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本身当然是有优劣之分的。
好制度把坏人隔绝在外甚至把坏人变成好人。
坏制度把好人排除在外甚至把好人变成坏鬼。
那么,在我们的社会里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好制度?好制度到底有什么样的特征?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有好制度。
去年11月,南京理工大学的贫困生补助政策引发了公众的一片好评,学校对于“每月在学校食堂刷卡吃饭超过60次且总金额在420元以下的学生”给予定向补助,并且“直接将补助金充到饭卡中,不公示,也不通知本人”,再且,这项政策已经执行了好几年了。
有网友评论说:这是迄今为止大数据干的最有人味儿的事。
也有网友评论说:其实很多高校都有类似的政策,并且也早就默默地坚持了好些年了。
阿亮想说的是:世界很烂,但总有人在缝补,在想办法。
最让人充满希望的在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好的制度是会蔓延并改变世界的。再多说几句,啥样的制度是好制度呢?
第一,给予国民切实利益,视之为“福利”而非“赏赐”。
南京理工的这个制度在本质上是给予贫困学生的福利,而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赏赐。
这是好制度最重要的出发点,也是现代社会治理对于合法公民中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最基本的态度:
这个钱,是全社会共同发展过程中分享给你的,“是你应得的”而不是“我赏给你的”。
因为贫困是世界难题,中国创造的经济发展奇迹,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贫困,与此同时仍有数量庞大的贫困人口。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家通过什么样的资源分配制度去帮助贫困人口,实现真正的“精准扶贫”就是一件极有挑战的事情。
而对于学生群体而言,“贫困或富裕是无法选择的”,贫困不是一种罪恶,消除他们眼下的贫困,是国家的责任,而不是“赏赐”。
第二,给予国民充分尊重,视之为“责任”而非“功劳”。
南京理工的补助制度,主打的是一个“悄无声息”,这让人格外感动。
如前所述,贫困不是一种罪恶,更不是一种耻辱,在道义与法理上都不是。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被大张旗鼓地界定为“贫困户”,毫无疑问就是加注其身的“道德标签”,他确实是“抬不起头的”。
以我浅薄的见识,我无法解释这其中的原理,但我能感受到那种“耻辱”。尤其是对于刚成年的大学生,尽管整体而言大学生群体很善良,对贫困的同学很包容,但客观存在——穷,就是一种道德标签,你承不承认都于事无补。
在这样的现实之下,避开道德,直达本质就显得特别重要,也就是南京理工的做法:直接把钱充到贫困生的饭卡里面。甚至连学生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多出来这笔钱。
与“贫困生领奖表彰大会”这样的狗屁形式比起来,“默默把钱打到他的卡里”实在是显得善良又仗义太多了,本质上是因为制度设计者没有把这种事当做自己的功劳,而是当做了自己的责任,甚至自己的耻辱——老百姓吃不上饭,是管理者的耻辱,而不是老百姓的耻辱。
第三,给予制度精巧设计,视之为“制衡”而非“自由”。
好制度,就是高科技。
南京理工大学的助贫制度只用两步就精准定位到了贫困生:
每月刷卡吃饭60次以上——证明他是住校生,只能在食堂吃饭。
每月总金额在420元以下——证明他平均每顿饭只花7元,吃的都是最便宜的。
有了这两个“算法”,基本上也就对可能存在的“冒领”“误发”实现了充分制衡,除了真正贫困的那部分学生,其他人也不值当为了这点钱“假装贫困”。
真正的好制度,都是这样精密设计过的,并不是制度本身有多么玄,而是要充分考虑到人性、尤其是中国人的人性,战胜“精明又不要脸”的那种卑劣人性,凭借的一定是冰冷的数据与温暖的用意,对待坏人,用的是冰冷的刀,对待好人,感受到的是温暖的帮助。
制衡住某些人的“自由裁量权”,也就保住了大多数人应得的公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