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目新闻记者 赵雪纯

摄影记者 彭影

通讯员 田娟

在门诊中,她抽丝剥茧,精准地诊断疾病;在重症监护室里,她带着患者一步步闯关,将他们从死神手中夺回;在实验室里,她反复测试不同配方,只为研制出肺纤维化的患者吃得起的救命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惠兰教授的脚步从未停下,利落而坚定中不乏细腻及温和,她以行动让空气化为使患者活下来的一呼一吸,化为顺畅的、没有病痛的呼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惠兰教授在门诊看诊

精确诊断,门诊室里的侦探

每周一、三、五是张惠兰教授的门诊日,半天的时间里,她常常是看到无法加号为止,每次会看近60位患者。

对于疾病的诊断,从患者进门便开始了。还未等患者坐下,张惠兰教授已将患者的胖瘦、说话的声音、呼吸的节奏观察清楚。“咳嗽白天多还是晚上多?”“痰是黄色还是白色?”“闻油烟或抽烟的味道后会咳吗?”“咳嗽时有没有胸口发出吱吱声或气管像有哨子在响?”“家里其他人有类似的毛病吗?”“最近是不是瘦得厉害?”……在一问一答中,张惠兰教授像一名侦探一样,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判断,快速而准确地找到患者的病因。

张惠兰教授介绍,对于咳嗽患者,她会详细询问咳嗽的时间、伴随症状、工作生活环境等,通过这些线索,逐步缩小诊断范围。例如,晚上咳嗽伴有喘息的患者,她可能会考虑咳嗽变异性哮喘;而咳血痰的患者,则需要警惕肺部肿瘤的可能性。问诊后,她还会进行体格检查,如听诊患者的肺部,检查是否有异常的呼吸音,并通过相关的辅助检查,如胸部X光、CT扫描或肺功能测试,以便更准确地确定病因。

26岁的二胎宝妈黄女士(化姓)偶尔咳嗽并痰中带血,产后在当地医院被怀疑为是间质性肺炎并伴有肺纤维化,且右肺完全坏掉,吃药不见好的她辗转找到张惠兰教授。快速问询后,张惠兰教授发现,黄女士除了有些咳嗽外,并无其他的症状,体力也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工作的需要,且左右肺一好一坏,与典型的肺纤维化患者表现明显不符。“之前有过意外受伤或反常表现吗?”张惠兰教授问,黄女士回忆,自己6岁时曾有一次大口咳血。

张惠兰教授立刻联想到肺血管病变也可能导致肺间质改变,经过进一步的磁共振和肺血管CTA检查证实,黄女士右肺的间质性改变是由于扩张的淋巴管所致。

脑中仿佛有完整、清晰的诊断思维导图,可以根据问询、检查结果快速锁定病症背后的罪魁祸首,张惠兰教授强大的诊断能力,不仅来自她多年的临床经验,还得益于她对医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不断更新。她说,医生需要不断学习,跟上最新的医学进展,才能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时,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惠兰教授在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查房

生命竞速,重症监护室的守护者

门诊结束后,张惠兰教授还没来得及吃饭休息,就直奔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有门诊时中午查房,没门诊时早上查房,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我每天会查房两次,跟他们的家属沟通一次。”张惠兰教授说,她得对每一位重症监护室里患者的情况变化了如指掌,才能及时调整救治方案,抢抓时机。

在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里,张惠兰教授面对的往往是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血症等危重症患者。“这些呼吸衰竭的患者好比撞了冰川后破洞的船,我们要尽快找到洞口并把它堵上,患者后续才能有治愈的机会。”张惠兰教授解释,呼吸是人体获取氧气的唯一方式,为患者抢回了呼吸,便是抢回了活下去的希望。

69岁的刘爹爹(化姓)因呼吸衰竭,被紧急送进重症监护室,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今年2月,父亲因胃病接受部分胃切除手术时,肺还是好的。后来因肠扭转接受治疗时,高烧不退、喘得厉害,一下子肺全白了。”刘爹爹的女儿回忆。“找到白肺的根本原因并及时控制感染才能让刘爹爹接受后续治疗。”张惠兰教授介绍,当时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提取到刘爹爹白肺的分泌物,并清洗感染的肺部。经过检验,明确刘爹爹是脓毒血症诱发的白肺,肺部主要为厌氧菌感染,而细菌正是来自扭转的肠子。针对厌氧菌感染,张惠兰教授团队及时做了抗感染处理,刘爹爹的体温降下来了,等待他的是感染完全控制、恢复自主呼吸、撤掉呼吸机等重重关卡。

张惠兰教授说:“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也像学生一路学习似的,需要医疗团队给出治疗方案,患者本人配合并树立坚强的治愈信念,也需要家属的支持和鼓励,这样,患者才能成功治愈出院,就像学生顺利‘毕业’一样。”一名患者家属说:“重症监护室里有18位患者,来过的患者家属,张教授都能记得。我二姐上次来谈话了,这次谈话时没来,张教授还问了一下。”该患者表示,每次谈话时,对于患者因为什么原因进来、现在情况如何、接下来如何治疗、家属需要配合什么等,张教授都介绍得清清楚楚,还定时打视频让家属看看患者,这些都能让患者家属安心。

“我们已经完成一半的治疗了,你的爸妈一直守在外面等着你,他们十分关心你的情况,后续的一半,我们一起努力。”面对患者,张惠兰教授也会在查房时及时告知家属的情况,并让团队医生经常播放家属录的视频,鼓励患者。“谢谢你们,我今天感觉好多了。”28岁的患者小吴(化姓)因肌无力而呼吸困难,因此住进重症监护室,听到父母的消息后,在纸上写下对张惠兰教授团队的感谢,在张惠兰教授的鼓励下,小吴写在纸上的字由“我还会好吗”这些担心的话语,逐渐变为“谢谢”“加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惠兰教授与小组成员讨论患者治疗方案

守正创新,中药制剂让更多患者治得起病

在患者与患者家属口中,张惠兰教授是技术过硬,十分亲和的年轻教授,而她把救治的压力留给了自己。“张教授是严厉的,她查房后会先考我们,还经常带我们复盘,反复研究哪里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张惠兰教授团队的年轻医生说。

肺间质性纤维化是张惠兰教授经常遇到的疾病,即俗称的“蜂窝肺”,患者的肺逐渐失去弹性、肺功能减退。“肺间质性纤维化目前无法根治,医疗能做的是尽早、尽快、尽好地去遏制疾病发展。”张惠兰教授比喻,肺间质性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像是跳崖似的衰退,而医生则是为这些患者装个降落伞,且最好能让肺功能不再下降。长期吃药是肺间质性纤维化患者遏制肺功能下降的唯一方式,可进口药每个月需7000多元,国产化的也要4000多元,对于一吃就是十几年的患者来说是笔不小的开销。费用之外,患者的身体也承受着巨大的副作用,两种药物均会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对肝功能也存在一定的损伤。

看着越来越多的患者被药物的副作用折磨,有的甚至因吃不起药而放弃治疗,再加上平时与中西医结合科的合作,张惠兰教授萌生了研制中药制剂的想法。她从中医经典方剂中找依据,基于古方“黄芪汤”,结合现代药理学,筛选出具有潜在抗纤维化效果的中药成分。在首次调方中,张惠兰教授团队与同济医院药学部制剂中心的团队经研究,增加了一些扶正补气的药物,以增强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力,为抗纤维化治疗打下基础。多年来,他们先后共调配了5种不同的药方,经过7年的反复实验、论证,最终选择了可以制成颗粒、药效较好、副作用最小、性价比高的中药制剂,并命名为芪防肺纤颗粒。

61岁的刘爹爹(化姓)是名肺间质肺患者,也是该中药制剂的受益者,他是从服用进口药转而服用该中药制剂的。服用一个月后,刘爹爹带着检查报告准时出现在张惠兰教授的门诊,“我现在上楼、爬坡都不喘了,也不咳嗽了。”刘爹爹声如洪钟,边扩胸伸展边向张惠兰教授展示着自己的变化,而每月服用该中药制剂的费用较服用进口药大大降低,“吃得起,吃了舒服。”是刘爹爹等患者们的普遍反馈。

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张惠兰教授也在患者群中拥有良好口碑,不少患者从上海、北京、青海、内蒙古等地赶来求诊。她也表示,自己和团队也将继续努力,不仅认真做好临床诊疗,也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让更多患者受益。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