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这个覆盖地球表面近三分之二的蔚蓝领域,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探索、想象与创作的源泉。无数文艺作品以其为背景,编织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展现了人类对未知的好奇、对自由的向往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在新的传播生态中,如何利用短视频讲好“这片海”的故事?
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共同指导,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联合出品的16集海洋文化系列短视频《听见这片海》,融合文学、故事、风景等不同元素,深入挖掘海洋文学,生动展现福建沿海人民生活美学与人生哲思,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海洋文化深入人心。作品所展现的人文之美与自然之美,将激发人们对海洋文化的向往和热爱。
《听见这片海》主海报
以文学为入口,看见“这片海”
海洋文化博大精深,《听见这片海》以16集系列短视频讲述海洋文化和故事,确定选题是一大难点。创作之初,福建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张明生便给出指引,希望系列短视频围绕海洋与人类精神世界联接展开。具体而言,一是表达福建海洋文化;二是通过全国范围内的代表性文学作品提炼共性感受;三是通过文学作品展现福建故事和人民,以真实接地气的内容为创作抓手。
“从这三个维度出发,我们依据开拓、开放、创新、坚韧、包容、浪漫、天真等闽人海洋文化特征寻找故事,使选题清晰明确。”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副主任、《听见这片海》总导演王丽明看来,福建地貌以山为主,但拥有全国曲折率第一的海岸线,长达三千七百多公里,体现了高度的向海图强特征。福建人的性格受大海影响,表现为开放包容、开拓创新、有韧性及独特的浪漫情怀。《听见这片海》正是对这些精神的再现和诠释。
盐工以做盐为荣
节目钩沉、整理并集中呈现了中国,特别是福建的海洋文学。除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闽东诗人汤养宗,中国现代作家冰心,中国海洋诗歌奠基人蔡其矫,朦胧诗派代表人物舒婷,获得“郁达夫小说奖”的年轻作家龚万莹,作家、童书推广人粲然等福建籍作家,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汪曾祺,当代著名诗人海子,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杨牧,“台湾地区民谣之父”胡德夫,作家、新民晚报总编辑缪克构等人的作品,也在“这片海”中有精准表达和个性化呈现。
《听见这片海》首集《诗歌的勇气》,走进“大海的老儿子”、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汤养宗的精神世界
尽管创作团队中不乏文学爱好者,但对海洋文学的了解并不深。为深入了解海洋文学,创作团队购买大量相关书籍,基本涵盖福建籍作家及全国知名海洋文化作家。在这些作品中进行针对性的深入研究与筛选。“福建人民擅长诗歌这一体裁,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深的情感,这在福建的海洋文化中尤为普遍。”王丽明表示,之所以多用诗歌作为视频化表达的载体,是因为其精简且情感浓烈。
同时,创作团队聚焦能有效实现从视觉意象到内心世界的对照表达的作品。包括《波浪》《一条鱼的疼就是大海的疼》《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盐》《归还》《惠安女子》《乡愁》《人间草木》《岛屿的厝》等在内的20多部文学作品中的节选段落,在短视频中被生动演绎。
福建嵛山岛是海子诗中“春暖花开”的所在
现实与文学互为映衬
细腻表达映照烟火生活
《听见这片海》中,文学为现实生活做了生动注解,不仅让观众体味诗词美学,也感知酸甜苦辣的生活。
例如,《诗歌的勇气》中,汤养宗讲述童年苦难生活,《一条鱼的疼就是大海的疼》节选段落响起,“一条鱼的疼就是大海的疼/它的骨骼刻写着波水中火焰的形状/水声里的疼传遍整个海域/那疼痛的地方说出来有/摸上去却说不出具体的位置。”《上岸不是梦》中,《连家船民》节选段落“从漂泊海面到岸上定居/从饥饱不定到日子红火/海还是那片海/天地已是另一番天地”精准诠释了上岸26年的欧增发内心的欣慰。
曾经的连家船民欧增发在宁德福安溪尾镇溪邳村安居已26年
《蓝土地》描述海边盐田上辛勤劳作的盐民,这些依赖海水晒盐、靠天吃饭的工人们极为朴实,不善言辞。然而,他们被阳光晒得黢黑的脸庞,以及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身影,仅凭一句“做盐很光荣”便让观众深切感受到劳动之美,以及普通劳动者的艰辛不易,观众心中充满敬意。此时,诗歌响起:“我把汗珠归还给大海,让盐,在太阳下闪着光。”这句诗读来令人心灵震撼,正是创作团队希望通过片子所传达的核心思想。
《听见这片海》中《蓝土地》一集海报
实现文学、故事、风景等各元素相得益彰需下苦功。据王丽明介绍,创作团队在样片出炉前经过多次尝试,后根据多方意见确定,系列短视频以文学作品为引领。具体到创作中,创作团队先确定文学作品,再踩点拍摄,同时明确要表达的海洋精神为暗线,在文学、景色与故事中调和。作品经过内部多次审核修改后,才达到各元素相得益彰的效果。
选择故事主人公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选取文学作品作者本人或与之相关的人物,需展现其丰富的实践及与大海紧密相连的生活故事,避免为作品而谈作品;二是选取作品精神映照下的平凡真实人物,他们虽不创作作品,但体现了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精神,即节目口号“海的尽头是我”中的生动“我”的存在。
福建长乐在冰心的诗中有着温柔的一面
《听见这片海》在平凡生活中提炼非凡亮点,王丽明认为,得益于有真实新闻故事来源的主流媒体机构的背景,以及擅长纪录片制作的传统。“找到亮点的关键在于深入主人公日常生活,通过带有烟火气的细节展现其真实面貌,让现实与文学作品互为映衬。”
创作与宣发紧密结合
多元内容传播“海的声音”
《听见这片海》主创团队由卫视中心品牌推广部的短视频创作团队组成。此前团队制作的乡村振兴新农人系列短视频《村里的年轻人》获得2023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筑中国梦”主题原创网络视听节目等多项荣誉。今年3月,创作团队通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答辩,拿到年度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项目,负责创作海洋文化系列短视频《听见这片海》。“我们是一个年轻且正在成长的创作团队,短视频创作经验尚浅。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可以争取到机会做更多不同题材的作品。《听见这片海》对我们既是新提高,也是新挑战。”谈及创作团队,王丽明深感自豪。
见时代、见人民、见生活,这是创作之初便明确的方向。具体而言,主人公要真实可感,作品在生活中生发,有丰富内涵和更高立意,但避免说教和口号。同时,创作团队追求适度松弛感。此外,创作团队对音乐编配有很高要求,用音乐表达不同层次的情感,烘托作品,辅助作品的节奏和结构。王丽明坦言,松弛感的把握很难,起初创作团队总想在有限时长内输出丰富内容,导致片子内容很满,节奏很紧。后经反复调整,敢于留白,让画面说话,给观众留下想象空间。
《听见这片海》中《大海边的小诗人》一集海报
“遵循创作逻辑,从真实故事出发,利用宣发优势创作好内容。”王丽明认为,正因创作团队擅长宣发,更知道只有创作好内容才会产生宣推点子和创意。同时,团队综合能力强,除大屏端的制播,也擅长运用新媒端优势和小屏的特点制播。在制作系列短视频的同时,创作团队规划了衍生内容。例如,将短视频中的朗诵部分精选裁剪,以竖屏形式呈现。竖屏纯享版由配音演员凌振赫、知名媒体人陈鲁豫担纲声音出演,每句朗读、每帧画面、每个配乐都精致美好。同时,创作团队通过节目花絮侧拍和文案、海报、推文及编导手记、文学爱好者赏析等丰富多元的宣推形式,增强节目丰富性和传播性。
《听见这片海》中既有老百姓的讲述,也有主持人陈鲁豫和配音演员凌振赫的配音,通过普通人讲述与文学表达相结合,故事与文学作品在不同层次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据悉,节目策划时创作团队即邀请高辨识度、演绎能力强的声音出演。从呈现效果看,陈鲁豫知性温暖的声音适合讲述式演绎,为文学作品配音十分契合;凌振赫深沉内敛的声音充满力量感,为诗歌等文学作品配音深受作者喜爱。
主持人陈鲁豫和配音演员凌振赫声音出演《听见这片海》
“主流媒体在精品短视频创作上应向新媒体学习,接地气不说教、有百姓视角;追求内容极致感,找到能吸引观众的精彩亮点;深耕垂直领域,持续输出高质量观察与关注。”谈及系列短视频的创作经验,王丽明表示,首先开头要吸引观众,避免平铺直叙以适应观众注意力稀缺的现状。同时,内容精简,敢于做减法。此外,结构设计需量体裁衣,适时展现人物日常,通过镜头近距离接触人物,增强观众沉浸感与黏性,避免说教或宣传感。
以精品短视频讲述海洋故事,《听见这片海》是对地方文化传播的一次创新实践。在王丽明看来,通过短视频传播地方文化需要系列化、系统性输出,坚持长期主义,善于利用短视频短平快的体裁,同时,要让每个看到的人都有一种代入感和自豪感,促使其主动分享和互动,为家乡代言,这样的传播才有意义。
自媒体人黄舒琪制作“东山岛声音图鉴”
《听见这片海》的创新尝试为其他地区的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要深入挖掘和呈现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需通过多元化视角和丰富叙事手法展现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也需借助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扩大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这样才能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