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在四季之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也就是木生火长,金收水藏,一岁一循环。春季属木,木为少阳,少阳生发,则地气升腾,天气下降,两气交感,以生万物。天气为阳,地气为阴,天地之气相合,万物生长。雌雄之气相合,新生命诞生。
所以万物的化生,都是阴和阳相合的产物。阴阳二气为两仪,两仪化生为四象,其中东方鳞虫,以龙为长,鱼类为属。南方羽虫,凤凰为长,众鸟为属。中央裸虫,以人为长。西方毛虫,以虎为长,狼熊为属。北方介虫,以龟为长,鳖蚌为属 。
也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布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然而东西南北的方位,都是由中间的太极点所决定的,没有中间点,也就没有方位的概念。应龙在中间,中间管四方,应龙管四象。中间属土,土为黄色,所以应龙也叫黄龙,为万物之祖。
应龙是化生万物的太极点,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掌管万物,执绳而治四方,也被称为祖龙。书云:应龙,头枕星张,尾挂柳井,体映三台,司四季,司中岳,司中土,司江、河、淮、汉、济之水,司黄帝,司倮虫三百六十。
司就是掌管的意思,也就是应龙掌管着天下的山川河流,四方的“鳞羽毛昆”,以及中间的裸虫三百六十,掌管着天地万物,所以应龙飞,群星跟随。人也在万物之中,皆有五行之气所组成,为裸虫之首。
当然古人将动物也称为虫,如老虎为大虫,蛇为长虫,人为人虫等,都是由五行之气所组成。在出生的那一刻,本身的气场就已经被注定,之后的过程,就是自身之力,被自然气场不断耗尽的过程,于是人们根据出生的时间点,来判断之后的人生旅程。
被注定的那一部分占三分之一,是固定不可改变的。而之后的环境气场,以及人和之力各占三分之一,所以三分天注定,七分可改变。如果自身气场顺利,又生活在适宜的气场之中,两者相加大于三分之二,那就容易顺利。
这就好比同样的一条鱼,生活在清澈的小河中,和生长在臭水沟里,其结果是不一样的。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围绕在自己周围的气场生机勃勃,则自身的气运也会被环境之力所加持。如果围绕在自己周围的力量臭气熏天,自己也会被这种浊气而污染。
如果身边的人全是正能量,自己也坏不到哪儿去。如果身边的人全是坏人,自己也一样会随波逐流。所以选择环境,也就是选择为自身加力的气场。气遇水则至,遇风则散,因此风和水的力量,就变成了环境气场的重要因素,简称“风水”。
其底层逻辑,依然是为了让环境可以藏风聚气,可以聚到好的气场,为人所服务。万物遇木而生,遇金则终,因此环境之中要木气强旺,金气稍弱,也就是青龙强势,可以压住白虎之气。所以老话说:宁可青龙高万丈,不让白虎抬头望。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而已。
纯阳之气为天,纯阴之气为地,天之象为乾,地之象为坤。地气为阴要下沉,天气为阳要上升,所以地在上天在下,就是天气上升,地气下沉,两气相合,万物生长。因此地在上,天在下,就为地天泰卦,乃天地交泰之象。
如果地在下,天在上,则天气往上走,地气往下沉,天地之气分离,则万物枯萎,闭塞而成冬。于是天在上,地在下,也就是乾在上,坤在下,就为天地否卦。地天交感是为泰,天地不交则为否,所以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气。气分五种,木火土金水,以中为期。
气为力量之源,中为力量之标准,以不强不弱,不过不及为好。太过则抑制,不及则帮扶,就是判断万物的基础。同样对于人来说,也是一样,天地五气木火土金水,对应在人身之内,就是肝心脾肺肾,青红黄白黑,酸苦甘辛咸,怒喜思忧恐。
彼此之间依然是以平为期,由此而产生了中医的概念,也就是中和五行之气的医术。五行之气以顺生为好,以当令之气色为中。比如冬季水旺,其色为黑,正常人的脸色就就应该稍有微黑。此时如果脸色翻红,那就是心脏有问题了。
同样夏季火旺,如果脸色泛青,那就是肝脏。也就是气与色不相符之时,就出问题了。如果夏季脸色泛青,吃药之后,逐渐从青色到红色,那就是减轻的表现。如果从青色变黑色,很明显是气场逆行,力量加重了。
人们以胸部的横隔为分界线,对应着手腕的关位,上面心肺为阳,被称为寸,下面为阴,被称为尺。阳者动而有力,阴者静而收敛,依此来判断内在五行的均衡程度,依然是强者消耗,弱者帮扶。比如肝气弱,那就在肾水之位找补。
同样因思念而吃不下饭的时候,就以发怒来压制,以酸味来压制,手握无力大多在肝,其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所以医易同源,本为一体。环境以藏风纳气,流水有情,山清水秀为好。生辰以五行流通,力量均衡,大运互补为好。
而自身内在的五行之气,相互牵制而相生,阳在表以阴气来固,以望闻问切,来判断彼此之间的均衡关系,以不同的植物和温度,来帮扶和抑制,让力量回到原本的状态,无论是哪一种,其源头都是一样的,所以“内经”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