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5日,四川乐至县的田野上,五保户温大爷哼着小曲,悠闲地走向自家的田地。途中,他经过成渝高速乐至收费站,一辆崭新的奥迪Q5停在路边,引起了他的注意。
车上坐着一位衣着光鲜的中年妇女和一个年轻男子,两人看起来家境优越,却神情焦急,与这辆豪车形成鲜明对比,仿佛一幅不协调的画面。好奇心驱使下,温大爷放慢了脚步。
中年妇女见状,立刻下车,快步走到温大爷面前,脸上带着明显的焦虑。
“大哥,帮帮忙吧!”她语气急促,“我们的车窗被人砸了,钱和手机都被偷了,能不能借我们几十块钱加点油回家?等我们到家,一定把钱还给你!”
温大爷虽是五保户,生活并不富裕,但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看着眼前这对母子焦急的神色,他心中不免生出同情。
不过,他也并非没有戒心,毕竟如今骗子盛行,这两人会不会也是骗子呢?
他仔细打量着眼前的母子,中年妇女戴着金边眼镜,涂着鲜艳的指甲油,手腕上还戴着一只玉镯;年轻男子则穿着低调的黑色衣服,但脖子上醒目的金链和手腕上闪耀的大金表,无不彰显着他们的“富贵”身份。
甚至,男子递烟的时候,温大爷看到他抽的还是中华烟。难道这样的人,会为了几十块钱行骗吗?
温大爷心中的天平最终倾向了同情。他从兜里掏出卖玉米辛苦挣来的60块钱,递给了这对母子。
母子俩感激涕零,一再道谢,并认真地记下了温大爷的联系方式,承诺回家后一定还钱。温大爷笑着摆了摆手,转身继续走向田地,心中充满了助人为乐的满足感。
然而,两个小时后,当温大爷干完农活回家,再次路过收费站附近的餐馆时,他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几名警察正将那对“落难”母子拷上手铐,押上警车。
温大爷连忙上前询问情况,那对母子看到他,竟然慌忙从兜里掏钱,想要塞给他,却被警察拦了下来。
“大哥,就是六十块钱,都还给你!”中年妇女急切地解释着。
温大爷更加疑惑了,难道就因为借了60块钱,就要被警察抓走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一切,还要从乐至县公安局童家派出所的民警小张接到的一通报警电话说起。电话里,群众举报有一对开着豪车的母子在高速收费站附近行骗。
小张立刻联想到不久前兄弟单位破获的一起类似案件: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开着豪车,以同样的方式在高速路上拦车借钱,利用“美人计”骗取了不少男车主的钱财。难道这又是一起类似的案件?
小张迅速调取了高速路段的监控录像,锁定了嫌疑车辆的行车轨迹。监控显示,这辆奥迪Q5在一个上午的时间里,竟然在乐至县收费站频繁上下,多达二十余次。
如此反常的举动,显然不是普通的车辆行驶行为,其中必有蹊跷。为了尽快查明真相,小张带领警员立即展开了搜捕行动。考虑到当时正值午饭时间,他们决定重点排查收费站附近的餐馆。
果然,在一家餐馆里,小张发现了这对正在吃饭的母子。他们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被警方盯上,直到小张走到他们面前,出示警官证,他们才反应过来。
中年妇女自称张琴,年轻男子是她的儿子黄冲。面对警方的询问,张琴显得镇定自若,解释说他们只是出门在外遇到困难,借点钱吃饭,并没有行骗。
看到温大爷出现,她更是迫不及待地掏出60块钱,想要还给他,以此证明自己的清白。然而,正是这个举动,暴露了她的心虚。
警方随后对奥迪Q5进行了搜查,在驾驶座的抽屉里发现了多块“名贵”金表,仔细观察后却发现做工粗糙,明显是廉价的假货。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后备箱的一个红色皮箱里,警方发现了大量现金和首饰。
这与张琴母子之前声称“身无分文”的说法完全大相径庭,进一步证实了他们的诈骗行为。面对这些铁证,张琴再也无法狡辩,只能保持沉默。
最终在铁证面前,张琴母子终于承认了他们的违法犯罪事实。
信息来源:四川观察新热线 【被糟蹋的善心】
原来张琴一家是安徽滁州凤阳县人,一直过着普通的生活。然而,同村一些人外出“打工”一年后,却衣锦还乡,盖起了新房,买了小汽车,这让张琴羡慕不已。
她百思不得其解,这些人究竟是如何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赚到别人十年都赚不到的钱?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琴得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这些人并非真的外出打工,而是通过诈骗敛财!
他们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将自己伪装成有钱人,开着豪车,在路上以各种借口向人借钱。每次借的金额不多,几十块到两百块不等,让人觉得即使被骗,也不值得报警,往往选择自认倒霉。
正是这种“小额诈骗”的方式,让他们积少成多,非法敛财。
得知这个“赚钱秘诀”后,张琴心动了。她一直渴望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而儿媳的怀孕更让她迫切地想要给即将出生的孙子创造更好的生活。
于是,她将这个大胆的想法告诉了儿子黄冲。起初,黄冲感到震惊和犹豫,但在母亲的劝说下,他最终也动心了。为了即将到来的新生命,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他选择了铤而走险。
母子俩开始了他们的“诈骗之旅”。他们租了一辆奥迪Q5,购买了名牌服装和假金表,还特意准备了中华烟,力求将自己打造成“落难富人”的形象。
他们精心设计了话术,编造了车窗被砸、钱财被盗的谎言,专挑看起来善良或富有同情心的人下手。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看起来穷的就少借点,看起来富裕的就多借点,每次金额控制在两百元以内,以降低受害者报警的可能性。
他们的骗局屡屡得逞。一位小学老师陈先生,在加油站附近遇到了“落难”的张琴。
看到她穿着貂皮大衣,戴着墨镜,浑身散发着“贵妇”气质,陈先生毫不犹豫地借给了她200元钱。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善心竟然被利用了。
陈先生
另一位受害者吴先生,在国道上遇到了拦车的张琴母子。起初,他有所怀疑,但黄冲递给他一支中华烟,并亮出手腕上的“金表”,打消了他的顾虑。
吴先生最终也借出了200元,事后虽然觉得有些蹊跷,但考虑到金额不大,也就没有深究。
吴先生
张琴母子的诈骗行为并非个例。就在他们落网后不久,乐至县高速大队又接到了一起类似的报案。
一名受害者在高速上遇到拦车借钱的骗子,出于“花钱买平安”的想法,给了对方几百块钱后立即报警。民警迅速出动,通过监控锁定了嫌疑车辆。
然而,当警车靠近时,嫌疑人竟然驾车逃窜,甚至不惜撞击警车,险些造成严重后果。最终,经过一番追捕,警方才将这名猖狂的嫌疑人抓获归案。
这些案件揭示了一个新型的诈骗手段:伪装成“落难富人”,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和“对方不差这点钱”的心理进行诈骗。
这种手段的狡猾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人们的认知偏差,让人更容易相信“富人”的谎言,从而放松警惕。
同时,小额诈骗的特性也降低了受害者报警的意愿,使得这种犯罪行为更加隐蔽和难以打击。
在狱中,黄冲对自己的行为充满了悔恨。他原本以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却没想到最终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
他后悔没有脚踏实地地工作,后悔让妻子独自承担抚养孩子的重担,更后悔让年幼的孩子背负着“父亲是罪犯”的罪责。他痛恨自己当初的贪念,也痛恨母亲将他引上了这条不归路。
张琴的供述更是令人震惊。她坦言,在老家,很多人都在用这种方式行骗,有些人甚至日入上千元。
这种“成功案例”的示范效应,无疑助长了这种诈骗行为的蔓延。
张琴
张琴母子的故事是一个警示,它提醒我们,要警惕这种新型的诈骗手段,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求助,尤其是在涉及金钱交易时,更要保持谨慎。
在帮助他人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更安全、更有效的方式,例如通过正规的慈善机构进行捐助,或者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守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将温暖传递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让善心不被利用,让信任得以延续,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