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卷

洞/见/人/和/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经学不振,理学蔚盛

蜀地之学,前人多所论述。约言之,“大在文史”而经学不振,多会通而深玄。蜀学相对其他地域性学术来说,由于地理条件较闭塞和偏远,其学术特征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和特殊性。而当其他地区战乱之时,蜀地又常作为避难地,接收了很多来自中原或江南等学术繁盛之地的学者,所以也多有自身学术与外地学术的交流融通。也正由于地理所造成的隔绝,当中原与南方等学术中心区域产生并流行新学术时,蜀地往往仍以旧有学术为主。这虽然会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但对于保存文献,延续学脉等则为功甚大。当下一轮外来迁徙潮到来,新的学术又与固有的学术发生激荡,这也便是蜀学常常融会而显示出博杂特征的原因之一。

刘沅著述、讲学的活跃阶段正是嘉道时期。其时,以 “无征不信”为治学原则与方法的“汉学”正如日中天,成为乾嘉时期引领学术之主要思潮。而以惠栋、戴震、焦循、全祖望为代表的吴、皖、扬州、浙东四派,则为当时汉学之主要派别。而此时的宋学派也从被全面压制的局面开始复起,但多仍以程朱之说为尊,对儒家经典之诠释未出多少新意。尽管如此,由于四川距离当时的学术中心过于偏远,又因明末清初的兵祸与“湖广填川”。乾嘉时期蜀地的主流学风仍然是以明末学术为主,而理学蔚盛。黄开国教授在《巴蜀哲学发展略述》一文里明确指出:“在张之洞督学四川以前,巴蜀完全停留在宗奉程朱的阶段,学子只知宋学,而不晓汉学。”又据嘉庆《四川通志》中所记清代四川学者传记,传主多研习理学。兹列举部分如下:

1.成都唐甄:“其学以良知为宗。”

2.华阳顾汝修:“晚精宋儒之学。”

3.新繁费密:“晚年往苏门谒孙钟元,称弟子,究心性之学。”

4.新繁傅飏言:“关闽濂洛之学……靡不究心。”

5.新都杨凤庭:“六岁就塾……爱玩周子《太极图说》,于阴阳化生万物之旨,一一皆如夙悟。”

6.巴县傅良辰:“少游盩厔李二曲之门,复受业射洪杨愧庵,得闻道……邑人冯鼎心异之。同郡蒋馝、邓应宿,泸州林中麟,峨眉张天衢,群相讲学,推辰为祭酒。出所著《困学录》,与诸子相切劘。”

7.巴县曹坤:“通性命之源,达程朱之蕴。”

8.西充杜永昌:“自撰《易经图说》,于天人心性之学,颇有所发明。”

9.营山陈怀玉:“诵法程朱……力持正学。”

10.富顺李谟:“平居言动不苟,教授生徒,每以收放心为务。又谓圣狂之别,须于起念处省察。”

11.富顺周天任:“日设行稿自省。”

12.南溪郭城:“从泸州林中麟游,探讨心性之学。”

13.云阳闵士瑶:“笃志圣贤之学,寡言笑,慎取与。”

14.云阳鄢绶:“研精理学。”

15.万县沈复瑛:“潜心理学。”

16.冕宁陈我颜:“于宋儒性理诸书,无不研究。”

17.荥经游于夏:“潜心理学。”

18.成远倪象恺:“寻绎洛闽诸子书,穷性命之原。”

19.三台张佐维:“生平非礼不道,非礼不履,跬步必严,有大儒者风度。授生徒数十人,悉以修身养性为本。”

20.遂宁张鹏翮:“圣祖仁皇帝尝以理学称之。”

21.渠县李漱芳:”一生讲宋儒学问。”

22.大竹周国器:“尝作《谦德铭》以示教,时人比之濂溪,著有《桂湖讲义》。”

23.资阳鲁洙文:“研究理学。”

24.仁寿游文璿:“晚年崇尚理学,于濂洛关闽之书,俱能析其奥。”

25.丰都熊兰徵:“其讲学则宗金溪、姚江云。”

此外,书院教育亦可说明问题。清代四川书院很多,但在尊经书院以前,领其风骚者当属康熙年间建立的锦江书院。作为当时成都最大的官办书院,其以什么样的学术理念为主导,是有引领与模范作用的。而能成为锦江书院山长的,一般都是时人公认之大才,所以书院山长在学问与教育观念上的倾向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书院乃至整个蜀地学术的风气。从刘沅出生前的高辰(掌院时间1755—1760)、彭端淑(掌院时间1761—1766,1770—1777),刘沅出生时的顾汝修(掌院时间1767—1769),之后的敬华南(掌院时间1777—1785)、姜锡嘏(掌院时间1789—1804)等都是对理学有一定造诣的山长。锦江书院山长大多以宋儒义理之学与实学授徒。可以说,锦江书院一直以来都保持授讲宋儒理学的传统。

再反观当时以汉学为尊的经学,在蜀地几乎未掀起波澜。清代蜀人张祥龄的《翰林庶吉士陈君墓志铭》说: “川省僻处西南,国朝以来,不知所谓汉学。”杨世文教授也在评述乾嘉时期的蜀地经学时说道:“这个时期,就全国而言,考据之风极盛。四川经学虽有所恢复,但与江苏、浙江、安徽等学术文化发达地区相比,差距甚大。四川经学还没有融入全国的主流,考据学虽在四川地区有所反应,但没有掀起波澜。四川地区的经学仍然比较衰微。”而到了道咸时期,蜀地经学学术虽有起色,但依然不振。这一状况一直到何绍基出任四川学政(1852)之后方有所改善。

以下是清代四川经学著述数目的统计表。是把嘉庆《四川通志》中所载经学著述与杨世文先生所撰《清代四川经学著述简目》所列经学著述作比较:

表2.1 清代四川经学著述数目统计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表反映出四川经学著述风气在清前中期的淡薄与中晚期的勃兴。而有关易学与四书的著述,无论前中后期,都占绝对的多数。经学不振而理学蔚盛的情况,于此可见一斑。

总的来说,乾嘉时期的四川学术仍处于战乱后的恢复期,又未染汉学风气,民间宗教兴盛,程朱理学仍为主导,蜀学学术显现出驳杂的特征。刘沅的学术思想就是根植于这样的土壤之上。

二、尊经书院的建立与学风的转变

同光时期,蜀地学术迎来一大转折。光绪元年(1875),时任四川学政的张之洞有感于蜀地学问“鄙俚拉杂”,在薛焕的提议下与时任四川总督的吴棠一同发起成立尊经书院,目的“以通经学古课蜀士”。1879年,王闿运入川任尊经书院山长,“王(闿运)先后主讲席8年,唯以经、史、词章等实学教诲诸生。”当时蜀地读书只为科业应试的风气因此而得扭转。而依傍传统蜀学而起的槐轩学说与湖湘经学也是扞格不入。有人总结道:“蜀学杂采三教,……湘学则杂采古今。”“张之洞主学四川,新建尊经,礼聘江浙学派二钱主讲,其目的也是想用学术主流的乾嘉朴学来改变蜀中学风。”这一举措亦收效明显,蜀人“闻先生(王闿运)说,乃幡然改习注疏、诸史、文选之属。”学风的改变,使蜀中经学逐渐融入全国经学学术之主流,而槐轩之学术则受到沉重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闿运

一方面,此时以王闿运、张之洞为代表的实学派已经不主张纯粹的考据学,在全国范围内,朴学逐渐衰微,而“汉宋兼采”逐渐成为主流。以倡导实学为宗旨的尊经书院在官方的主导和推动下,在蜀地逐渐确立其权威地位;另一方面,随着1886年王闿运的学生廖平完成《今古学考》,提出今古文之别主要在制度而不在义理。学界为之震动,蒙文通说此书之意义与贡献堪比顾炎武对唐韵之离析、阎若璩对古文尚书的辨伪。蜀地学术,尤其是经学自廖平而受到全国学界的关注,廖平及其弟子蒙文通一脉开始活跃于学界。廖平的经学遂成为晚清蜀学的代表,崇尚经今文学的廖平亦被冯友兰先生称为“经学时代的终结者”。这也意味着廖氏的经学已融于主流的经学研究,围绕其学术的讨论也在主流学界广泛开展。这两个方面的冲击对极具传统蜀学特征的槐轩学说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槐轩学术在巴蜀逐渐被边缘化,传统蜀学进入低迷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廖平画像

刘沅及其思想为历史的尘埃掩盖,四个原因并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关联。刘沅开放包容、融通三教的理念打破了门户之见;师儒的身份与重伦常实践的主张扩大了他和槐轩学说的影响力,同时也为后来刘门的宗教化、通俗化提供了理论来源和榜样的力量。实学风潮的席卷与学术风向的转变促使刘门与槐轩学最终走向衰落;后世学界对刘沅的认知经历了由宗教家向学问家,道教向儒家的转变,刘沅及槐轩学说的面目越来越清晰。

【相关图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向教化的经学:刘沅经学思想研究》

戴森宇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壹卷YeBook

ISBN: 978-7-220-13559-0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定价:76.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巴蜀大儒刘沅(1768—1856)的研究专著。刘沅被后世尊称为“川西夫子”。作为一位生活于朴学昌盛时期的儒家学者,他却以宋学方法解经;作为远离当时学术中心的一乡善士,却为了“回归孔孟”,以一己之力完成对儒家所有经书的重新注解;作为一名胸怀天下的道德君子,他将毕生心血献给脚下的土地和普通士人民众,成为扬慈善、兴文教的一代师儒。本书旨在通过深入研究能反映清儒刘沅学术思想的经学著作,来为刘沅及刘门的学术正本清源,并呈现刘沅经学思想的整体面貌以及挖掘出潜藏在各部经解中的一以贯之的解经理念和逻辑。本书亦对当前流行的几种对于刘沅及其学术的认知和看法多有辨析,也对刘沅“三教同源”的观念进行了义理上的深度剖析。

【作者简介】

戴森宇,四川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硕士,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四川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明清哲学、近现代中国哲学、中日思想比较、巴蜀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尤其重视探讨中国哲学话语的内涵和经典文本义理的再诠释。目前发表《“本体之寂”与“本然之寂”——中日比较哲学视域下的“寂”论》《道在亲民: 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兴衰主导因素的思想史考察》等论文十余篇。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经学不离人伦教化

——刘沅经学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刘沅及其学说的研究史回顾

第三节 先行研究评述

第二章 刘沅学术思想的渊源及其命运

——兼谈槐轩学走向衰落的几个原因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易学为主的家学渊源

第三节 与丹道结缘——命运与学术的转折

第四节 师儒身份,面向教化

第五节 学教并行,教代学兴

第六节 与主流相悖的思想主张

——对理学的批判及对汉学的否定

第七节 蜀地学风的转向

第三章 刘沅经解著作概述

第一节 经著概况

第二节 “恒”之释义

第三节 经书选择与参考底本

第四章 刘沅的解经原则及其背后的重要理念

第一节 引论:经书与圣人

第二节 “以圣人之道定百家”的解经原则

第三节 清代经学汉宋关系的再讨论

第四节 刘沅经解原则背后的三个重要理念

第五章 刘沅经解体例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 辨理精详

第二节 一体通贯

第三节 注重辞气

第六章 对宋明理学的反思与纠补

——刘沅经解中的儒家义理与三教融通论

第一节 明清之际理学的境遇与反道统思潮

第二节 身心性命之理

——“先天后天说”框架下的理学本体论省思

第三节 存养省察之功

——存心养性即存神养气

第四节 返归圣经,纠补理学

附论

刘沅经解中的“亲民”与“师儒”

结论

附录一

清处士刘止唐先生墓志铭

附录二

槐轩部分师友、后学的介绍与相关记载

参考文献

后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川人民出版社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推荐申报出版机构,欢迎学者优秀成果选择我社推荐申报!

四川人民出版社学术出版品牌

微博:@壹卷YeBook

豆瓣Club:壹卷Y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