损杂乱,釉面失亮,器身磨损星星点点。
这种痕迹是传世瓷器的见证,与故宫那种馆藏的光鲜文物不同,但我们也没机会去触摸故宫的文物。所以重点还是民间留有痕迹的文物。
新仿古瓷器身崭新,火光刺眼,称“贼光”。作假者常人为磨损,痕迹刻意。看图对比,一眼可知。
如何分别瓷器的“贼光”与“宝光”?“贼光”,通常指的是新瓷器或未经长时间自然陈化的瓷器表面所反射出的刺眼强光。这种光线往往过于明亮且直接,缺乏柔和感,给人一种生硬、不自然的感觉。
这是长期时间带来的一种“感觉”,并不“唯心”,时间久了一眼就能看出,哪个扎眼睛。
而“宝光”,则是瓷器经过长时间自然使用和存放后,表面形成的一种温润、柔和的光泽。这个釉面呢,实际上就是二氧化硅,光线在表面反射时更加柔和、均匀。具有“宝光”的瓷器,往往给人一种沉稳、古朴的感觉。
润,便是其解!
胎是骨、釉做衣,底胎更是重中之重。受限于古代制瓷技术的局限,古人在练泥、制坯等关键环节上难以达到现代工艺的精度。因此,在观察古瓷时,我们会发现许多独特的工艺痕迹。
每个朝代、每个时期,由于用料、火候、涂釉、修足技术以及釉料使用的不同,瓷器底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例如,元代瓷器底部常见平足,并伴有乳突和跳刀槽,这些刀削痕迹显得较为不规则;而明代瓷器则相对更为滑润,六棱、八棱等形状的器件往往是通过拼对而成;清代以后,随着模具技术的引入,瓷器制作更加规整。
造假中很重要的“老胎新接”,就是为了用老旧的底胎接上新瓷。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底胎,必须结合釉面一起看。
釉面的莹润程度、干涩感、釉质的紧密或疏松状态,以及缩釉、积釉等特殊现象,同样是鉴定古瓷不可或缺的知识点。
举例来说,明代永乐时期的白釉瓷器,其口沿、底部及边角处常有积釉现象,这些积釉部分会微微泛出淡青色光泽。
而明代瓷器的釉面因富含钾钠元素,普遍呈现出不同深浅的青白色调,这是明代瓷器釉面的一个显著特征。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瓷器口沿与足部多施加了一层粉质白釉,这种釉层在历经岁月后容易出现破泡和剥落的现象,为康熙瓷器的独特标志之一。
观察釉面的这些微妙变化,往往需要借助放大镜等工具,以便更细致地捕捉釉面的每一处细节。
尤其是釉面的坚硬与疏松这一物理属性,其差异往往难以用言语精确描述,也是衡量鉴定者专业能力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接下来便是出土痕迹,这也是必不可少的鉴定依据。
北方地区气候干燥,瓷器在土壤中虽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土蚀和水蚀,但相较于南方,其水蚀痕迹相对较轻,而土痕则更为显著。此外,北方地区的碱性土质对瓷器釉面的腐蚀作用较强,有时会导致釉面失去光泽,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沧桑感。
相比之下,南方地区由于地下水位较高,瓷器出土时往往带有严重的水渍。这些水渍不仅分布在瓷器表面,还可能渗透到瓷器内部,形成独特的侵蚀纹理。同时,南方土壤中的酸性成分也可能对瓷器产生一定的化学作用,进一步丰富了出土痕迹的多样性。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伪造出土瓷器的效果,往往会采用乳胶、鸡蛋清还是其他现代化材料,这些粘合剂都会在瓷器表面形成一层或多层附着物。这些附着物虽然看似逼真,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其层次不清晰,且缺乏自然形成的贴骨感。
当把釉、胎、底以及自然痕迹都搞清楚了,后面的底款和纹饰,基本就可以对照书本了,因为基本不可能搞错了!
不管如今的造假技术有多牛,千百年时间留下的自然痕迹是造假者永远也逾越不了的鸿沟,也是我们判断真伪的最佳依据。
不要“神话”造假,只要是仿制,必然会有破绽。近些年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脱颖而出的民间珍宝,都是自身眼力高超,不依靠他人的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