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有所呼,法院有所应。企业有何“呼”?呼的是善意文明的司法理念、是“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司法关怀、是能进能退的创业环境、是有利于发展壮大的市场秩序……法院如何做?且看惠企安商“鼓法回应”。
善意文明 应“放水养鱼”之呼
中小企业生存能力脆弱、发展能力有限,若遇法律纠纷,更是“雪上加霜”。司法审判如何为涉诉企业“雪中送炭”,如何帮助企业度过“涉诉难关”?
今年4月,因某健身馆无故关门停业,一批消费者诉至鼓楼法院。预付类消费,经营者“人去楼空”,消费者“余额难退”,该怎么办?闭店跑路情况下,消费者往往赢了官司还是拿不到钱,又该怎么办?经办法官陷入了沉思。
“健身馆还能联系得上!还有希望!”经办法官约见了健身馆负责人,“公司目前确实资金周转困难,关了两家门店,但是几个股东已经在想办法筹款了。我们还是希望能撑过去,继续把公司做下去。”健身馆负责人表示。但由于消费者不愿意转去较远的门店,纷纷要求退款。
“如果判决执行,无疑是在骆驼背上加上最后一根稻草,还将影响更多消费者。健身馆愿意退款,只是目前偿债能力有限,分期还款是最佳路径。”商事团队经过集体研判,统一了办理思路。
几个承办法官组成了调解小组,在统一的调解思路下分头做工作。三期、九期、四期、七期…最终,所有的消费者都同意健身馆分六期退还剩余款项。整个调解过程,无论是消费者、健身馆还是法院,都给予了最大的善意,也最终都收获了善意。
除了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一系列难题外,法律纠纷也时常成为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鼓楼法院商事审判团队坚持“办好案件就是最好的服务”的理念,深化繁简分流,不断提升审判质量,尽力促成矛盾纠纷一次性、实质性化解,坚决防止因“程序空转”加重企业诉累。
秉持善意文明理念,“活水养鱼”、以和为贵,“三维一体”调解工作法,为涉诉中小企业提供化解纠纷最优解。“面对面”调解、“点对点”调解、“漏斗式”调解,改“就案坐庭”为主动走访,由法官助理、员额法官在审前程序和审理阶段开展调解,由庭长、分管副院长负责敏感案件、涉众案件调解,系列案件组成调解小组指定专人统筹调解。
今年来,鼓楼法院商事团队调解商事纠纷389件,最大限度降低中小微企业诉讼成本。
开拓创新应防范风险之呼
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企业发展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经济发展质量。在审理中发现企业的“病灶”,除了一纸判决,法院还能做些什么?如何帮助企业尽快“痊愈”又提高“免疫力”?鼓楼法院创建“鼓商·法企客堂”平台及“案后复诊”机制。
某建筑公司此前委托一造价公司为其代办建筑、市政资质业务。后经审理,鼓楼法院判令委托合同无效。建筑工程质量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鼓楼法院商事团队进行了“案后复诊”。
“通过专业技术人员证书挂靠的方式申报建设工程施工相关资质,实质上是恶意串通规避国家资质审查、扰乱行政管理秩序、危害建筑行业市场秩序、损害国家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回访中,法官向公司提示。该公司向法院介绍了诉讼后的整改情况及公司经营现状,并表示后续将持续抓好内部建设和管理,诚信经营从业。
某公司系福州知名餐饮公司,因商业广告合作事宜与一广告公司产生纠纷。在诉讼中,商事团队发现,餐饮娱乐行业普遍存在“消费卡抵账”的做法,该做法极易引发商业纠纷。虽然案件最后达成调解,但法官还是带着《风险提示函》走访了餐饮公司。
“消费卡抵账有利有弊,作为付款人、发卡方,对于抵账事宜应尽更大的注意义务,充分考虑抵账卡后续消费对门店经营的影响,明确约定抵账卡的使用范围、使用时间等细节,做好规划应对,避免扎堆消费无法兑付,影响企业商誉和正常运转秩序。”
法与时转则治,法与世宜则有功。鼓楼法院坚持办理与治理并重,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市场治理、企业治理。
在案件审理中及时总结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暴露出来的内部管理、行业监管、政策落实、公司治理等问题,深入开展企业专项法律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相关产业或领域存在的多发性、复杂性法律问题及法律风险。通过“案后复诊”、风险提示、审判白皮书等形式,推动企业建立风险评估、预警等内控制度,提升企业经营风险意识和防御风险能力,切实增强司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主动性实效性。
今年来,鼓楼法院商事团队共审结各类商事案件1539件,涉案金额24.23亿元。
主动作为 应规范发展之呼
新业态是现代商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法院如何护航新经济、新就业形态健康有序规范发展?
今年5月,鼓楼法院受理了某网约车平台公司起诉网约车司机赔偿合作损失系列案件。法院发现,部分网约车平台与司机签订的合同存在法律关系不明、权利义务失衡等问题,反映出网约车行业管理有不到位、不完善的环节,影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为此,鼓楼法院主动与福州市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对接联系、开展调研,了解行业管理概况及具体运行数据,反馈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规范建议。在前期调研和审理的基础上,鼓楼法院根据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结合平台经济特点,综合考量网约车平台和司机间的权利义务,平衡新业态经济发展和从业者利益保护,以个案、类案审判促进行业领域综合治理,营造新业态有序健康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无独有偶,在审理某法律服务公司起诉客户支付法律服务费的案件中,鼓楼法院发现,该公司从业人员法律咨询服务能力不足,有违法、违规从业现象,会对法律服务市场秩序造成不良影响。鼓楼法院向该公司发出《风险提示函》,并向市场监督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为法律服务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开出“司法良方”。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网络主播等新型灵活就业形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现了大量新型、疑难、复杂的涉互联网案件,鼓楼法院联合福建省网络直播协会成立全省首个“涉新业态纠纷共享法庭”,进行类型化梳理,发布系列案例宣传,为涉数字经济企业提供经营行为规范指引。
凡事出新,必有策应。鼓楼法院积极落实诉非联动、诉调对接等举措,推广“法院+商会”“法院+行业协会”经验做法,为民营企业提供低成本、多样性、集约式纠纷解决方式。坚持“办理一个案件、扶助一个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理念,综合应用走访座谈、司法建议、典型案例宣传等手段,推动审判智慧在行业管理中应用和转化,为新经济、新业态规范发展保驾护航。
破立并举 应纾困解难之呼
破产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一项基础性法律制度,发挥着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法院在破产工作中应如何作为?如何统筹“破”与“立”的关系,破“危机”、寻“新机”?
深化简易破产,快速“退出”。对债权债务关系简单、财产状况明晰的小微企业,尤其是无产可破的案件,采用快速审理程序,极大降低破产成本,实现快速出清。今年来,出清97家“僵尸企业”,简易程序适用率98.1% ,平均审理天数51.4天,推动477件执行案件清结销账。
促推重整和解,依法“救治”。对有价值的企业,通过引入投资人、调整债务结构等方式,帮助企业恢复生机、实现新发展。在某集团公司及6家关联企业合并破产重整案件中,鼓楼法院指导管理人制定“债转股”与现金清偿相结合的重整计划,获得债权人会议通过,6家企业经过合并重整,实现“蝶变”。
聚焦资源优化配置,有效“盘活”。“这个场地地段好,面积大,但家具店倒闭后,这里就一直闲置。好在后来在破产程序中处置得当。”某家具公司因经营不善、资不抵债,债权人申请破产。家具公司名下店面经过公开竞拍,由案外人以1070万元的价格竞得,昔日闲置的资产得以盘活使用。某房地产公司名下2万多平的房产、某贸易公司名下3500多亩的林地资产,同样通过拍卖,有效予以盘活。
健全“府院联动”,做实“保障”。破产程序涉及面广,需要法院与政府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鼓楼法院建立破产处置区级府院联动,更扩展跨区域府院联动,成功破解“康超大厦”烂尾楼腾退清场难题,顺利复工续建,盘活超1亿元资产。协调税务部门提供“集约化”查询服务,为无产可破案件争取财政补助基金60万元,为破产清算工作顺利推进凝聚强大合力。
鼓楼法院将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方针政策,紧扣“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福州法院惠企安商13条工作措施》,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切实找准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依法安商、便捷暖商、平等护商、自治尊商,真诚回应企业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着力营造现代化国际城市“最美窗口”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来源:鼓楼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