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文学家辈出,能够冠以“伟大”二字的也能有上百位。

一般来说,再怎么伟大的文学家搞创作都要遵循自然规律。也就是说需要顺应自己的生命周期和创作状态,把握灵感或者状态涌现的黄金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以及心境的变化,创作水平会逐步提升。同时,步入人生暮年时,随着体力、脑力、健康状态下滑,创作力也随之下滑,直至枯竭。

我们可以纵观历史上的那些伟大作家,他们的创作黄金期,大部分其实都是在中青年时期。等他们到了人生最后几年时,即便坚持创作,也很难输出媲美巅峰期的作品。

随手举几个例子。

苏东坡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蝶恋花·春景》《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等代表作,几乎都是中青年时期创作的。晚年的苏东坡,已经无法写出这种惊世之作。

李白的《静夜思》《将进酒》《月下独酌》《行路难》《望庐山瀑布》《蜀道难》《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独坐敬亭山》《清平调词三首》等作品,除了《早发白帝城》也都是中青年时期创作的。晚年的李白,也没有达到或者超越壮年李白。

这两位,几乎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知名度最高的文学家了,但是他们也没能突破这个历史规律或者医学规律。

2

这个规律不仅适用于古人,也适用于现当代作家。

鲁迅的《狂人日记》 《孔乙己》《药》《一件小事》 《阿Q正传》《故乡》《记念刘和珍君》、《华盖集》等名作,都是在中青年时期创作的。晚年的鲁迅,并没有超越壮年鲁迅。

还有金庸,这位文学巨匠的成就毋庸置疑。1972年,在完成《鹿鼎记》后,毅然决定封笔,不再涉足武侠小说创作。金庸深知,尽管自己仍处壮年,但创作巅峰已至,难以再超越《鹿鼎记》与《天龙八部》的辉煌。因此,他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将笔锋收敛。此后,虽然他仍有诸多文章问世,包括报告与文件等,但均未及《天龙八部》与《鹿鼎记》的艺术高度。

再来看刘慈欣,被誉为亚洲科幻文学的巅峰人物。他的杰出作品大多诞生于中青年时期。《三体》的辉煌自不必提,而在此之前,《流浪地球》、《乡村教师》、《带上她的眼睛》以及《球状闪电》等佳作,均是在他三十到五十岁之间的黄金年华里孕育而生。

至于莫言、刘震云、贾平凹、迟子建、余华、余秋雨等等,这些作家也都在中青年时期创作了代表作,现在他们纷纷来到晚年,也都无法超越当年的自己。

 3

我们现在可以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的文学大家。从屈原、司马迁开始,往下数有司马相如、庾信、鲍照、陶渊明。再往后是李白、白居易,再往后有苏东坡、辛弃疾,接着是曹雪芹、罗贯中,还有近现代的鲁郭茅巴老曹,甚至还有大家喜欢的钱钟书和张爱玲等大作家,是不是都要遵循这个规律。

那么,中国文学史有没有例外?

也就是说,有没有哪一位大家能在晚年,特别是在生命最后的几年里,反而达到创作生涯的巅峰状态?甚至在即将离世前的一两年里,还能创作出流传千古的作品?

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的人物吗?

有的,他就是杜甫。就是那个将中国古典诗歌的现实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提升到前所未有高度的杜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甫人生的最后几年,体力、精力、健康状况都处在一种垂垂老矣的状态,这个时候的杜甫牙齿已经差不多掉光了,耳朵也快聋得听不到了,身体也半身不遂了。但依然凭借“疏布缠枯骨”之身,写出精神力和气力十足的《忆昔》《登高》《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江南逢李龟年》《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等千古名篇。

甚至是临死之际,杜甫依然保持了旺盛的创造力。

你能想象吗,一个老头子临死之前躺在病床,哦不,是病船上,还能写出来“军声动至今”这样的长诗,然后才离去。

 4

晚年的杜甫有多厉害?

我有一种感觉:他可以将诗歌任意玩弄于股掌之中。

有时候故意炫文笔,写出来这种“锦里春光空烂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此曲只应天上有”等可以直接当作美文范本的作品。后世的李商隐、纳兰性德素以文采著称,但面对杜甫,都得叫一声老师。

有时候,他自己给自己加了诸多束缚。就像大家参加百米跑步一样,越轻便的鞋子肯定越好,而杜甫反而给腿上加了20斤的沙袋,最后还夺冠。《登高》就是这样的作品,“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与“天高”形成了句中的对仗,而“渚清”与“沙白”也构成了句中的对仗,是不是很有意思。

这就是闻一多先生讲过的“戴着脚镣跳舞”。“越是有魄力的作品,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做诗的才感觉到格律的束缚。”

这也是杜甫自己说过的“晚节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后来明清的一批大家学杜甫诗,就学杜甫自己给自己加难度的这部分,一句话不工整就要反复修改,最后诗词工整了吧,意境又没有了。

有时候杜甫又不想不炫文采了,又玩起了大巧不工,用最平常的语言,写出来最让人或意难平或击节赞叹的诗句。就是金庸讲过的“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杜甫的那几句“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这些诗的每一句小学生都可以解,但每一句都让人无限神往。

诗,到底是什么?在老杜手里,诗是无限可能。

难怪彭端淑也说:“工部至夔州后诗,年愈老,识愈精,阅历弥深,而笔力弥健,不独《秋兴》、《诸将》等篇,为前此未有。”

5

问题来了,晚年的杜甫,身体状况不佳(“老病”“百年多病”)、经济状况不佳(依附于严武、高适等人,经常饿肚子“秋至转饥寒”)、创作条件不佳(东奔西走“转作潇湘游”),按理说这些都是制约创作伟大作品的负面因素,可是杜甫为什么反而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写出了如此多的千古佳作?

杜甫的晚年,比李白、苏轼、白居易、鲁迅的晚年都要艰苦,但他的晚年成就却达到了历史唯一的地步,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多年,一直没有答案。后来我查了很多资料,也咨询了很多人,按照现在普遍的解释,杜甫的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亲身经历了战乱、流离失所、亲人离世等种种苦难。这些经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赵翼说过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这种解释,获得了很多专家的认可,但我绝对不认同。

安史之乱又不是杜甫一人遭遇,同时代的其他诗人也赶上了,为什么其他人就没有写出来多少伟大的作品? 再者,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几乎有一半时间都在打仗,都有战乱发生,历朝历代的很多文人都经历过战乱和死别,怎么其他人就没有这样的越老越强的创造力呢?

所以,时至今日关于这个问题,我都没有看到一个让我满意的答案。

我只能说,杜甫是特殊材料制作的。

 写在最后:我听过两个词汇,一个是“回光返照”,一个是“濒死记忆”。这两个词大概的意思是说,人在临死前的几秒钟到几分钟里,可能会突然精神振作,状态回升,仿佛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生前的一系列记忆和经验都汇总起来,看起来就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然后才会咽气。

而杜甫给我的感觉,他的晚年就像人的回光返照一样,只不过他这个“回光返照”的时间持续了好多年。在那几年里,他的各种状态突然达到了巅峰时期,无论是经验还是技巧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晚年的衰弱和创作力的巅峰——竟然在杜甫身上完美结合在了一起。因此,我在想,杜甫在最后几年保持着极为旺盛和高明的创作力,是不是可以从这个“回光返照”的维度来解释呢?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一点小猜想,算不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