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三人行说”公众号,是笔者2014年3月19日晚在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的讲座,4月25日整理,5月3日定稿。原题目为“第四种读书——关于大学的使命”,原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又载《李良玉史学文汇》,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附记:收入此书时有删节,完整阅读须查原刊)。旨在阅读分享,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小编删除。
今天,我所讲的主题是读书。这个题目应该由一个会读书的、有学问的人来讲才比较合适,我不合适,至少,我不是一个会读书的、有学问的人。所以要谈这个题,是因为作为读者,在当下的社会环境里,也会或多或少地面临矛盾,发生困惑,或者有一些零碎的想法。这些矛盾、困惑和想法,也许和大家的考虑有一些相通,就此进行一些交流和讨论,总是有益的。假如说错了,只好请求大家原谅,责任当然由我来负。
今天讲的题目,“读书”和“大学的使命”是两个关键词。如果推敲起来,应该说这个题目有伪命题的嫌疑。大学就是老师教书、学生读书的地方,或者说,大学的任务就是组织老师教书,组织学生读书。针对大学谈读书,似乎有点文不对题、牛头不对马嘴。难道还有不教书、不读书的大学?显然这是不成立的。不过,由于社会和时代变了,阅读的方式变了,知识生产的方式也变了,围绕读书、围绕大学的职责,还是有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解决。
先来解释“大学”和“读书”这两个概念。
在普通人的观念里,大学泛指所有大专、独立学院和综合性大学。谁家的孩子经过高考,考上了这类学校,都可以笼统地说考上大学了。其实这里面差别很大。有一本词典对大学的解释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在我国一般指综合性大学。”这个解释适用性不够。一般指综合性大学,那么,不是综合性大学的那些独立学院是不是大学?考上了综合性大学是上大学,考上了独立学院难道不算上大学?现在国内似乎还没有私立的综合性大学,那么,考上了那些私立的独立学院难道不算上大学?台湾地区的《大学法》对大学的定义是:“依法设立的授予学士以上学位之高等教育机构。”这个说法自相矛盾的地方好像要少一些。
上面关于大学的解释,无非是从学校体制或者学位教育的角度定义大学,是否妥当,不是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我要说的是另外三个关于大学的定义。
第一个是“文革”后期出现的定义。大约在1973年前后,曾经有一个说法,叫做“大学就是大家都来学”。这个定义否认以学习成绩、考试成绩为高考录取的主要依据。
“文革”后期大学恢复招生,有极“左”分子反对严格的入学考试,反对择优录取,要求以政治表现好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这里的“大家都来学”,是说尽管考试成绩不好,也可以进大学读书,不是说扩大招生规模,让大家都可以读大学。经过最近这些年的扩招,高考录取率大幅度提高,现在,倒是做到“大家都来学”了。这是另一个问题,和当时所说“大家都来学”不是一回事。
第二个是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所提出来的定义。他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个定义尤其注重学问家对于大学的价值。
第三个是已故原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提出来的定义。他说:“大学就是通过老一代知识分子产生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工厂。”这个定义特别强调大学对于培养知识分子的作用。
2001年的时候,我说过,大学是人才库、知识库、思想库。我总结了四句话:
“青年因有大学而造英才,民族因有大学而彰智慧,时代因有大学而富朝气,国家因有大学而得精英。”
这四句话,对大学是很高的要求,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综合有关定义,可以简要地说,大学就是以生产知识和知识分子为宗旨的高等教育机构(大学毕业基本上已经成为入职社会的准入线,这是一个知识型社会正在到来的重要标志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各种类型的大学所培养的一应专业人才和现代劳动者,广义上是可以都称之为知识分子的)。反言之,如果大学不能通过创造知识,传播知识,不断造就新一代知识分子,它就不能证明自己具有存在的价值。因此,这个定义本质上是成立的。假如要把它说得完善一点,那就是:大学是通过老师的读书、教书和组织学生读书以实现创造知识和造就知识分子使命的高等教育机构。
需要指出,这里所说的读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书,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读书。由于社会的变迁,现在的读书,
通常有四种类型。
第一,升学型读书。从小学生到高中生的读书,基本上都属于这种类型。甚至,学前教育、大学教育的某些内容,也带有这种类型的性质。它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本质上,这是一种灌注式的学习。学生的全部任务,是把教科书的内容记住;会背,会写,会运用,会考试就行了。衡量学习情况的主要指标,就是考试成绩。
第二,考证型读书。这是一种为满足一应职业准入、职业培训、职业晋升要求,包括为应付公务员资格、律师资格、教师资格、医师资格、驾驶执照、外语水平、普通话水平、其他从业资格等类考试而进行的阅读。这是社会分工细化、行业要求规范化、社会入职水平提高、生活技能多样化等社会进步的结果。为解决这类问题而进行的读书,多半情况下是一种技能性、实用性的学习。
第三,休闲型读书。这是一种读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的消遣性学习。无论什么人,总有一些闲暇时间,多少不同也总会通过阅读去丰富自己。只是现在科技进步了,资讯很发达,有的人从书本上阅读,有的人在微信、微博上阅读,有的人读一点报纸,有的人上网,有的人喜欢QQ聊天。通过这些个性化、便捷化、多载体化的阅读,兴趣不同的读者,利用不同方式,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正是当前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四,研究型读书。这是一种围绕自己的专业需要,通过有计划的、不间断的阅读、思考、研究,形成原创性成果的完整的知识生产过程。它不仅是自主的阅读,而且是有计划的阅读;不仅是即时性的阅读,而且是持之以恒的阅读;不仅是一般的通读,而且是结合阅读的深入思考和发现;不仅是通过阅读继承前人的知识,而且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创造新知识。
我所说的读书,就是这种研究型读书,我把它叫做第四种读书。
需要作以下三点说明:
第一,以上所说的四种类型的读书,是社会变化的结果,它们之间没有确定的可比性。某一种类型的读书好不好,有没有价值,评判的依据是有没有社会需要,能不能解决相应人群的问题。某种读书方式,只要有社会生活的需要就是有用的。比如,升学型读书,多半情况下需要死记硬背。但是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记和背,是一种接受知识的不可代替的方式。只要不到“死”和“硬”的极端程度,只要老师能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灵活性调动起来,它就不会有太大的坏处。其他类型的读书,同样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
第二,对于各种社会人群来说,他们的读书类型有单一性,但是也有兼容性。学养深厚的专家,不排除抽时间读一点消遣书;学生、教师、企业员工、国家干部等各式人群,都有考各类证照的可能;小学生除了背书和做作业,说不定也会QQ聊天;中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水平,也许出乎意料,令常人难以想象。
第三,我所说的研究型读书,是一个经过读书,研究,实现发明创造的复合性概念。由于各个学科知识进步的途径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它的内涵是不统一的。文科和理工科之间,文史哲和其他社会科学之间,都有一定差异。例如,理工科的一些专业领域,除了掌握科学动态,判断发展趋势,选择项目之外,还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实验、设计、组配、试产、改进和推广。这一类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一个很长的过程,也是一种牵涉面很广的社会工程。它和人文知识,包括历史知识的创新过程,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
除了以上四种类型的不同之外,对读书的认识,还有广义和狭义的分别。
所谓狭义的读书,是指对具体作品的专门阅读,包括对书籍、报刊、网络等知识载体或特定内容的阅读。所谓广义的读书,是指抱着虚心的态度,学习、理解和接受生活领域所提供的一切有益的事物、经验和知识。有了这样的态度,就会终生学习,就会自觉地向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向新鲜事物学习,向一切优秀于自己的人学习。所谓读书无处不在,知识无处不有,心得无处不生,创造无处不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研究型读书,是以狭义的读书为积累途径、以广义的读书为理想境界的阅读。这是一种通过阅读与专业的结合,阅读与社会的结合,阅读与人生价值的结合,而实现的创造知识的过程。也许可以说,读书是大学的标志性价值符号,是大学的巨大文化力的源泉,也是大学最珍贵、最值得自豪、也最符合社会期待的荣誉。
所有学问都是从狭义型读书开始的。书是一本一本读下来的,文章是一篇一篇写出来的,水平是一点一点提高的。把书读懂、读通、读透,是学术研究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历来有人提倡读书方法。有人提出要读五种类型的书,即修养类、欣赏类、博闻类、新知类、消遣类,这是说读书要有选择性。有人强调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这是指目视于文,朗诵于口,思义于心,笔记于纸。换言之,要把目读、朗读、摘录、提要、评点、注疏等知识方法全面运用起来,沉下心,深入理解,才能把书读进去。
前人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目读和朗读都是读,眼到是目读,口到是朗读,但是作用不同。小学生上语文课必须朗读,还要背课文。朗读帮助学生掌握句式,形成语感;背诵帮助学生记忆,以便模仿。经过这种书面文字的形象化熏染,再从造句开始,才能慢慢学会写作文。语文能力基本成熟之后,不强求朗读和背诵,一般都是用目读的方法读书。但是,仍有通读和精读的区别。所谓精读,其实就是反复读、反复咀嚼,其中包括必要的朗读和背诵。为了保护图书,现在禁止直接在纸本书刊上作圈点、眉批、评点和注解。但是可以用笔记、卡片、计算机存档、电子信息检索等方法帮助深度阅读。方式有变化,规律没有变。所谓把书读进去了,衡量的标准是什么呢?
一般来说,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通过阅读,了解所读作品的写作背景,包括时代变迁的情势,社会心态的风向,作者的特定生活经历、知识背景和写作动机。
第二,通过阅读,了解作者讨论问题所使用的定义、概念、典故、论据和材料,它们的来源,作者的取义,它们对于论题的阐述作用。
第三,通过阅读,了解作者讨论问题所使用的论述方法,包括切入点、知识点、体系性、文字风格和理论特色。
第四,通过阅读,了解作者通过论证形成了哪些新的思想元素、新的结论、新的学术内容,以及相对于以往同类论著有哪些进步。
这里总结的四条,主要基于历史学的经验。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有共通的规律性,也有不同的特点,阅读要求不会完全相同。因此,要善于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学习规律,不断研究和改良读书方法。
研究型读书,是生产知识的基本方式,也是大学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研究型读书,大学能够推进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通过研究型读书所遵循的创造知识的程序、方法、精神、操守的熏陶,大学能够教导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先进理念和革新勇气,从而促进知识阶级的壮大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这是衡量大学成就的根本指标。
大学应当拥有以下文明典范性:
第一,洋溢时代精神和拥有优秀历史传承的校园价值,包括崇尚自由的精神,尊重知识的传统,追求科学的勇气,献身教育的风范,生龙活虎的气象。在社会文化系统和大众认知中,大学的校园价值应该超然卓立,引领时代思潮。它是大学精神的基础。
第二,精通教育的大学校长。校长是大学的关键因素,是决定大学成功指数的重要条件。大学校长应当追求高尚的职业境界。对科学是出色的推手,对教师是知心的朋友,对学校是尽责的管理者,对社会是实践的教育家。
第三,优秀教师队伍,包括大师级的科学家。什么人可以称为大师?有一本词典解释说,大师就是在学问上或艺术上有很深造诣并为大家所尊崇的人。我以为,只有文化、教育、科学、艺术、技术等各个领域的,能够以自己的思想、风格和成就垂范于世的探索者,才有资格被称之为“大师”。我反对随便使用“大师”、“学派”这类名号,特别反对随便给当代人或学术圈子冠以“大师”或“学派”的名号。因为,是否够得上这样的名号,只有后代人才能决定。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学应该拥有一批杰出的学者。
老师是大学前途的决定因素。他们应该是一批独立的、自由的、忠诚于科学的专家,应当树立高尚的职业使命。对科学是不倦的探索者,对学生是辛勤的园丁,对学校是真实的主人翁,对社会是批判的建设者。
第四,创造性、标志性的优秀知识成果,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其他可能领域的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它们足以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文化和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从而改善人类生活方式和时代的面貌。
第五,源源不断、代代相承地造就优秀人才。大学培养的人才,是时代的先锋,是社会的栋梁,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是社会的健康分子。大学对学生的教育,也许不能决定他们将固定地从事哪种职业,不能给予他们适应变动社会的所有专业技能。但是,通过读书,一定能够使他们获得学习的能力,自我完善的动机,对文明的理解,社会责任感,积极的人生态度,等等。使他们有可能为自己创造幸福的生活,为国家作出卓越的贡献,为母校添加无限的光荣。
上述文明特质,是大学的自由精神、科学精神、职业精神、奉献精神和优良传统的体现。离开了这些,大学就不成其为大学。
根据以上五条,对照当前大学的状况,很难否认那些极其悲观的评价。
中国有一千多所大学,有成千上万的书记、校长、院长、主任之类的管理者,但是,由于人事制度的腐败和缺乏监督,其中很难发现教育家,很难发现被本校师生员工尊敬的学校领导者,很难发现受到社会尊重的、足以领袖群伦的大学校长;中国有为数颇丰的大学老师,但是,由于官僚体制的痼疾,他们只是被管理的对象,没有发言权,缺少自由的个性,缺少职业的尊严,是目前盛行的种种荒谬的考核评价指标的牺牲品;中国的大学每年有大量研究成果面世,但是,由于实行规划科研的恶劣政策,其中大部分是奉行急功近利方针的粗糙成品,包括那些大同小异的重复研究,可有可无的鸡毛研究,阿谀奉承的应景研究,抄袭剽窃的伪研究。大学正在日渐失去创造知识的功能;中国的大学招生规模巨大,但是,政策导向错误,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低下,管理形式化,教学质量没有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泛化,道德品德教育空洞。总之,大学里官僚膨胀,派系盘错,名利优先,学风轻浮,关系决定一切。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复杂的。它是长期以来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虚假风气的结果。惟有通过根本的改革,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纠正过来。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重建知识、教育和人的尊严,培育和弘扬以促进社会进步为本质意义的现代读书传统,拨乱反正,使大学沿着创造文明的正确轨道前进。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或者说,是一个遥远的想象,我希望能够实现。
大学立则民立,大学正则学正,大学强则国强。这是时代对于大学的要求,我们应该牢牢记住,时刻也不要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