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部国产电视剧遭遇AI“魔改”,相关视频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在“魔改”视频中,《三国演义》变成了“无间道”,才华横溢诸葛亮手中羽扇变成了手枪,《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化身拳击手和贾宝玉对打,甚至《西游记》里的唐僧竟对妖精频频“答应”……最让人诧异的是,视频中几位角色说台词时嘴形和动作的衔接几乎让人看不出任何破绽,足以以假乱真。有人觉得AI“魔改”只是为了轻松搞笑一下,无须严肃对待,殊不知,如今“一眼假”的AI视频若不加以约束管理,总有一天会酿成大祸。
AI魔改拼接《三国演义》和《西游记》
针对此类现象,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日前发布《管理提示(AI魔改)》指出近期AI“魔改”视频以假乱真、“魔改”经典现象频发,要求各相关省局督促辖区内短视频平台排查清理AI“魔改”影视剧的短视频。
AI魔改《甄嬛传》
看似离奇搞笑的桥段,实则是用AI软件,对经典影视剧片段进行二次创作的结果。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AI技术已逐渐“傻瓜化”,按照网络上涌现出大量AI“魔改”影视作品的教程,通过AI视频生成工具的上线,简单易操作的优势,让用户几乎可以在没有任何剪辑知识和影视创作思维的情况下,只要给AI一段视频,加上一个创意念头,一道指令,就能通过AI工具转化成“新”的视频。
对于观众而言,如果熟知这些影视作品正常情节,尚可辨别AI“魔改”的内容,感叹一句“开心就好”。但对于不了解的观众或者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而言,拼贴画面、对口型日益完善的AI“魔改”,足以以假乱真,使未看过原作的人产生误解,一代观众的集体记忆是否也有可能变得模糊、混沌?正如有网友所言,以后问学生:你们知道林黛玉吗?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就是倒拔垂杨柳的林黛玉。
影视经典既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被“魔改”成与原著精神内核相悖的形象,是对经典的亵渎。一些经典作品原创时,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年的沉淀。现在通过AI技术的改编,情节、人物、精神内核早已与原作相去甚远,违背了原创者的初心。从更大的层面来说,毫无边界亵渎经典IP,冲击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危害不容小觑。
今年以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适时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下称《办法》)及配套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下称《标识方法》),全方位、多层次地规范人工智能内容标识要求和方法,迈出了完善我国人工智能治理制度的重要一步。
来源:央视财经(视频)杨小娇(文字)网络(配图)
编辑:许 姗
监审:罗 青
终审:吴 涛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发布网信政务信息
解读网信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