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下午,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授衔典礼,此次授衔,全军共有60余万名干部获得了准尉以上军衔,其中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802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55名开国上将中,最让周总理印象深刻的,便是肖华将军,因为授衔的时候,肖华将军年仅39岁,是所有上将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如此年轻,即便是周总理,也忍不住多看了一下肖华的履历,确定没问题后,才宣读授衔名单。

那么,肖华究竟有何功绩,为何能以如此年轻的年龄晋升上将军衔?在那段炮火纷飞之下的峥嵘岁月中,肖华上将又创造了哪些传奇事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肖华上将

1916年,肖华出生于江西兴国潋江镇,父亲是一位普通的泥瓦匠,虽然挣钱不多,但总算是能支撑肖华的学费,而肖华也没有让父亲失望,肖华从小学习成绩就非常好,还被老师、同学称作是“神童”,12岁的时候,肖华在作文中就立志要打倒军阀,得到了老师的点名表扬,而正是这份远大志向,支撑着肖华砥砺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3年,年仅17岁的肖华向我党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那就是组建“少共国际师”,“少共国际师”顾名思义,即一群平均年龄不到18岁的青少年组成的武装部队。

肖华的建议很好的解决了当时我军主力部队数量有限的问题,得到了我党高层的一致同意,此后“少共国际师”成立,周总理更是亲自授予其部队旗帜,而提出这个建议的肖华同志,则被授予“少共国际师”政委一职,成为当时军中最年轻的政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共国际师

调任当政委后,肖华领导这支年轻的部队一路征战,红军北上,肖华就带队北渡乌江开路,当时敌人封锁了渡口,乌江又是水急浪高,两岸还是悬崖峭壁,我军战士只能用竹筏偷偷渡河,但期间还是不慎被敌人发现,敌人的机枪随即瞄准我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渡乌江

在敌人的机枪扫射下,我军数名战士不幸牺牲,期间号手也中弹,导致冲锋号戛然而止,就在这关键时刻,肖华突然冲了出来,拾起地上的军号,用尽全身力气吹响了冲锋号,而在这不间断的号角声中,我军再度冲向了敌军。

正是因为肖华在战斗中表现英勇,屡建战功,所以我党对肖华格外重视,为了保证肖华同志的人身安全,当时我党还特意将曾经担任过毛主席警卫员的吴宗汉派到了“少共国际师”,由吴宗汉贴身保护肖华同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5年,吴宗汉几经周转终于抵达肖华同志工作的驻地,对于这位素未蒙面的首长,吴宗汉心里一度非常忐忑,因为不认识,也不了解这位首长的脾气,吴宗汉一路都非常谨慎,到了师部门口后,吴宗汉也不敢贸然进去,想着找个人先问问情况。

恰好此时一位看着年纪不大的小战士走出营地,吴宗汉立刻跑了上去问道:“同志,请问你们的肖政委首长在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让吴宗汉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小战士抬眼一看吴宗汉,随后便回答道:“我就是肖华,你找我有什么事?”

肖华的回答让吴宗汉顿时有些不知所措,更多的还是难以置信,肖华见状,随即问道:“你多大啦?”

“20了”吴宗汉抬头说道。

“嘿,比我还大一岁哩”。

肖华的话让吴宗汉更加疑惑了,如此一位年纪轻轻的小伙子,为什么能当上首长呢?直到后来跟在肖华身边南征北战,吴宗汉才终于明白,这位年仅19岁的首长,其身上究竟蕴藏着何等的力量与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3年,“少共国际师”建立初期,肖华就带领这支年轻的队伍在闽北的拿口锋芒初露,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军,肖华不仅没有退却,反而还凭借过人的智谋与勇气,一战歼灭周志群部300余人,此后在团村战斗中,肖华又带领部队一举击垮敌人三个主力师。

1938年,由于肖华在战斗中屡建奇功,实力得到了认可,我党决定授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一职,并让肖华带队挺进“冀鲁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冀鲁边”北邻天津,南靠济南,是一座军事要塞,当时山东省主席沈鸿烈和河北省主席鹿钟麟都想将这里据为己有,因此,对于肖华而言,挺进“冀鲁边”困难重重,不过肖华足智多谋,进入“冀鲁边”中心区乐陵县城后,肖华就有了对策。

进城之后,肖华本想与沈鸿烈进行谈判,但沈鸿烈仗着自己曾经当过张作霖的舰队司令和青岛市长,完全不把肖华这个年轻人放在眼里,甚至还在肖华进出城的必经之路上,组建了“国军政府军第53游击支队”列阵示威,企图让肖华主动撤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鸿烈

对于沈鸿烈的这个举动,肖华其实也早有预料,因此被沈鸿烈拒之门外后,肖华立即在当地组织抗日救国的演讲,先发展当地的群众基础,在肖华的演讲下,无数爱国群众加入斗争队伍,肖华也因此被当地人称为“娃娃司令”。

随着肖华在乐陵县的人气越来越高,沈鸿烈也不得不慌忙安排与肖华见面谈判,经过数日的唇枪舌剑,沈鸿烈终于同意与肖华合作,一起巩固发展“冀鲁边”抗日根据地,也就是这次的较量,让沈鸿烈对肖华刮目相看,这个“娃娃司令”着实不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决完沈鸿烈的问题后,肖华便开始着手解决鹿钟麟的问题,当时鹿钟麟见沈鸿烈被征服后非常不悦,为了对付肖华,鹿钟麟收买了民团孙仲文,并出钱为民团买枪,让孙仲文带着这些人去伏击肖华的部队。

在鹿钟麟的指使下,孙仲文数次与我军发生冲突,不过肖华对此一直保持克制,当时正值两党合作抗日的关键时期,为了顾全大局,肖华只能压制心中怒火,命令驻守盐山一带的第六军分区司令员杨靖远设法与孙仲文交涉,尽量和平解决此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鹿钟麟

但孙仲文是个油盐不进的人,杨靖远进入民团驻地后,还没说几句,就被孙仲文下令扣押,幸亏当时杨靖远反应迅速,率先一步擒住了孙仲文,这才逃出危险。

眼见事态发展至此,肖华也知道多说无益,只好命令杨靖远率部队包围民团,不过出于不破坏两党合作大计的考虑,肖华还是时刻保持理智,只包围不进攻,但谁也没想到,孙仲文趁着两军喊话期间,突然向杨靖远开枪,导致杨靖远壮烈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肖华也不再克制,当即命令符竹庭、周贯武部队主动出击,予以鹿钟麟有力的回击,只此一战,肖华便在“冀鲁边”打下了威信,此后边区的其他民团无不望风归附,仅一年的时间,肖华指挥的部队就已超两万人,这份不符合年纪的老成与智谋,让所有人都敬佩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冀鲁边”出来以后,肖华又转战鲁西,在与汉奸石友三的较量中,肖华一战歼敌两万余人,抗战胜利后,肖华又指挥4个师率先抢占辽东半岛,成为当时最早入关进占东北的部队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肖华被授予上将军衔

正是因为肖华将军多年来在战斗中出色的表现,其军中威望与日俱增,到1955年授衔时,军委最终决定授予肖华上将军衔,而当时肖华年仅39岁,是我军之中最年轻的一位上将,只不过肖华虽然年轻,但资历却已过人,在那个火热的革命时代,肖华上将以及所有跟肖上将一样的时代群英,共同铸就了今日的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