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于懂事爱学习的孩子,父母什么都不用管。不爱学习的孩子,父母再怎么做都没用。」
面对自家厌学的孩子,有位家长是这样说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
如果天生文曲星、懂事爱学习的孩子那么多。
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父母不满足于自家孩子的「平庸」呢?
好学与否,更多的是孩子的成长环境塑造的。
曾经有个学生,因为厌学,在家躺平了六个月。
家长是软硬皆施,架不住孩子越骂越硬气。
甚至敢跟家长动手。
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叛逆到极点的孩子。
最终被自己的妈妈治愈,重燃对知识的渴望,成功复学。
来看看这位妈妈的现身说法:
01 孩子不自主,都是家长惯的
儿子「宣布」休学时,我和他爸正因为补习班的事吵得不可开交。
时隔两年,我还记得清清楚楚。
原本鸡飞狗跳的家,在儿子怒吼出「我不念了!」的一瞬间,变得万籁俱寂。
我紧绷的神经,终于断了。
「吵吵吵,烦死了!」
「什么都要给我包办!报个破补课班也要吵!」
「你们这么有上进心,就自己去读吧!」
「砰!」的一声,儿子甩上了门。
我第一反应是:
反了天了,平时对他还是太纵容了,都敢跟爸妈这么说话了。
第二反应是:
他要是真不读了,我和他爸该怎么办?
愤怒之余,我还是关注到了儿子的抱怨中最突兀的一个词:
「包办」
从小到大,孩子的一粥一饭,穿衣出行,都是我来决定的。
孩子想穿白衣服,我嫌容易脏,从不给他买。
他就自己偷着买;
孩子想吃油炸食品,我怕他上火,让他配着菊花茶吃。
他就放学后自己偷偷喝可乐。
可是这有什么问题?
他学习不自主,又不是我的「包办」造成的。
还不是他自己不争气?
刚想去踹他的房门,却被他爸拦住了。
「你没听儿子说吗?你什么都替他决定,他什么时候才能学会自主啊?」
「你要给他报班,问过他的意见没?」
刚刚我们就是因为这个吵起来的。
我不甘示弱:「怎么没问,他自己说的都行啊!」
他爸却越说越来劲:
「你哪次不是假惺惺地问了他的想法又否决,他同不同意有用吗?」
我不认为自己有错,硬是跟孩子耗了两个月。
起先我还打骂,他爸也看不下去了,跟着我一起吓唬儿子。
可后来,儿子竟然学会还手了!
我只能来软的,劝他回去上学的语气堪比乞求。
儿子终于松了口,两个月来,第一次声泪俱下地跟我们交心:
「妈,别再安排我了,我好累。」
我终于明白。
孩子不自主,都是家长「惯」的——
什么事都想替孩子做主,亲力亲为。
家长不给孩子自主的空间和机会,只想着控制孩子,孩子怎么可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又怎么可能掌控自己的学业?
家长,唯有学会适当地放手,孩子才有成长的空间。
02 比催促更重要的,是接纳
「快点写,你想几点睡啊?」
「快吃,上学要迟到了!」
「快点好起来,怎么就生病了,多耽误学习啊……」
我好像总想让孩子快一点,再快一点,生怕他落了下风。
却忘了,自己从未真正接纳过孩子。
比起关注他自身,我更关注他的出勤率、成绩、有没有出息……
其实孩子厌学前,成绩并不差,至少在年级里是中等偏上。
偶尔还能拿个班级里的单科小状元。
可我只能看到他的「偏科」。
现在想来,孩子努力的速度,好像永远追赶不上我们提高要求的速度。
孩子该有多么无力啊。
如果学习变成一件永远不能让父母满意的,「徒劳无功」的事情。
还有谁会愿意去学习呢?
父母接纳不了孩子,即便孩子取得了成绩。
学习给孩子带来的,也只有挫败感。
我终于懂得:
身为父母,要接纳孩子会累、会生病、会偶尔犯懒的事实;
要允许孩子暂时比不上别人、允许孩子偶尔想要休息,更要允许孩子为自己的事做决定。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
我和他爸不能陪他一辈子。
能做的,就是放手和接纳,让他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03 扫除迷茫,重建内驱力
和孩子真正促膝长谈后,我终于明白孩子需要的是什么。
除了空间和接纳,孩子还需要一个确定的奋斗目标。
说白了,孩子上学的八九年来,一直在给我学习。
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学习。
他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
所以,迷茫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迷茫的孩子,怎么会有强大的内驱力去支撑他不断进步呢?
我终于放下了苛求,也放下了想要控制儿子的不安。
允许孩子在家好好休息的同时,每天自学一点感兴趣的东西。
起初,儿子生活的重心还是放在游戏和闲书上。
每天能预习一下课本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可后来,他竟把学习当成了每天主要做的事情,甚至还自行刷起了模拟题。
终于,在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星期天,儿子跟我说:
「妈,还是在学校学习有意思。」
「在家虽然更轻松,但我还是怀念和同学一较高下的感觉。」
长达6个月的「休学斗争」正式收官。
让我惊喜的是,在我学会放手和接纳后。
孩子不仅调整好了自己的节奏,更确定好了今后的人生目标——
成为一个法律行业从业者。
我没想到,看似糟心的厌学大战,竟成为了儿子成长的契机:
在同龄的初中生还在为父母而学习时,儿子已经找到了为之奋斗的职业方向。
两年过去了,儿子早就入学了市里最好的高中,也依旧坚持着他的梦想。
暗了许久的天,终于亮了。
04
面对孩子厌学摆烂,这位妈妈虽然走过弯路。
但她后续的处理方法,也堪称教科书级的智慧手段。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厌学,更不会无缘无故暴躁叛逆。
解铃还须系铃人。
孩子出问题,真正的突破点,往往在家庭。
家长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反思到自己的问题。
然后对症下药,先改变自己,孩子的状况才会有转机。
点个「赞」,决心构建真正的「幸福家庭」,是一个家变好的关键。
我是蒋沅池,如果你有家庭情感或心理上的困惑,欢迎交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