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鲸在深圳深科技城举办 2024 多鲸 EE 年会暨「智汇鹏城·共创教育 AI 新未来」未来教育创新大会。在「智能硬件与AI自习室」主论坛上,松鼠 Ai 联合创始人兼 CEO 周伟分享了近年的创业历程以及对大模型落地教学的思考。
松鼠 Ai 自 2014 年起便投身于 AI+教育的研究。在双减之前,早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 AI 自适应学习系统公司。
自双减政策后,大量学科机构被压减出局,海量学生的学习需求无处承接,因此催生出了 AI 智能硬件与自习室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松鼠 Ai 作为最先嗅到「智习室」市场先机的教育科技企业,在 2022 年最先进入 AI 自习室赛道,以松鼠 Ai 智能硬件终端担任「虚拟智能教师」,辅助学生完成个性化学习。截至目前,松鼠 Ai 线下 AI 自习室的数量已接近 4000 家。
紧接着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松鼠 Ai 成功研发了松鼠 AI 多模态大模型,致力于分析每个学生的用户画像,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以下为论坛实录,经多鲸编辑整理:
主持人好,深圳的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松鼠 Ai的周伟。非常感谢多鲸给予我们此次机会,能与诸位一同探讨 AI 自习室的发展前景。我们有幸深度参与了整个行业变革历程。AI 自习室项目自去年年初起逐渐被大众所知晓并熟悉,在过去这两年时间里,它堪称教育行业内最为热门的项目之一。从百度词条到小红书,再到抖音等平台,在所有教育相关产品里,其热度始终居高不下。然而,越是热度高涨之时,我们越需保持冷静,深入思考一些关键问题,例如 AI 自习室究竟是什么?它的发展之路能走多远?其核心竞争力又在何处?这些都是我们行业内从业人员必须深思的问题。
我们公司极为幸运地踩在了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松鼠Ai是国内率先从事 AI 自适应学习系统开发的企业,自 2014 年起便投身于此项工作。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前,我们已然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 AI 自适应学习系统公司,当时为众多传统教培机构提供技术赋能,线下合作机构数量接近 4000 家。双减政策落地后,传统教培机构客户大量减少,于是我们又率先将学习系统与智能硬件相结合,打造出软硬一体的产品。为了使产品落地,我们于 2022 年在国内开设了第一家 AI 自习室。发展至今,历经两年零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全国范围内的 AI 自习室数量已接近 4000 家,在深圳的龙岗等地也有布局。
作为多年来一直专注于 AI 领域且作为国内首家开设 AI 自习室的公司,我们始终在思索 AI 自习室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实际上,AI 自习室包含两个关键要素:AI 作为一种技术,自习室则是应用场景,二者缺一不可。并非简单冠名 AI 自习室,就可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 AI 自习室。对于 AI 技术而言,关键在于如何维持其领先性。AI 涵盖多种类型,例如简单的自动判断答题对错属于基础算法范畴的浅 AI。随着 Chat GPT 的出现与发展,大模型在整个 AI 领域引发了质的变革。在 AI 教育赛道中,大模型已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武器与核心技术。借助大模型的技术赋能,结合自习室这一环境与学习场景的落地应用,方能构建起 AI 自习室完整的产业技术应用闭环。因此,我今日分享的主题便是大模型如何重塑学习的未来。若不依靠大模型进行重塑,AI 所能发挥的作用将会大打折扣。
那么,如何借助大模型实现重塑呢?首先需考量技术储备情况,即公司在大模型研发以及 AI 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每年我们都会发表大量论文,这是因为我们在技术储备方面持续发力,截至今年,我们已在该行业深耕整整十年,累计在国际上发表的论文已达80余篇,且这些论文多发表于顶级期刊,论文发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公司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高度。若在这方面投入不足,恐怕难以占据技术高地。
与此同时,我们成功研发了松鼠 Ai 多模态大模型。通过知识图谱、情感解析、路径追溯、LM 反馈以及诊断统计家长目标和学生画像等多方面技术手段,能够为学生制定短期与长期学习路径规划,包括战略放弃、战略后置、知识重塑、隔离遗忘、复习知识漏洞等学习策略。借助数据库、索引库、召回池以及多模态大模型,构建起一套学生教学的学习推荐系统。再通过数据分析、自动教学数据解析以及语文理解等功能,使松鼠 Ai 大模型能够模拟教师角色,更像是一位智能老师。
接下来,我将用几个具体案例阐释大模型在 AI 教育中为我们带来的变革与优势。首先,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非仅仅通过考试成绩或当下学习状态就能全面反映,每个学生都有其内在的学习逻辑。有些学生成绩长期不理想,家长与老师往往难以确切知晓原因,学生自身也可能对自身问题缺乏清晰认知。而这些隐藏的学习逻辑,借助大数据技术便能够得以解析与解决。
在众多学生中,厌学现象较为常见。对于这类厌学学生,我们的目标是借助大模型分析,使其至少不再排斥学习。客观而言,成绩欠佳的学生中,约 90%存在厌学情绪,真正热爱学习的仅占少数。我们以某位同学为例,其家长反馈该生在课堂上长期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栗浩洋董事长,热衷于分析学生数据报告。他发现谢小贝同学学习时长较长,昨天学习了 100 分钟,今日学习了 90 多分钟,对此产生疑问并要求查看数据报告。经分析发现,该生知识掌握率虽有成效但学习速度较慢。进一步研究数据报告可知,该生学习能力并不弱,其学习所用时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但他在一道高难度系数题目上耗费大量时间,且存在粗心大意的问题,如某道题答案因输入错误导致答错。由此我们判断该生并非能力不足,而是学习不够专注,这一结论与家长对孩子的判断以及学校表现基本相符,同时我们也告知家长该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
基于该生的学习报告,我们深入挖掘出一些其他问题,但出于对学生情绪的考虑,我们选择直接与学生沟通而非告知家长。例如,对于某些答题用时极短的题目,我们通过分析判断学生可能存在的三种情况:一是学霸型,一眼便能解题;二是学苗型,随意作答;三是学苗中较为聪明的,可能借助手机拍照搜题。从该生整体学习能力判断,他不属于学霸型,具体属于后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我们会与学生沟通交流,避免因告知家长其可能存在拍照搜题行为而引发亲子矛盾。这便是我们借助大模型、算法以及数据报告对学生进行精准分析的实例。
AI 自习室之所以能够兴起,关键在于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取代传统教师角色。在自习室中,通常仅有督学或教务人员,并无授课教师。因此,要实现对教师角色的真正取代,AI 必须达到甚至超越真人教师的教学水平,否则仅为形式上的替代,难以长久发展。过去几年间,我们共开展了四次人机对比实验,分别在 2017 年和 2018 年进行,实验结果均显示我们的系统在教学效果上优于真人教师。此外,我们还在央视的《机智过人》节目中战胜了国家特级教师,此次比赛的国家特级教师由央视选拔,并非我们自行挑选。同时,教育部的《中国信息化》期刊也曾发布相关案例,我们作为试点被引入中国教育信息化测评系统,在公立学校开展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高中阶段引入松鼠 Ai 自主学习系统后,实验班在期中考试中的平均成绩提升了 104.7 分,而未使用该系统的班级平均成绩为 73.55 分,成绩提升绝对值达到 31.2 分。
大模型的赋能使得我们的学习系统不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学习工具,而是更趋近于一位智能教师。它具备视觉、听觉、语言表达以及智慧思考能力,成为多模态、拟人化的智能教师。例如,通过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实现的错因分析功能,当学生答错题目时,我们能够借助其输入的草稿纸信息精准判断错误原因。通过大模型的图像识别与多模态技术,我们能够将信息整合到学习系统引擎中,更加准确地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构建错因池,对错因进行归类,追溯知识点根源,将一道题的错因细分为九大类、90 小类,从而精准描绘学生的性格画像,并基于错因开展专业训练,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诸如找不到原因、学不会、方法掌握不足、缺乏变通能力等问题。
此外,我们的多模态智能机器人具备互动功能,借助智能硬件上的摄像头,能够捕捉学生的情绪变化。例如,当学生攻克难题时的兴奋表情以及被难题困扰时的苦恼神态都能被及时捕捉并分析,进而深入了解学生性格特点。通过 AI 大模型挖掘这些亮点信息,有助于提升测试效率等多方面教学效果。这便是我们推荐引擎的核心内核部分。
我们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拥有国内外专利近 200 项,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我们是全球唯一受邀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部长级论坛的企业,去年 7 月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与杨洁副部长共同参与论坛研讨。并且,在全球由 43 万科学家组成的最大科技协会中,我们担任 AI 教育大模型标准委员会主席一职。这充分表明,若要在大模型领域取得长远发展,扎实的科技储备必不可少。
面对未来快速发展且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兴事物,我们应抓住当下良好时机。借助大模型与人工智能教育技术,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仿佛拥有一位如孔子般智慧渊博、达芬奇般多才多艺、爱因斯坦般极具创造力的超级教师陪伴其成长。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