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月16日,赵润明正在认真整理书屋内的书籍。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

12月16日,在昌黎县昌黎镇西王庄村,吃过早饭的赵润明如往常一样走进自家的书屋,开始整理屋内的书籍。

赵润明今年70岁。上世纪80年代,他和妻子张艳玲利用自家老宅建起了一间农村书屋,免费供村民看书。后来,随着自购书籍和社会捐赠的书籍越来越多,赵润明专门为这些书籍新建了房子。目前,书屋总占地约600平方米,有各类书籍10万册。

“现在来看书的人还多吗?”记者问。

“不多了,现在获取信息的渠道太多,大家不再像以前一样仅仅依靠书籍。但书屋依然有读者。”赵润明虽有些失落,但语气坚定。

1981年,正值国家实施改革开放,西王庄的村民们都想通过搞种植、养殖尽快致富。但科技知识的欠缺,又让他们不敢放开手脚大胆干。

“鸡、羊病了怎么办?果树长虫了咋管理?”赵润明说,针对村民们担忧的问题,他找来很多有关种植、养殖的工具书,建起了农村书屋,供大家学习。

让村民们通过书籍走好自己的致富路,这就是赵润明创办书屋最初的想法。渐渐地,赵润明发现,除了成年人喜欢各类工具书,孩子们更喜欢小人书,学生们更喜欢小说、散文等。1990年之后,赵润明开始为书屋增添更多文学类书籍,并经常去北京、石家庄等地的书市“淘书”。

“最多的时候,我这小书屋平均每天能来二三十人。”赵润明说,大概10年前,来书屋的村民数量开始变少,那正是智能手机兴起的时候。

近几年,赵润明依然在为书屋购书,不过都是些有收藏价值的书。“时代发展不可逆,要找准书屋的定位,顺势而为。”赵润明说。

“就像这套《昌黎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是1986年出版,现在已经收集全了。”赵润明说,收集这套书,有利于人们了解昌黎县文化发展历史,这套书保留着昌黎人的文化根脉。

在书屋里,还藏有一件镇馆之宝——《真正的战士董存瑞的故事》的手写初稿。“电影《董存瑞》就是根据这本书拍摄的。”赵润明说,这是20年前淘到的宝贝,当时他就已经在为书屋转型做准备了,更多购买一些有收藏价值的书籍。

今年11月,赵润明分别与市县两级政协共同组织读书会。在读书会上,他向众人分享与昌黎有关的图书,让大家共同感受书中的文化价值。

“利用这些图书,定期与政府部门一起开展活动,能够让更多人了解昌黎的历史。”赵润明说。(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