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个视频号,希望多多关注,多多转发‍‍

第一篇,讲了中国制造业高度分工的现状,第二篇,讲到了三大要素放松管制后带来了制造业的发展,并批驳了一些所谓产业工人、义务教育这些是中国制造发展原因的谬论。

今天接着上一篇讲,这四十年来,中国的土地一直是高度管制的,中国的税收也一直是全世界较高的税制,那么,中国的制造业是怎么样从这块土地中长出来的。

很多人说,你看这个世界上土地公有制的国家和地区并不多,比如,非洲大多数国家的土地制度就是私有制的,但有什么制造业吗?没有。

税制也是如此,中国一直有较高的企业所得税,和在世界上相比较高的个人所得税率。

1981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为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设定了基本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当时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较高,约为33%。

之后还实行了累进制,大型企业所得税率55%,中小型企业10%-50%。这些税制主要针对国企和集体所有制企业。

另外地方还有附加税10%。

并在1994年,统一内外资所得税率,包括民营企业,均为33%。

但长期对外资企业采取较低的优惠税率:15%。

2008年之后,修改了税法,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 这一点是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将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税率统一为25%。 此前外资企业享有的税收优惠(如15%的税率)被取消。

所得税是按企业利润按比例征收的税收,还有另一个税叫营业税,是按销售额征收的税收,3-15%的税率,不同行业不一样。

现在统一改成了增值税。

而企业家要想分红,营业收入去除增值税,去除各种管理费用,利润要征收所得税外,还得交20%的股息税。

这样的税制,在全球可以说是税负很高,是排在前列的。

即使是人口,中国改开过程中也有无数的限制。记得春晚小品上黄宏将进城的农民工叫作盲流么?还记得孙志刚事件吗?我个人都经历过被多次查暂住证,都有认识的人被遣返回老家。

高税率影响资本投入产业,并阻碍资本积累,土地由政府控制要使用很不自由,劳动力进城,也有各种各样的阻碍。

上一篇讲到的三大要素的开放是中国制造业的起点,但开放程度有限啊,相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太不自由了。

比如印度,是实施土地私有化的,印度大量的贫民窟就说明人口流动相对自由,为什么印度就没有什么制造业呢?

留言区给了答案,那就是事实上的低税率。

在很长时间,虽然中国有着较高的名义税率,但这四十年来,大量的中小企业实际上在处于一个税制宽松的状态的。

个体户采取的是定额征收方式,也即不管你做多大生意,一般定额交一笔税就行了,而民间中小企业大量采取现金交易,不入账,也就不存在什么营业税和所得税了。

虽然农民工进城有很多的约束,但是整体上来说,中国这四十年出现了全球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员迁徙,每年的春运就是明证。

也就是说,这些限制,并未能阻挡住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决心。

而土地,虽然国有化,集体化,但是大量的企业进入中国各个城市里,想要买到土地,不仅不是难事,反而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三通一平,手续审批简单,一个工厂很快就能建起来。

在沿海地区,很多农村的地根本不管什么各种政策约束,直接在村集体的土地上盖工厂、写字楼、甚至是接近商品房的小区住宅。

现在珠三角都有大量的几十层高的写字楼,几百家企业入驻的产业园,就是集体用地。

各种土地管制在现实层面,其实是无效的。

但这依然只是现象,我们要进一步追问,在这么多管制之下,在这些法律条款之下,为什么中国民营企业家敢做生意?不怕盖在集体产权土地上的厂房被拆除没收吗?不怕少交了税,被抓去坐牢吗?

张五常曾经对此有分析和解释。

他说,中国经济发展的真正秘密在于县际竞争。

县际竞争是经济学家张五常在《中国的经济制度》中提出的一个学术观点,他认为县际竞争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经济困境中出现奇迹的主要原因,是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

县际竞争是指以县政府为主体、以一个县的地域为边界的县与县之间在经济建设上相互竞争的发展模式。县际竞争也可扩展到认为是中国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竞争,如省际竞争、地级市间的竞争、乡镇之间的竞争。

我很尊敬张五常先生,但我依然要说,张五常还是在说现象,低税率也是现象。

真正的问题在于,县际竞争为什么会出现?

答案是:分权。

分权对应的是集权。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说过,东北抚顺是第一个跟随深圳开始出租国有土地的城市。要知道,这位市长,仅仅是听了中央党校的一堂课,就到所在城市决定开干了。

这说明他有充分的自主权,权力是分散的。

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一直鼓励的就是各地干部要敢想敢干敢闯,这个鼓励的前提就是地方官员有很大的自主决策权,并鼓励他们不要怕犯错。

不管怎么样干,结果是有标准的,那就是经济发展了,有企业来投资了,民众收入增加了,这就是评判的结果。

至于你怎么干,那是你的事。

那么在分权体系下,各种源自法律的条条框框自然就被打破了。

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总量是有限的,去哪里呢?各地政府是需要抢的,怎么抢呢?低税,开放土地,开放劳动力迁徙。

不能做到这一点,怎么可能吸引到企业呢?同时,对于本土各种民营企业,也网开一面,没有去执行那些严苛的税收条款,因为地方官员不笨,我要是对企业天天查,那么,怎么会有企业来我这个地方投资呢?

在分权体制下,才产生了县域竞争。

这一道理,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是一样的,若是人口可以自由流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会进入税率竞争的模式,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不欢迎企业和投资。

在分权体系下,在中国劳动力开始自由流动的环境下,竞争就必然产生。

官员们可能并不知道经济学理论,但是他们完全能明白,地方经济的发展,完全是由外部的投资及本地的营商环境带来的。

这不仅对自己的政绩有帮助,客观上,整个官员体系也有各种各样的灰色收入,企业家也们乐于用钱来破除各种管制,以增加生产效率。

这也产生了大量的各种腐败现象。但这些腐败现象的根源,并不在于地方官员想要发展经济的目标,而是来源于各种各样的管制。

如若没有这些管制,企业家不必要行贿于地方官员。而这些管制,并不是由地方官员们主导制定的,比如,容积率的相关规定,往往来自于远在京城的各部委的官员。

在分权制度下,各种被打破的管制很多。

我前面所说的珠三角对土地制度的突破,就是源于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没有人将这些当作违建大量拆除,而是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很多人说这是乱,这是没有规矩。当然有乱的地方,那就是法治还不彰,不少人的权利没有被保护,但更多的乱是打破管制后的一种蓬勃发展。

在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一些重要的产业聚集区,如果看卫星图,杂乱无章,一片混乱,远不如有些城市规划得好,但这些地方一个镇的产值,远远超过内地的几个县。

比如东莞虎门镇的GDP高达七百多亿,是江西省最大的县鄱阳县的两倍,是江西省乐安县的七倍。

虎门你看下卫星图就能看到大量的厂房、农民房、写字楼、新建住宅商品房混在一起,谈不上任何市容市貌,从繁华的街道一转眼就能进入农村风。

但这就是中国发展的真正动力之所在。

地方分权是中国制造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原因。

但中国制造业的秘密还不止这些,因为还是无法解释,为什么今天的印度也在改革开放,但却就是没有多少制造业。

这个我们下篇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