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日报”

清涧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最南端,古称“全秦要户”,曲流蜿蜒的无定河在这里汇入黄河,黄土高原、晋陕峡谷在这里绵延。

记者实地采访了解到,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定点帮扶县,近年来清涧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依托多举措、精准化的健康帮扶、产业帮扶,蹚出一条“病有好医、幼有好育、业有所兴、数智驱动”的振兴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新华社 | 遇“健”清涧:黄土高原上的帮扶故事

有“医”靠——病有好医

“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立即心肺复苏!”

今年6月,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在清涧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上演,医护人员紧急施救,将一名年逾耄耋的肺心病患者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我们对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升,得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对口支援医院专家的多年帮扶。”清涧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白润爱告诉记者。

新华社 | 遇“健”清涧:黄土高原上的帮扶故事

在国家卫健委的部署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原榆林二院)自2016年起对清涧县人民医院进行对口帮扶。

“我们医院先后选派20余批医疗队、近百名医护人员到清涧县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刘寒于2023年10月至今年11月在清涧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每遇疑难危重患者,她不仅冲在抢救一线,还通过教学查房、业务授课、疑难病例讨论等形式毫无保留地把专业知识、从业心得分享给当地的医务人员。

新华社 | 遇“健”清涧:黄土高原上的帮扶故事

刘寒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要培养出一支带不走、断不了的技术队伍。让清涧的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够安心看病、看得好病。”

记者调研发现,国家卫健委还立足自身优势从医疗硬件建设、基层诊疗环境等方面多点发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23年,清涧县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通过省级初验,高压氧舱供氧中心、微创介入手术中心等投入使用,医院开展消化道早癌诊治等11项新技术新项目,显著提高当地对于重大疾病的关键诊疗能力。

清涧下廿里铺镇双庙河卫生院中医馆内,64岁的李阿姨正在进行艾灸理疗:“我的‘老寒腿’疼得厉害,来这里做治疗又便宜效果又好。”

新华社 | 遇“健”清涧:黄土高原上的帮扶故事

护苗“康”——幼有好育

走进清涧县幸福嘉苑社区内的“养育未来”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一群家长和幼儿围坐在一起,笑声朗朗,在婴幼儿养育师的引导下,一堂风趣生动的亲子课正在进行。

新华社 | 遇“健”清涧:黄土高原上的帮扶故事

“孩子6个月大时,我们就来这里了,早期教育效果很好。”家长徐巧梅说,养育师在课上也会告诉家长不同月龄的孩子技能发育、大运动等专业养育知识,对家长很有帮助。

2019年9月,在国家卫健委的帮扶和支持下,清涧县引进专为0-3岁婴幼儿提供照护服务的“养育未来”免费公益项目,旨在通过影响照养人的养育观念和行为,降低当地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滞后的风险。

经过5年的实践探索,项目深入探索“双抚双育”“长幼并育”,不仅关注儿童的早期发展,还关注家长科学养育方法的普及,引导家长转变传统育儿观念,变粗放养育为精细养育。

截至目前,“养育未来”项目已服务覆盖全县城乡95%以上婴幼儿家庭。

“健”真章——业有所兴

清风不息,涧水长流。这座陕北“宝藏”小城也是《平凡的世界》作者——当代作家路遥的故乡,文脉厚重。

近年来,清涧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文旅兴县”发展战略,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产业:

管护39万亩红枣林,打造中药材、酸枣基地;发展黑毛土猪养殖、黑牛养殖产业;聚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路遥文化IP”……如今,清涧县已初步形成“枣、畜、药、旅”产业链。

产业有基础,找到好销路、打造名品牌才能让乡村“土”味香飘更远。

国家卫健委协调社会力量,以委挂职干部负责整体统筹,乡村振兴特派员侧重开发销售农特产品、构建电商人才培育体系等重点帮扶项目实施的形式,持续推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并在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的支持下,申请农业公共品牌策划项目,投入12.6万元整合清涧县农特产品资源。

目前,清涧县红枣年均产量12.5万吨、产值4亿元;清涧粉条、黑毛土猪肉、沙地红薯、紫晶枣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依托清涧电商及直播实训基地,2023年5月底至今,孵化网店14个,线上及线下渠道销售红枣、紫晶枣、杂粮、黑猪油、猪油等农产品3600余万元。

向“卫”来——数智驱动

来自清涧县的返乡青年李阿倩,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能以人工智能训练师的身份,站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论坛的讲台上,分享自己的“数字就业”故事。

“人工智能并不只属于大城市,同样也为小城镇和乡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李阿倩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阿倩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发言。

2019年,在国家卫健委的协调下,清涧县引进“AI豆计划”人工智能数字产业项目,率先在黄土高原上发展人工智能标注产业。

“数据标注类似于做人工智能的‘老师’。”2020年,李阿倩开始从事数据标注工作。4年来,她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不仅获得了稳定收入,还逐步成长为培训讲师。

李阿倩所在的公司负责人鱼涛介绍,清涧本部共有员工110余名,月平均薪酬超过3500元。此外,公司在清涧周边5个欠发达县开设分公司,带动就业600余人。

在国家卫健委的牵线搭桥下,鱼涛想要前往北京拜访大医院,探索拓展公司的医疗卫生行业标注业务。“常规标注难度低,容易被智能标注工具替代,而垂直领域,比如医疗,标注难度大,附加值高。”他说,垂直领域更能形成一家标注公司的特色能力。

新华社 | 遇“健”清涧:黄土高原上的帮扶故事

“2014年至今,国家卫健委先后选派7名干部至清涧挂职,累计直接投入帮扶资金3400余万元,协调引进7000余万元,推动全县医疗健康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国家卫健委挂职干部,清涧县委常委、副县长王静雷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行业优势,持续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健康乡村建设‘护航’乡村振兴。”

来源:新华社

编辑 刘雅娇 校对 拓智慧 责编 李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