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个消息悄然登上国际新闻头条。
2024年底,一场关乎格鲁吉亚政权交接的drama正在上演。 台上是针锋相对的新旧总统,台下是蠢蠢欲动的西方势力。这出戏,怎么看怎么眼熟。
格鲁吉亚,这个只有373万人口的小国,为何突然成了国际舆论的焦点?
让我们扒一扒这背后的故事。
"民主"闹剧:一场别开生面的权力拉锯战
12月的第比利斯街头,游行示威的人群如潮水般涌动。他们高喊着"舞弊"、"重选"的口号,向维持秩序的警察投掷燃烧弹。
警方不得不动用催泪瓦斯和高压水枪进行驱散。这一幕,仿佛让人回到了十年前的基辅广场。
现任总统祖拉比什维利就是这场闹剧的总导演。 她拒绝承认选举结果,声称选举存在舞弊,要求重新投票。更有意思的是,她还主动向欧盟"求援",恳请对格鲁吉亚实施制裁。
一个国家的总统,居然主动要求外国势力制裁自己的国家,这种操作,闻所未闻。
值得玩味的是,祖拉比什维利本人是地地道道的法国人,曾在法国政府任职。这样的背景能当上格鲁吉亚总统,本身就耐人寻味。
熟悉的剧本:西方势力的精准"打点"
随着局势升温,西方国家开始了他们惯常的表演。
美国第一时间指责格鲁吉亚政府"过度使用武力",随即宣布暂停双边战略伙伴关系。欧盟则祭出了签证限制大棒,威胁进一步制裁。
这些举动,不正是现任总统期待的"援手"吗?
让人不禁想起一个浅显的道理:当一个政客主动求外国制裁自己的国家时,他究竟是在为谁说话? 乌克兰剧本的翻版?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2014年,乌克兰上演了类似的剧目。一场橙色革命,彻底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命运轨迹。十年后的今天,乌克兰的伤痕还在流血。
格鲁吉亚总理科巴西的一句话发人深省:"我不希望我的国家成为第二个乌克兰。"
细细品味这句话,不难读出其中的忧虑。一个国家一旦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等待它的必然是无尽的动荡与痛苦。
乌克兰曾经可以左右逢源,做东西方贸易的枢纽。但如今呢?战火纷飞,满目疮痍。
格鲁吉亚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12月29日,是新总统预定就职的日子。如果权力顺利交接,格鲁吉亚或许还能避免陷入西方势力编织的漩涡。
但如果乱局持续,这个千年古国的未来,恐怕会被蒙上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一个国家的命运,真的应该被外部势力来决定吗?
想想看,当年的乌克兰,不正是在这样的"民主"旗帜下,一步步走向了难以预料的深渊?
沉默的是真相,喧嚣的是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