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你被闹钟惊醒,梦的香甜与绵软顿时荡然无存。
为了赶上八点那节课,你必须要抓紧时间下床洗漱。紧赶慢赶,你好不容易坐在课堂上,但又开始昏昏欲睡,强撑着打颤的眼皮想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刻,内心哀嚎着“还我妈生睡眠!”
你好奇过吗?辛辛苦苦赶上的早八课,对你的成绩到底有啥影响?
2023年,新加坡学者在《自然》子刊发表的一个研究,分析了上万名新加坡国立大学本科生的出勤率、睡眠时间与考试成绩的关系。
结果发现,每周1天早课的学生相较没早课的学生成绩低0.069分(4分制),相当于成绩下降了大约1.73%;每周5天早课相较没早课的学生成绩低0.146分,相当于成绩下降了大约3.65%[1] 。
简单来说,就是每周上早课的天数越多,绩点越低。
这消息简直是“晴天霹雳”,大学生们赶上早八已经够难了,成绩却反而更差?
然而,前述研究存在局限性,因为它仅是一项观察性研究,这意味着早晨8点的课程并非低GPA的直接原因。毕竟,每个人的睡眠习惯各异,对于习惯早起的学生来说,上早八课可能更“无痛”,更加容易适应。
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睡眠充足”,二是“规律上课”[1]。
作为大学生,他们首次远离家长和老师的每日监督,面对大学课程的高灵活性和较低的出勤要求,新的社交环境让他们更易主动或被动地熬夜,无论是玩手机、追剧,还是写作业赶due。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大约80%的大学生习惯在23:30之后才入睡,而凌晨1点半之后才入睡的学生约占17%[2]。
尽管习惯于熬夜,理论上大学生应该意识到需要为早8课提前休息,以确保有足够的睡眠。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研究表明,为了适应早8课,大学生通常只会提前22分钟上床睡觉,却会提前约1.67小时起床。这导致他们的平均总睡眠时间比不上课的日子至少减少1小时[1]。试图在4小时内完成7小时睡眠的大学生应该不在少数。
2016年发表在《睡眠》杂志的一项研究将56名青少年分为睡眠限制组和对照组,研究持续共2周。在此期间,睡眠限制组有7个晚上只能睡5小时,其余时间与对照组一样,均为9小时。结果显示,在学习总时长相同的情况下,睡眠限制组的持续注意力、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均出现下降,情绪也变得更差。
也就是说,即便你人到了早八的课堂上,你的大脑可能并不在状态。你可能听不懂老师的讲解,记不住要点,甚至连进行简单思考都感到困难,有时甚至在听课时分心去做其他事情。
在后续的研究中,睡眠限制组有两天时间可以享受9小时的睡眠以恢复,但他们的表现仍然未能恢复到初始水平,也就是熬夜前的状态[3]。
有趣的是,晚睡习惯对不同学科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表明,科学类课程,如物理、生物、化学和数学,受到的影响较大。然而,对于人文学科,如语言和历史,似乎没有显著影响[4]。
面对不得不上的早晨八点课程,还有部分学生会选择直接旷课。
据前述研究监测显示,早晨八点课程的出勤率是最低的,相较于九点及之后开始的课程,早八课程的出勤率低了约10%[1]。 在这10%的缺勤学生中,大约1/3是因为睡过头而直接缺课。
北京大学针对4772名本科生开展的一项研究指出,课程出勤率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数据显示,学生出勤率每降低10%,成绩平均会下降约0.3分(满分100分)。如果整个学期完全缺席该课程,成绩平均比正常出勤的学生低15.6分;而只是在部分天数缺席,其他时间正常出勤,成绩则平均比全勤的学生低7.8分[5]。更值得注意的是,缺勤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影响尤为显著[5]。换句话说,如果你本身学习就不好,再经常缺课的话,GPA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更糟糕的是,当期末考试来临时,大学生们很可能会因为巨大的压力而睡眠质量下降。研究显示,在考试期间,学业压力可能导致学生的睡眠时间至少减少20分钟,并且睡眠质量受损,特别是在医学等竞争激烈的领域[4]。这就导致不良的睡眠影响成绩,而压力又进一步影响睡眠,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如果你习惯熬夜晚睡,但必修课偏偏又安排在早上8点,除了早起尖叫外,不如尽早调整作息,养成早睡的习惯。毕竟毕业以后,打工同样需要早起。
撰文:听鱼
图片编辑:超新星
内容编辑:米Lay
审核编辑:超新星
参考文献: [1]Yeo, S. C., Lai, C. K. Y., Tan, J., Lim, S., Chandramoghan, Y., Tan, T. K., & Gooley, J. J. (2023). Early morning university classes are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 sleep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Nature Human Behaviour, 7(4), 502-514.
[2]王俊秀, 张衍. (2023).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Lo, J. C., Ong, J. L., Leong, R. L., Gooley, J. J., & Chee, M. W. (2016). Cognitive Performance, Sleepiness, and Mood in Partially Sleep Deprived Adolescents: The Need for Sleep Study. Sleep, 39(3), 687–698.
[4]A Gomez Fonseca, L Genzel,. (2020). Sleep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considering amount, quality and timing,Current Opinion in Behavioral Sciences,Volume 33,2020,Pages 65-71,ISSN 2352-1546. https://doi.org/10.1016/j.cobeha.2019.12.008.
[5] Ha, W., Ma, L., Cao, Y., Feng, Q., & Bu, S. (2024). The effects of class attendance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synchronous courses during Covid-19 at a Chinese research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104, 102952. https://doi.org/10.1016/j.ijedudev.2023.102952
作者:听鱼