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一次隆重的授衔典礼,此次授衔,我国授予了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802名,大校1266人,上校4439人,中校8139人,少校20799人。
1955年授衔
而在数万人的授衔队伍中,有一名被授予中校的老者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别的将领仪容都非常整洁,早在授衔之前,这些将领就按周总理的指示整理好自己的仪容仪表,脸上连胡须都没有,但这位中校却留着一撮白花花的长胡须,看起来非常显眼。
然而,当这位留着长胡须的老者来到授衔队伍中时,在场的众人不仅没有任何不满情绪,反而纷纷对其表达了敬重之情,这位老者叫蒋维平,之所以能留着长胡须参加授衔典礼,是因为几天前毛主席为他开了“特例”。
那么,蒋维平究竟是谁?为什么能得到毛主席的特批?作为一名中校,他又有哪些辉煌卓越的战绩呢?
蒋维平中校
蒋维平是河北省房山县人,出生时正值清朝衰弱之际,列强肆虐,蒋维平出身贫苦,所以在那个年代几乎尝遍了世间艰辛,不过这些并未磨灭蒋维平的斗志,在底层摸爬滚打多年,蒋维平清醒的意识到,只有革命才能救国救民。
从20岁开始蒋维平就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一开始蒋维平参加的是李鸿章的军队,但随着清朝一步步衰落,蒋维平渐渐意识到这支军队已没有前途,于是便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军队,另谋出路。
在这之后,蒋维平又加入了袁世凯的军队,后来袁世凯大势已去,蒋维平又在段祺瑞、张作霖等军阀的部下从军,蒋维平虽没读过什么书,但作战勇敢,凭借这份勇气与斗志,蒋维平一度在北洋军中做到副团长的位置。
然而,对军阀了解的越深,蒋维平就越对祖国的未来越感到担忧,在那个国家和百姓都处于水深火热的年代,大多数军阀所考虑的却是自己的蝇头小利,为了一块小小的地盘就能大打出手,这样的未来并不是蒋维平心中所愿,于是1929年蒋维平辞去了所有职务,只身回到了家乡。
军阀林立
虽然肄业在家,但蒋维平并没有闲着,为了保护父老乡亲免于战火洗礼,蒋维平利用自己多年在军队中学到的本领,组建了一支民兵自卫团,当时自卫团的声势很大,一度发展到了三百余人。
正是因为有了这支自卫团的保护,地主豪绅才避而远之,蒋维平和乡亲们也难得的过上了一段太平的日子,在此期间,蒋维平还自学了医术,给看不起病的百姓免费医治,一时间,蒋维平的名字在十里八乡传了开来,只不过这份宁静的生活很快就被打乱。
正在劳作的蒋维平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开始从全国各地鲸吞中国,当时蒋维平的老家房山县也未能幸免,“二站教堂惨案”发生后,蒋维平悲痛万分,随后便快速建立难民收容所,组织村民自救,在这种情况下,蒋维平的忧国之心再次加剧。
幸运的是,蒋维平的忧国之心很快就得到了回应,因为代表人民群众的我党组织带来了蒋维平盼望已久的希望。
日军
1938年3月,房涞涿联合县游击队长包森带领战士们来到房山县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通过接触,蒋维平发现这支部队和他所以前所认识的军人完全不同,包森带队进入房山县后,不仅没有拿当地百姓一针一线,反而还与村民相处融洽,受到了村民们的争相爱戴。
在这支部队身上,蒋维平看到了希望,一支为底层百姓打天下的军队,可谓是亘古罕见,蒋维平虽然书读的不多,但也能感受到这支部队是有希望的,是当时黑暗中的一缕光,于是蒋维平果断的带着义子蒋志刚加入了我军。
百姓夹道欢迎我军的到来
虽然蒋维平当时已经年过六旬,但心中的那份救国救民的斗志正激情燃烧,加入我军后,蒋维平还是一如既往的作战勇猛,每次战斗都冲在第一线,蒋维平的勇敢鼓舞了很多年轻的战士,当时蒋维平还一度被称为“军中老黄忠”。
蒋维平虽然脾气火爆,但大家都知道,老人家的心肠特别好,而且非常热爱革命,一次部队进驻陕西时遭到日军的袭击,伤员顿时增多,部队所带的药品又不够,危急之下,蒋维平带人在当地四处寻找药材,甚至还拖着年迈的身子上山找药。
在蒋维平的不懈努力下,我军终于解决了药品难题,事后蒋维平还用自己的津贴给伤员买了很多营养品,让战士们得以快速恢复,投入到接下来的战斗中。
蒋维平与年轻战士们一起交流
到了1943年以后,全国抗战到了最后关头,此时为保证前线的物资供应,陕甘宁边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此期间,蒋维平主动申请担任南泥湾九龙泉719团农场场长,并以65岁的年纪不辞辛劳的开荒种地四百多亩。
正是因为蒋维平的带头努力,前线的战斗物资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对此,我党对蒋维平给予了嘉奖,后来毛主席更是亲自接见了蒋维平,并对蒋维平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予以了高度评价。
1948年,已经70岁的蒋维平仍奋斗在部队前线,虽然年事已高,但蒋维平依然乐此不疲的做着革命工作,在此期间,我党也曾因蒋维平的年龄原因,考虑让蒋维平退居前线,好好颐养天年,但却被蒋维平果断拒绝。
对于蒋维平而言,革命就是一生的追求,为人民谋福利更是他毕生所愿,所以即便工作辛劳,蒋维平仍自得其乐,得知组织有意让他放下工作颐养天年,蒋维平立刻予以了回绝,在蒋维平的一再坚持下,我党只好让他从事一些相对安全的医务工作。
蒋维平对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很有研究,因此很多人都会上门求药,对于这些求药者,蒋维平始终保持百分百的耐心与热心,不管多么劳累,蒋维平始终坚持把每一天的求药者接待完毕,有时遇到一些年迈体弱者,蒋维平还会亲自登门送药。
1955年9月,我国建国后首次全军授衔典礼拟定在月底举行,为了展现我军神采奕奕的精神面貌,周总理在典礼开始前特意嘱咐,全军将士需保持仪容整洁,有胡须的要在典礼开始前剃掉胡须。
然而,收到通知后,蒋维平却犯了难,蒋维平虽是新中国的杰出将领,但仍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思想,而且这么多年来,蒋维平一直没有剃胡子的习惯,现在突然让他剃掉胡须,蒋维平的内心非常纠结。
为了不让工作人员难办,当时蒋维平向上级递交了不剃须的申请书,后来这份申请书又被转交给了毛主席,当得知申请人是蒋维平后,毛主席随即笑着说道:“原来是他啊,既然他想留,那就给他开个特例吧。”
毛主席之所以会如此爽快的同意蒋维平的申请,其实也是出于对蒋维平一生功绩的肯定,老人家如此年纪还在为国操劳,一心为民,为他开这样的特例也是理所应当,蒋维平的这种无私无畏的爱国精神值得学习。
就这样,蒋维平留着一撮白花花的胡须出现在了授衔典礼上,对于蒋维平,我军无不敬佩有加,不少人更是将其称作是当世“美髯公”,正是因为蒋维平功勋卓著,此次授衔典礼上,蒋维平被授予了中校军衔。
如今蒋维平中校虽已离开,但他为国为民的大无畏精神却永远陪伴着国人,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默默地为国奉献,今日的中国才能傲然屹立于世界,而我们也将带着这份精神继续砥砺前行,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