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兰妈谈育儿

知名作家林清玄先生曾说过:“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是一块上好的璞玉,关键就在于父母的“骗术”怎么样

仔细想想,事实还真是这回事

特别是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很多容易跟孩子发生争吵和矛盾的父母,基本上都是“太老实了”

小区里就认识一个妈妈,她女儿读一年级时,有次语文只考了68分

当天下午,老师就把她喊到学校批评,并当面数落了孩子“理解能力差、考试不及格”等问题

为了争口气,不让老师接下来继续约谈,妈妈也是够拼、够老实了

只见,她当天回家后就直接给女儿安排了周密的辅导计划,每天晚上也直接学到深夜11点才能睡觉

本以为如此积极学习,成绩提升就是指日可待的事儿了

可谁也没想到,每天时间安排满满的情况下,孩子成绩非但没有得到提升,反而一提起学习的事儿就满脸烦躁,整个人也似乎和学习有着深仇大恨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使蛮劲儿”

当我们一心想提升孩子学习成绩,又想着一步登天地一两天就达成目的,在这种“蛮劲儿”使多的情况下自然就是事与愿违的结果了

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根本就是一门学问,特别是辅导孩子不懂不会的知识点时,掌握一些高级秘诀会让效率更好更高

比如,兰妈今天要分享的高级秘诀就是:家长越会“装”,孩子学习的效率就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会装傻

学习上装不懂,让孩子当你的小老师

一直在思考“究竟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养出热爱学习的优秀好孩子呢”,直到前几天看到这样一个视频:

有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他聊天时得知他每天的学习任务特别繁重

除了每天必学的课堂任务之外,每周还要学架子鼓、钢琴、吉他、还有乒乓球比赛…

最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些还不是爸爸妈妈特意安排的学习任务,每当男孩上台表演、在教室里学习新课时,妈妈还总是会待在角落里默默掏出手机为孩子记录画面

当有人问她:“是怎么教出如此优秀的儿子”时,妈妈也大方分享经验说:“做个糊涂点的妈妈就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男孩之前也是一个一翻开书本仿佛就是一种煎熬的厌倦心理,在学习上妈妈也费了不少心,最后还是在“装傻”的不懂就问中发现了窍门

而事情还要从老师布置的一次作业开始说起

那天晚上,妈妈本身就加班回家比较晚,刚进屋又看到男孩在偷摸着玩手机

她本想着好好教训一顿,可看了看手机时间还是忍住了,为了不打扰到邻居休息,她灵机一动指着书桌上的一道题对孩子说:

“儿子,这道题妈妈以前也做过,就是时间久了,现在都忘记得一干二净了,你能给我讲讲吗”

一听到这里,孩子顿时来了兴趣,他先是惊叹地对妈妈说:“你还有不会做的题呀”,然后又像个“小老师”一样耐心地讲解

也就是那一次,原本磨蹭起来几个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居然神奇地不到半小时就大功告成了

看吧,根本就没有天生傻笨、磨蹭的小孩,有的只是他们对待某事某物的态度

如果孩子对学习充满厌倦、煎熬、又或者反感,那不停唠叨和催促只会加快孩子厌学的速度

想要从病根上解决问题,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燃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孩子写作业方面,与其抱怨、指责、或者拿其他孩子做比较,不如学会“装装傻”

你会的,孩子不懂,你又不停地提要求,孩子会感到压迫紧张

但如果你不会的,孩子却迎刃而解,那这就是自信、和学识价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会装懒

能力上装心大,让孩子激发内在动力

有人说,能力出众的孩子都是被“宠”出来的,刚开始还不信,也是直到听过一个真实案例才改变了我的想法

例子里的小主人公也是一个男孩,他学习成绩虽然不是特别出色,但好在踏实认真,对待学习也一直积极上进

可男孩的妈妈却是一个急性子,她见不得孩子每天努力却没什么长进

孩子回家后听到最多的声音也是“今天怎么样,课堂上的内容都掌握没有”,如果考察的时候有一点卡顿、不顺畅,那接下来就是铺天盖地的谩骂和批评声

于是,时间久了之后,男孩也慢慢疲倦了,后来再面对妈妈的催促和唠叨时,他要么直接无视,要么就是跑到一边做自己想做的事、玩自己想玩的东西,对待学习也总是一拖再拖

记得网上还流传这样一句话:“养废一个孩子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孩子讨厌什么、你偏要强迫他做什么”

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遇到过这样一个富养女儿的妈妈,育有一儿一女

在教育方面,她认为:

“女儿就应该富养,小时候要什么有什么,等到长大后才不会因为缺什么而过度渴望,更不会因为一颗糖一束花就轻易丢失底线,而男孩子,小时候就应该要穷养,要什么没什么才懂得自己去争取、也知道东西的来之不易,将来肩膀上才能扛得起担子”

于是乎,在一儿一女的教育方面,妈妈从小对女儿有求必应、对儿子严厉苛刻

当两个孩子都想学滑冰时,妈妈就全力栽培女儿,儿子每次都只有站在旁边看着的份儿

本以为,经过大力栽培的女儿在滑冰方面会能力出众,可结果却是女儿天赋一般,怎么努力栽培都没什么明显长进

反观儿子在滑冰方面却热情度极高,每次女儿滑冰三天新鲜发脾气丢掉鞋不愿意练习时,儿子都默默地捡起丢掉的滑冰鞋,然后熟练地穿梭在舞池中央

其实,这就是阻力和推力的效果不同

如果一个孩子每天所做的事情都要爸爸妈妈催着做、求着做,那外力的过度参与就会降低孩子的内在动力,以至于孩子出现“做什么都没劲儿”的懒散态度

所以说,家长想要孩子对学习多上点心,那就要更懒一些

孩子想要的东西自己去争取,他们会更珍惜东西的来之不易

孩子想做的事情自己独立完成,每一次的参与也是他们能力上的进阶提升

孩子学习上的任务更要自己操心,写不完、就自己到学校跟老师交差,有了一次的点名和教训后就记住了对作业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会装憨

情绪上装幼态,让孩子喜欢这样的你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说:“我的孩子不笨,对学习也没那么大的反感程度,可不知道为什么成绩就是上不去,简直是愁人”

事实上,这就是孩子进入了学习的“疲惫期”

不光是学习,生活中的任意一件事,只要我们参与的次数多了,一旦没有成就感的滋润,那时间长了就会丧失自信、疲惫而反感

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里,兰妈就经常听到一些家长私底下讨论说:“孩子以前学习挺好的,每次都能考80、90分,现在怎么连70分都考不到了”

老是听到这些话,会觉得家长存有抱怨心理,觉得教师当得不够尽责

孩子听到这些话会紧张,觉得回家之后肯定会免不了一顿暴打

可孩子以前和现在的成绩差距,病根不在老师,更不在孩子天赋太差,而是在于不同阶段的不同心理状态、和情绪价值

就拿孩子读一、二年级来说吧,从幼儿园刚刚步入小学,一切还都是新鲜而充满好奇的探索阶段,他们听课的时候也是竖起耳朵地聚精会神

可到了二、三年级之后,孩子每天不是上课下课,就是写作业、交作业、补作业、和改错题,同样的事情参与多了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疲惫

而这个时候,如果孩子的学习过程简单轻松,那就是持续性的上进动力,可如果孩子学习和其他同学悬殊太大,那差距、和对比下就会自然丧失动力,以至于学什么都不起劲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得《起跑线》纪录片中有一个7岁小女孩,她就是那种从小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的鸡娃女孩

从她记事开始,每天的课外生活就是在舞蹈、吉他、钢琴、还有奥数中不断穿梭

妈妈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你要好好学,妈妈为你花了那么多钱,你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要不然以后就读不进书、如果再考不上高中那就彻底废了”

就这样,在高强度的学习压迫下,曾经对学习积极上进的女孩,一提起学习就满脸的疲惫和委屈,即便是强迫送到学校去读书,一到课堂上也会头晕想吐……

看吧,学习这事真不是逼出来、也不是催出来的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家长会觉得“这又是毒鸡汤,孩子本身就对学习不上进,如果再不抓紧,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堕落吗”

非也,管孩子肯定是要管的,但建立在管教基础上的必要条件一定是: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学的路上遇到过一对母女:

女孩对妈妈说:“我今天考试没考好”

妈妈问“那考了多少分”

女孩说“我不敢说”

妈妈接着说“那有什么不敢讲的,妈妈以前还考过十几分成绩呢,怎么说,你也会比我好些吧”

女孩听到才略显轻松,然后再次试探地说:“可我还是不敢说”

妈妈听完,继续安慰说“没事,你大胆说吧,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

于是,女孩大胆说出了“47分”这个数字

而妈妈听到这里后依旧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反而略显幼态地说:“害,我还以为多少分呢,47分也不错嘛,还比上次进步了10分,这说明你努力了,这也是你努力过后的结果,继续加油吧,相信你下一次一定会比这次考得更好”

紧接着,就看到女孩挽着妈妈的胳膊一蹦一跳地往家的方向走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位妈妈的心真大,孩子都不及格,还一点都不着急”

可事实上,即便妈妈暴跳如雷又怎样呢?上来就情绪化结果反而更容易和孩子持对立局面

不管什么时候、又或者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要认清一件事:“已经发生的事情,抱怨和指责都起不到任何作用,唯一能做、必须做的,就是让孩子带着自信心继续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关于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的一些高级秘诀,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