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磊 财达证券债券融资部浙江区域执行董事
关键词:产业投资、城投平台、产业转型
湖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进行着整合重组及转型发展,截至目前,公司已形成了包括商贸物流、金融投资、文旅运营、科技创新和园区开发和制造业等五大主要业务板块,已完成从1.0版本市场化基金到6.0版本产业链基金的基金迭代。公司转型的基础条件在于:第一,逐步整合纳入市级部门的文化、旅游和金融、类金融资产,形成规模效应;第二,依托产业类企业的发展优势及红利,实施全互联网化改造,优化平台公司股权,并加快人才引进;第三,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完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生态链,积极拓展创新融资渠道,强化资金保障,壮大资产规模。
第一节 公司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介
湖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州产投”或“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由湖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00%持股,为湖州市属国有独资企业。公司具有AA+主体信用评级,管理全资(控股)子公司50余家。公司注册资本18亿元,主要负责湖州市政府性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金融股权股份管理运作、科技创新、平台开发、生态转型及数智科技等工作,聚焦金融服务、科创投资、绿色生态三大业务板块,致力于“打造长三角新势力产业生态组织者”。
二、公司业务情况
公司的主营业务分为商贸物流、金融投资、文旅运营、科技创新和园区开发和制造业等五大主要业务板块。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商贸流通板块,近两年的营业收入构成情况如下:
三、公司财务状况
(一)资产情况
近年来,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整体资产期末余额逐渐增加,公司资产主要由货币资金、其他应收款、其他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性房地产以及其他非流动资产等构成。
2022年,公司融资取得的款项增加导致货币资金余额明显上升;其他应收款主要系应收其他单位的往来款、土地回购款及投资款,主要系增加对湖州金融投资公司的共同投资款,导致其他应收款有所增加。此外,公司新增对湖州东尼新能源有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湖州)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投资导致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有所增加。2022年末,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主要为用于出租的投资性的房屋、建筑物,截至2022年末,公司投资性房地产余额为67.22亿元,较2021年以来明显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当年的在建工程及固定资产转入投资房地产以及外购房产增加。总体来看,公司的主要资产均呈增加态势,这也与公司的业务规模扩大相匹配。
(二)负债情况
从2022-2021年的负债整体结构上看,公司的负债主要由短期借款、其他应付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构成。2022年,公司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增加幅度较大主要系部分长期借款和长期应付款划分为一年内到期所致;公司长期借款新增主要系公司运营资金需要进行外部抵押借款融资所致;应付债券的新增主要系公司于2022年发行的定向债务融资工具、中期票据等债券;长期应付款的增加主要系子公司ABS融资及举借的融资租赁借款。
(三)利润及其他损益情况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57.84亿元、利润总额2.52亿元、净利润1.50亿元,公司总体利润水平整体较为稳定。
(四)财务指标分析
从财务指标来看,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存货及应收账款的周转能力、盈利能力等指标均处于正常水平。截至2022年末公司流动性指标较2021年末有所提升,为公司偿还短期债务提供一定保障。
第二节 转型发展分析
一、转型发展背景
(一)浙江省整体实力较强,为城投转型提供保障
浙江省作为长三角经济圈重要省份之一,民营经济活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022年,浙江省GDP为7.77万亿元,排名全国第4。从经济增速看,2022年,浙江省GDP增速为3.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运行总体保持恢复态势,新动能持续成长,市场价格平稳。同时,浙江省财政实力强,财政自给水平较高,收支平衡性较高。2022年,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39亿元,同比增长5.5%,居全国第三;其中税收收入6,620亿元,同比增长2.0%,财政收入质量较好。得益于较高的GDP和综合财力,浙江省显性负债率与债务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二)浙江省金融资源丰富,为地方城投提供支持
浙江省金融资源丰富,城农商行数量众多,总资产规模合计超8万亿元,能为地方城投提供更广泛的融资渠道和再融资支持,且与地方政府、城投关系较为密切,特殊情况下便于政府协调金融资源。当城投公司发生风险事件时,外部金融资源趋利避害属性强,稳定性较弱,地方政府可控金融资源可起到重要托底作用。湖州市存贷款规模和存贷比持续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
(三)湖州市具备区位优势,受多重经济圈层辐射
湖州市位于浙江省北部,地处长三角腹地、浙苏皖三省交界处,接受杭、沪、宁都市圈及苏锡常经济带多重高能级经济圈层辐射,在承接省际产业转移、区域协同联动发展等方面具备较好区位优势。全市总面积5,820平方公里,下辖吴兴、南浔两区及长兴、安吉和德清三县,拥有宁杭高铁、商合杭高铁、宣杭铁路,及五条高速公路,距离杭州、上海、苏州均在2小时车程以内,在建的沪苏湖铁路预计于2024年全线通车,届时至上海高铁车程将缩短至半小时,与上海的互联互通与产业合作紧密度有望进一步加强。湖州市系“两山”理念诞生地,县域山水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拥有太湖湖岸线64公里,紧邻南太湖设有国家级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自然环境较好,旅游业兴盛。此外,湖州市建材及粘土类非金属矿产资源相对丰富。
(四)湖州市支持平台转型,提高平台业务竞争力
为推进国企改革工作,增强城投平台业务竞争力,提高信用评级和融资能力,湖州市积极推进城投平台整合和市场化转型。由于湖州市各区县城投平台数量均较多,且经过多年股权结构优化调整,目前整体架构较为清晰稳定,全市平台整合以新设型整合为主,即在原有一个或多个平台基础上搭建新平台,成立规模相对较大的投资控股集团,对下属平台承担出资人职责。同时,为提升平台自身造血能力,整合注入区域内经营性资源,提高新平台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收入比重,进一步提升新平台的信用资质和融资能力。
(五)以基金强产业,以基金强招商的“湖州模式”
湖州不断探索基金改革发展,共经历了六次基金迭代,已完成从1.0版本市场化基金到6.0版本产业链基金的升级。在基金迭代的同时,招商模式也在升级。在政府《湖州市重大项目攻坚及招商引才新政》、《湖州市加快推进“太湖之芯”计划若干政策》等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湖州产投将过去简单的土地、厂房、税收的三要素招商模式,通过市场化专业运作,逐步转变为基金招商、资本招商、产业招商的新方法,全面推进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成势、倍增发展。另一方面,基金多方联动实现优势互补,通过与国企平台、头部投资机构、产业企业三方的对接,以产业基金为载体,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三链深度融合,撬动更多资源资本投向先进制造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转型发展路径
(一)全面拓展新型业态
在双碳领域,公司迭代升级两山数智平台,完成项目GEP核算中心应用开发,开展新能源电池等行业双碳认证试点;拓展综合能源服务,积极推进天能电化学储能项目、煤山新能源基地综合能源服务等项目建设。
在深化国企改革上,公司围绕业务转型,加快推进半导体产业基地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投产交付、国重实验室落地推进等重点工作。推动安达汽配科改示范、完成公司股改前期工作,开发敏实、富特和台达等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客户,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在助力乡村振兴上,公司聚焦渔业主业,持续优化销售类别、推进渔业园区建设,提升整体经营效益。做深数字渔业供应链,改造提升菱湖“共富渔场”渔业养殖基地,全力拓展盒马等电商平台销售渠道。
在数字化转型上,公司扬“平台运营”之长,补“业务拓展”之短,积极争取数字安全行业分中心建设,大力推广信息系统信创安全组件业务,开拓工业领域数字化业务,推动业务向医疗、教育和企业侧等重点行业领域拓展。
(二)金融赋能实体经济
湖州产投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通过依托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生态链,不断拓展业务范围、优化服务对象,重点围绕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隐形冠军”和本地纳税大户等优质企业精准投放。
公司加大产品创新,完成上海征世、康碳新材料等半导体行业设备租赁项目投放,稳步推进工程款保理、收益权保理、特殊类资产等业务拓展,开发非融资性担保、非商业性坏账担保等新产品。
公司在湖州市域国有贸易平台中率先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拓展铜、铅、锌等大宗商品贸易,探索“会展+贸易”外贸新模式,鼓励引导贸易型企业出海拓市,公司合作企业广交会意向订单金额超1,500万美元。
2022年,公司下属南太湖(天津)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与浦发银行天津分行合作,落地了全市首笔6,000万元“银商保”业务。此次融资探索了“商业保理公司—银行”合作创新的“再保理融资”新路径,拓展了商业保理融资新渠道。
(三)积极打造文旅创新服务综合体
湖州产投于2019年由原市旅游集团和原市产业集团重组而成,通过以市旅游公共服务集散中心和旅游大厦为主体,着力打造一个以游客为中心,以全天候旅游服务为重点,集指挥管理、营销推广、配套服务、创意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服务体系,体系包含“一个智慧旅游服务平台”、“一个全域旅游联盟”、“一个旅游公共交通体系”、“一个文旅产品创意中心”、“一系列文旅联合体”。
基于此,公司全力打造属于湖州的文化旅游品牌。通过升级改造南太湖度假APP,为全市游客、职工疗休养提供智慧旅游消费平台,500多家商户、旅行社正式入驻。此外,公司积极开拓新媒体业务,开展影视剧投资,打造特色融媒平台。为打造城市品牌形象,公司积极招引“菰城营地”、“围炉煮茶”等新业态项目,实施“文化探源看江南”产业行动,开发“湖颖之城”、赵孟頫真丝织锦书画作品等新文创产品,组织研学活动20余场,参加人数超千人。
(四)促进产业群迭代发挥协同优势
湖州产投发挥“以基金强产业、以基金强招商”的专业优势,持续提档升级,并成功迭代6.0版——产业链基金群,全生命周期投资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其中,1.0版本市场化基金共计13支,累计完成投资项目71个,涌现了华熙生物、万润新能源、雷神科技等成功IPO项目。2.0版本区域基金,公司与吴兴、南浔和南太湖新区共设立了70亿元规模的区域基金,专注为区县招大引强,定向投于政府拟引进项目,已引进信科华远、见闻录等项目。3.0版本自管基金,由公司下属基金管理人中小创投公司作为管理人进行自主投资决策,专注人才类项目招引孵化、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助力企业上市与并购重组。4.0版本共管基金,采用“双GP”模式,以基金招商为重点,借势头部管理人,导入优质项目资源,已与中金资本、华睿投资等合作设立了4支共管基金,总规模100亿元。再到5.0版本专项基金,一企一策,专注挖掘稀缺标的,定制化交易结构,重点把握优质项目的投资机遇,已设立零跑汽车、超群检测、蜂巢能源、湖州燃气、东尼电子五支专项基金。
目前,基金已迭代为6.0版本产业链基金,重点聚焦半导体及光电、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物医药三大核心赛道,主要以引入上市公司或产业链龙头企业作为重要LP或合作管理人参与组建产业链基金,通过招龙头、引支柱、延链条,培育产业链协同优势,共同发力塑造6.0产业基金集群。
(五)多方联动实现资源互补
湖州产投搭建了三方平台,实现资源互补。第一方是国企平台,与省金控、深创投、张江高科等国资平台紧密联系。立足国家大基金、省产业基金、市产业基金三级联动效应,精准合作产业资本,推动合作共赢。第二方是头部投资机构,实现产业基金与头部投资机构团队的交互工作,提升市场化投资能力。目前,已实现与中金资本、华睿投资、汇誉投资、深创投等合作搭档从浅层次磨合到蝶变式融合的跨越发展,持续对接红杉中国、高瓴资本、鼎晖投资、国方资本等新伙伴,探讨细化合作方向,开拓对接头部新渠道。第三方是产业企业,与义翘神州、吉利汽车、天能集团、东尼电子等链主企业优势互补,对接引进产业链上下游头部企业“强链”、“延链”。
三、转型效果分析
湖州产投深入践行“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聚焦科创投资、金融服务、绿色生态三大核心业务板块,以“双百十攻坚”行动为抓手,坚持对标对表、扬长补短、实干争先,经营业绩稳步提升、重点工作推进有力、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呈现了量质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截止2023年6月底,湖州产投总资产为354亿元,总比增长36.6%,营业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26%。
(一)平台赋能,“创谷”动能持续释放
湖州产投创新拓展市场化招商模式,高效运作市场化招商平台。成立湖州市首个国有专业化招商公司——长三角(湖州)招商引才服务公司,设立“选、研、落、扶”四个不同层次的招商服务团队,联动集团投资、基金、金融服务等板块力量。建立“两图两库”,构建“1+4+N”的招商服务体系,打造一支熟悉政策、精通产业、善于研判、匠心服务的尖兵团队。
为聚焦光电及半导体细分赛道,公司组织协办了中国国际半导体高管峰会,主动出击赴上海、深圳、苏州等地洽谈,与张江高科等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通过“基金+项目+股权”、“基地+股东+房东”模式成功招引苏州汉天下、深圳阿尔斯、上海汉图科技等 10个新兴产业项目,签约总投资70亿元。
聚焦招大引强,截至2023年6月,科学谷新型研发机构累计签约11家,入驻实验室5家,协同引进湖州市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浙大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聚焦平台优化,煤山新能源基地一期项目全面收尾交付使用;南太湖光电半导体产业基地、南太湖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加速建设;西塞东坡、试研台、湖州青创城、菱湖化工园区有机更新等项目加快布局,产业承载空间初具规模。
(二)以投促引,“投行”品牌持续擦亮
湖州产投官微发布的信息,湖州产投率先实现政府产业基金1.0到6.0的迭代升级,截至2023年6月,管理各类产业基金32只,总规模50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项目124个,投资总额73.85亿元,撬动社会投资400亿元以上。其中科捷智能、万润新能源、零跑汽车、雷神科技等成功实现IPO,所投企业上市数量达到7家。
根据湖州产业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数据显示,成功助推总规模50亿元的省“4+1”专项基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金落地湖州,2023年先后完成基金项目投资25个,新增1家IPO企业;基金投资企业上市数量达到8家,年度投资收益超1亿元。旗下“湖州产业基金”品牌,获得融资中国年度“中国政府引导基金最佳服务”、“中国绿色投资领域投资机构TOP30”、“2022年度长三角最佳政府引导基金TOP30”等荣誉。
2023年5月举办“逐光而行”湖州西塞科学谷产业资本论坛,“湖州产业基金战略朋友圈”揭牌成立,吸引中金资本、红杉中国、高瓴投资、鼎晖投资、国泰君安等百余家国内知名投资机构共话发展,现场达成意向合作30余家、带来项目资源100余个、将为湖州引入社会资本500亿元以上。
(三)向绿而行,金融活水持续输送
2022年,湖州产投参与“三聚三保三落实”攻坚行动,整合资源推出产融助企“14条”政策,对受到影响的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落实续保展期、降费减负、增信支持等惠企措施。该行动累计完成金融服务总额190亿元,服务企业2700余家,减免各类服务费用1300万元以上。
截至2023年6月,湖州产投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生态链逐步完善,累计完成金融服务总额超100亿元,服务企业2500余家。率先落地全市首笔“银商保”、全省首单“汇率避险保”产品,开发大宗商品贸易、工程款反向保理、经营性租赁、非政策性担保等新业务,拓展半导体行业融资租赁业务,探索套期保值贸易供应链模式等。创新业务资金投放总量超23亿元,累计为人才类、科技类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总额50亿元以上。
(四)改革转型,新兴业态持续拓展
2022年4月,湖州市两山生态资源运营有限公司揭牌成立,由湖州产投负责运营管理,旨在建设统一化、全面化、绿色化、规模化的两山生态资源联合体,实现湖州市“两山银行”平台公司政策制度、标准体系、品牌名片、运营系统、交易平台的“五统一”管理,推动湖州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向更高水平转化,助力湖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湖州市两山公司成立后,迭代升级两山数智平台,开展双碳认证试点,运营绿色集采平台,“天下湖品”系列产品达56个。拓展综合能源服务,成功申报售电资质,在浙江省电力交易中心正式挂牌,成为省内首家市属国有售电公司,截至2023年6月,完成签约电量超10亿度,签约用户300余户。
公司充分发挥在产业投资、产业运营、产业服务领域的经验资源优势,与天能集团在零碳综合智慧能源及储能电站领域展开深入合作,打造“储能+”风光热多能互补的综合智慧能源示范样板,构建“新能源+”智慧高新园区。
此外,提升市域一体化数字安全运营中心,等保测评、安全组件服务也在有序开展,“共富渔场”集采业务规模效应初显。深化安达汽配科改示范行动,成功开发3个国内TOP10新能源客户,产品市场占有量15%以上。
(五)合规为基,企业治理持续完善
突出党建引领,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传贯彻落实,持续抓实“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推进清廉建设。建设人才梯队,深入实施“青绿计划2.0”、“四个一百”提升工程,构建完善正向激励与负面约束相结合的干部考评机制。守牢安全底线,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严格执行阳光信访“接诉即办”要求,确保公司安全稳定。
2022年,湖州产投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修订“三重一大”和内部管理制度62项,健全项目投资预审、金融业务风险联审,集体决策投审的议事决策机制。强化合规意识,建立合规管理月度通报机制,做实做细内外审计检查,确保经营风险可控。建设“产融赋能·亲清共赢”品牌,开展清廉家访、清廉测试等“警示教育月”系列活动,做好市委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公司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发展。
第三节 转型经验启示
目前,湖州产投已成长为湖州市重要的产业投资运营主体、金融服务主体和旅游开发主体,致力于“打造长三角新势力产业生态组织者”。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产业投资、金融服务、基金运作、科技创新、平台开发、生态转型及数智科技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专营优势。公司不断建立完善科学高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大大提升了业务水平与业务效率。公司市场化经营和盈利能力增强,自身信用水平提升,能够实现市场化融资,拥有丰富的融资渠道补充资金缺口。湖州产投不断迭代产业基金,形成“基金+基地”的模式,引导资源资本向新兴产业集聚,成功转型。未来也将持续快速发展,在大力推进经营性业务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平台与城市共同发展,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一、“基金+基地”,吸引企业驻扎湖州
一是瞄准未来赛道,主动出击“靶向招”。立足湖州八大新兴产业链,聚焦光电及半导体等细分赛道,高效运作好长三角(湖州)招商引才服务公司,构建“1+4+N”的招商服务体系,编制“两图两库”,已投项目涵盖锂离子动力电池企业“蜂巢能源”、射频芯片企业“见闻录”、半导体测试企业“季丰电子”等一批新兴产业领军企业,积极形成“引进一个项目、培育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效应。
二是迭代产业基金,资本撬动“有效招”。以股权投资为纽带,用基金撬动资本、将资本引入产业,迭代形成以财政基金为基础、自管基金为重点、区域基金为补充、共管基金为特色、专项基金为突破、产业链基金为引领的立体式六类基金集群,建立“产业母基金+市场化子基金+专项子基金”的体系架构。截至目前,累计发起设立科创种子基金、人才创新基金、凤凰基金等产业基金30只,总规模470亿元;完成投资项目103个,总投资66.7亿元。
三是布局产业基地,筑巢引凤“靠前招”。实施“千亩百亿”产业赋能行动,布局1000亩以上产业平台、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以上,不断提升园区吸引力、支持力和承载力,成功招引了幄肯新材、华熔科技等一批产业项目落地。2022年12月,湖州产投煤山新能源产业基地举行幄肯项目厂房交接仪式,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交付的建设的最快速度。
二、“房东+股东”,助推项目落地共赢
一是让企业快捷入驻,降低投资风险。建立“项目代建—资产代持—厂房租赁—对赌回购”的合作机制,由湖州产投作为摘地、建设、融资主体,为企业提供代购土地、代建厂房、代持资产等服务,企业按市场评估价租赁使用厂房(一般为建设成本的6%),并协议约定租赁年限及对赌回购价格,通过该模式已为琥崧智能等4个产业项目节省建设成本20亿元以上。
二是强化产学研合作,加速成果转化。紧抓西塞“科学谷”入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的契机,强化与中科院、西交大等科研院所、重点高校合作共建,谷内已成功招引实验室项目8个,4个已入驻办公。依托上海虹桥绿谷科创孵化园等国家级孵化器,以“科创飞地”模式承接上海科创成果转移、科技项目外溢,目前国科绿氢、相变传热两个实验室项目已实现项目化、产业化。
三是推动可循环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构建“项目引进—国资领投—平台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闭环发展模式,通过股权回购、二级市场出售等形式实现国有资本的良性退出,项目所产生的投资、税收等全部归属地方政府,实现项目、国企和政府的三方共赢。如湖州半导体产业基地等项目建成后,可为区县新增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贡献产值50亿元、税收2.5亿元以上。
三、“专班+服务”,营造招商最优生态
一是重塑机构,激活“战斗力”。通过组建运作市场化招商公司—长三角(湖州)招商引才公司,集中抽调和外部选聘100人左右的专业招商团队,成立“找选、研判、落地、扶持”四个招商服务小组,紧盯上海、武汉、深圳等地开展招商洽谈,形成亿元以上项目招商线索200余条,储备深圳阿尔斯、星河动力、芯能半导体等拟投项目50余个,总投资超100亿元。
二是招贤纳士,增强“协作力”。广泛对话基金机构、行业权威、投行专家等高层次人才,组织承办第九届中国国际半导体高管峰会等活动,合作引入深创投等头部投资机构10余家。紧扣“人才新政4.0版”等重磅政策,以湖州“青创新城”建设为契机,为人才提供项目申报、创业咨询、科学家公寓等贴心服务。目前,西塞科学谷内已聚引硕博高层次人才40余人,团队全部入驻后硕博比例达到50%以上。
三是闭环服务,夯实“保障力”。发挥公司金融服务和牌照优势,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生态链,根据不同企业类型分别推出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特殊类资产处置等金融新产品30余项,全力满足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等不同阶段融资需求,助推招商项目快落地、成规模、快上市。全年累计完成金融服务总额190亿元,服务企业2700余家,减免各类服务费用2,000万元以上。
四、“金融+科技”,营商环境强赋能
一是整合区域资源,深化产融协同。通过资产整合,增强资产规模,拓宽经营领域,提高盈利能力。以股权投资为纽带,用基金撬动资本、将资本引入产业,加快推动金融服务平台转型升级,实现业务扩面增量。优化提升一体化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平台,开好“创业互助”共富班车,建成“共富渔场”。建立健全“天下湖品”绿色共富区域公用品牌认证标准和授权管理体系。
二是推动多元化发展,转化两山资源。高规格建设好两山联盟,形成湖州市生态数据归集、生态资源收储等一盘棋格局。高能级迭代好两山数字平台,建设覆盖市域的资源匹配交易平台。高标准推进好绿色能源项目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好集中式储能、用户侧储能、分布式光伏为核心的绿色能源项目,加快建设云储能管理系统,推动“十四五”时期湖州零碳智慧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
三是拓展融资渠道,实力效益倍增。湖州产投积极拓展多种融资渠道,壮大资产规模,通过向内挖潜存量和向外拓展增量并举,推动资产经营到资本经营的跨越发展。提高经营效益,紧抓资产营收等发展性指标、资产负债率等约束性指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成长性指标。强化资金保障,抓好绿色债券、境外债、科创票据、小公募等债券发行。
本文收录于《招商引资要情参考》2024年2月号
需要业务沟通请私信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