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1958年卸任总参谋长后,就此淡出指挥中枢。而粟裕一生是否“位列军队核心成员”,军史界至今仍然存在争议……
本文就来捋捋,建国后粟裕将军的所有军内任职,是否算是军队核心成员之一?
战争年代,粟裕的最高职务是三野副司令员,虽在解放战争中后期曾独当一面,却仍是野战军副职,并未进入我军决策核心,因此算不得军队核心成员。
建国以后,虽然1952年全军评级时,粟裕在九等二十一级职级中获评“二等二级 军委委员级”,但1954年9月成立的中央军委12名委员中,粟裕并未名列其中。
1954年9月,为了加强党对军事工作的领导,中央决定,重新成立中央军事委员会,原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撤销。
本届军委,只设主席,未设副主席,也没有设常委,12名军委成员是毛主席、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主席是全军统帅,军委是军队最高决策机构,由于未设军委副主席和军委常委,所以本届军委委员的含金量相当高,而当时的总参谋部仅是军委领导下的八总部之一。
因此,粟裕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却未能进入军委名单,此时仍然算不得是军队核心成员。
1955年9月全军首次实行军衔制,虽然粟裕以“二等二级 军委委员级”获授大将军衔,且在十位大将里排序第一,但此时的粟裕仍然不是军委委员,仍然算不得军队核心成员。
直到1956年11月20日,粟裕与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王树声、许光达、肖华、刘亚楼、洪学智等10人被增补为军委委员。
而原来的11位军委委员均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与粟裕同时被增补为军委委员的黄克诚、谭政,还进入了中央书记处。因此,粟裕在本届军委委员中的排名比较靠后。
尽管如此,此时的粟裕,进入了我军最高决策层,成为了核心成员之一。
但仅仅只过了两年,1958年粟裕便被调离总参谋部,改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这一职务变动,使得粟裕的军队地位直线下降,虽仍为军委委员,但基本上是远离了军队决策中枢。
1959年9月,新一届中央军委组成,本届军委设主席1人、副主席3人(后又增补4人)、常委5人、委员10人。
此时的粟裕,虽还是军委委员,但由于已经卸任总参谋长,实际任职是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因此在10名委员中排名居中。
1967年3月,军委5名常委中,罗荣桓已经去世,小平同志、罗瑞卿、谭震林又离开了工作岗位,就只剩下朱德一人还在坚持工作。
而10名委员中,陈赓、刘亚楼也已去世。于是,根据军委委员排名,粟裕与谢富治、肖华、杨成武4人递补军委常委。
此时的粟裕,终于第一次出任军委常委,真正进入到军队的核心领导层。
但是,仅仅5个月后,中央军委便停止办公。
1967年8月17日,新成立的“军委看守小组”,代行军委职责。
9月,“军委看守小组”改为“军委办事组”,完全取代了中央军委常务委员会。
1968年3月28日,“军委办事组”由林彪直接负责。
之后,在这段特殊时期里,包括粟裕在内的5名军委常委形同虚设,无事可干。
这一时期,粟裕兼任国防工办军事代表组组长、国防工业军管小组组长,并在总理安排下成为国务院业务组成员。
1969年,九大召开,新一届中央军委成立。
本届军委,设有6位副主席,却未设常委,仍然保留“军委办事组”,军委日常工作仍由“军委办事组”主持。
曾经的常委粟裕,成为了42名军委委员之一。
1970年1月4日,国防工业军管小组解散。周总理决定粟裕仍留国务院业务组工作,先后负责邮政、交通、铁路、造船、水运等工作。
1971年“913”之后,“军委办事组”被撤销,以军委办公会议,作为处理军委日常工作的办事机构。
粟裕以军委委员、军科院副院长、军科院第一政委之职,重回军委参加办公会议。
这是自1967年8月之后,历时4年,粟裕重新回到军队决策层。
1973年2月28日,粟裕出任国务院港口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1974年,粟裕因病休养。
1975年1月,粟裕再度当选军委常委,并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任解放军代表团团长。
1982年5月7日,粟裕被任命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1984年2月5日16时33分,粟裕因病逝世于北京。
由于建国之初,粟裕虽评为“二等二级 军委委员级”,却长期未能成为军委委员,没有进入中央军委。
而1956年成为军委委员后,又只短短两年,便于1958年离任总参谋长,调任军科院副院长。
之后虽成为军委常委,军委却又被“军委办事组”所替代,以致粟裕长期不能正常履职。
以上种种,导致军史学家对建国后的粟裕“是否是我军核心成员”,一直持有争议。
但是,作为后人的我们,应该关注的,并不是粟裕当什么官,评什么衔……
我只对当年粟裕将军指挥的那些精彩战役和战例感兴趣,值得用一生去崇敬,用一生去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